电脑CPU 发展史?

电脑CPU 发展史?,第1张

cpu的发展史可分为以下25个阶段

1、1971年:4004

2、1972年:8008

3、1974年:8080

4、1978年:8086-8088

5、1982年:80286

6、1985年:80386

7、Intel RapidCAD 被遗忘的微处理器

8、1989年:80486

9、1994年3月10日:Intel Pentium中央处理器芯片

10、1996年:Intel Pentium Pro

11、1997年1月:Intel Pentium MMX

12、1997年:Intel Pentium Overdrive

13、1997-1998年:Pentium II

14、Pentium II Celeron处理器

15、1999年:Intel Pentium III

17、2000年:Intel Pentium IV

18、2002-2004年:超线程P4处理器

19、P4处理器306GHz

20、P4处理器至尊版320GHz202005-2006年:双核处器

21、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

21、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

22、2011年:重新确定处理器产品架构

23、2012年:发布纳米工艺

24、和第三代处理器

25、2014年:首发桌面48核心16线程处理器

扩展资料

进入新世纪以来,CPU进入了更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关被轻松突破了,分别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处理器,竞争日益激烈。

CPU发展史的重大突破:

2004 奔四、2006 AMD 速龙642、下半年英特尔四核 至强、07年 酷睿四核、08年 I7诞生 720 820、之后I7和酷睿陆续向下发展、10年 I3 I5 诞生、11年 I7 980X即将退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cpu发展史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是服务器、工作站级专用处理器,主要用于单位服务器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稳定性不错,能够连续24小时高强度运作。至强服务器处理器整体性能特别是多核心性能强于发布同期的酷睿系列等多数消费级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不过,消费级处理器对常用的游戏娱乐软件进行了优化,运行游戏娱乐软件方面不逊于整体性能强大的至强处理器,其平台(处理器+主板+内存)售价普遍低于技术水平相近的至强服务器平台。所以,如果是家庭、个人用户,一般建议还是选择消费级处理器平台更划算。

Intel处理器往往分系列,例如Celeron、Celeron D、Pentium 4、Pentium D等等,同系列的各个型号用频率、数字、字母等来加以区分,其命名有一定规则,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了解Intel处理器的技术特性。
一、桌面平台(台式机处理器)
1、Celeron
Celeron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Celeron 24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只有Northwood核心的18GHz产品为了与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同频率产品相区别而采用了在频率后面增加字母后缀"A"(标注为Celeron 18A GHz)的方式。
2、Celeron D
Celeron D系列无论是Socket 478接口还是Socket 775接口全部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为Celeron D 3xx,例如Celeron D 325等等,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者支持的特性越多。
Celeron D 3x0/3x5:全部是Socket 478接口,不支持64位技术。
Celeron D 3x0J/3x5J:基本上可以看作是Celeron D 3x0/3x5的Socket 775接口版本,二者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硬件防病毒技术EDB的支持,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Celeron D 3x1/3x6:基本上可以看作是Celeron D 3x0J/3x5J的64位版本,二者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3、Pentium 4
Pentium 4的型号非常复杂,并且频率跨度大、核心类型多。
1) Socket 478接口Pentium 4
Socket 478接口Pentium 4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Pentium 4 266GHz等等,部分型号会采用在频率后面增加字母后缀的方式来区别同频率的产品。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后缀"A":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20GHz及更低频率时,Northwood核心产品为了与同频率的Willamette核心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16A GHz、18A GHz、20A GHz三种,都是512KB二级缓存、400MHz FSB;另外一种情况是在20GHz以上的频率时,Prescott核心产品为了与同频率的Northwood核心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226A GHz、24A GHz、266A GHz、28A GHz四种,都是1MB二级缓存、533MHz FSB。
后缀"B":这是Northwood核心533MHz FSB的产品为了与采用相同核心但却是400MHz FSB的产品相区别而采用,共有24B GHz和28B GHz两种情况。
后缀"C":表示这是Northwood核心、512KB二级缓存、800MHz 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共有24C GHz、26C GHz、28C GHz、30C GHz、32C GHz和34C GHz等几种。
后缀"E":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共有28E GHz、30E GHz、32E GHz和34E GHz等几种。
2) Socket 775接口Pentium 4
Socket 775接口Pentium 4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4 5xx或6xx,例如Pentium 4 530等等,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者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4 5x0: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支持超线程技术的产品,但不支持64位技术。
Pentium 4 5x5:表示这是Prescott核心、1MB二级缓存、533MHz FSB的产品,但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64位技术。
Pentium 4 5x0J:其与5x0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硬件防病毒技术ED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5J:其与5x5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硬件防病毒技术ED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1:其与5x0J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5x6:其与5x5J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0:其与5x1系列的区别在于两点,一是二级缓存增加到2MB,二是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2:其与6x0系列的唯一区别就是增加了对虚拟化技术Intel V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4 6x1:表示这是Cedar Mill核心、2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6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在于采用了更先进的65nm制程的Cedar Mill核心,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4、Pentium 4 EE
无论是Socket 478接口还是Socket 775接口,所有的Pentium 4 EE系列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Pentium 4 EE 32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5、Pentium D
Pentium D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D 8xx或9xx,例如Pentium D 83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D 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
Pentium D 8x5:其与8x0系列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前端总线降低到533MHz FSB,二是不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D 9x0: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8x0系列的区别有两点,一是采用了更先进的65nm制程的Presler核心,二是增加了对虚拟化技术Intel VT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D 9x5:其与9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6、Pentium EE
Pentium EE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EE 8xx或9xx,例如Pentium EE 84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EE 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 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 D 8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EE 9x5: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1066MHz 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 D 9x0系列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以及将前端总线提高到1066MHz 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7、Core 2 Duo
Core 2 Duo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命名规则,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形式是Core 2 Duo 字母+xxxx,例如Core 2 Duo E6600等等。
前缀字母在编号里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目前共有E、T、L和U等四种类型。其中"E"代表处理器的TDP将超过50W,主要针对桌面处理器;"T"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25W-49W之间,大部分主流的移动处理器均为T系列;"L"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15W-24W之间,也就是低电压版本;"U"代表处理器的TDP低于14W,也就是超低电压版本。目前已经发布的产品还只有E系列和T系列,2006年底左右会增加L系列和U系列。
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系列,其中用奇数来代表移动处理器,例如5和7等等,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例如T7x00系列的规格就要高于T5x00系列;用偶数来代表桌面处理器,例如4、6和8等等,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也同样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例如E6x00系列的规格就要高于E4x00系列。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就代表规格越高,例如E6700规格就要高于E6600,T7600规格也同样要高于T7400。
8、Core 2 Extreme
Core 2 Extreme系列也采用了与Core 2 Duo类似的命名规则,仍然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例如Core 2 Extreme X6800等等。
目前前缀字母只有"X"一种,不过与Core 2 Duo系列不同的是,前缀字母在编号里并不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X"的含义是"Extreme",具有极速、顶级的意思,代表这是最顶级的PC处理器。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仍然代表产品的系列,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系列的规格越高,目前还只有一个6系列,2006年底还会增加一个8系列,前端总线会提升到1333MHz FSB并且采用四核心设计。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就代表规格越高。
二、移动平台(笔记本处理器)
1、Mobile Celeron
Mobile Celeron系列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Celeron 20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2、Mobile Pentium 4-M
Mobile Pentium 4-M系列也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Pentium 4-M 20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
3、Mobile Pentium 4
Mobile Pentium 4系列中Northwood核心的产品全部都直接采用频率标注,例如Mobile Pentium 4 266GHz等等,频率越高就表示规格越高,该系列只有部分型号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rescott核心的产品则全部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Mobile Pentium 4 5xx,例如Mobile Pentium 4 538等等,型号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该系列全部型号都支持超线程技术。
4、Celeron M
Celeron M系列全部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Celeron M xxx,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在产品编号的3位数字里,第一位数字用来区分CPU核心,其中3代表Banias核心或Dothan核心,4代表Yonah核心;第二位数字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则规格越高,对于Celeron M 3xx系列来说,第二位数字还具有区别CPU核心的作用,其中5以下的是Banias核心,而5及其以上的则是Dothan核心;第三位数字用来表示核心电压,其中0代表普通电压版本,而3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例如Celeron M 360J就是Dothan核心并且支持EDB的普通电压版本,Celeron M 333就是Banias核心的超低电压版本,Celeron M 423就是Yonah核心的超低电压版本等等。
5、Pentium M
Pentium M的早期产品(全部都是Banias核心)直接采用频率标注,部分产品还会采用字母后缀的方式,其中LV代表低电压版本,而ULV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例如Pentium M 13GHz LV等等。
后期的Banias核心产品及所有Dothan核心产品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M 7xx,部分型号还会加上一个后缀字母(一般是J,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在产品编号的3位数字里,第一位数字表示处理器的产品系列,7代表Pentium M;第二位数字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数字越大则规格越高;第三位数字则表示前端总线频率或核心电压,其中0代表533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5代表400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8代表低电压版本,而3则代表超低电压版本,低电压版本和超低电压版本都是400MHz FSB。例如,Pentium M 733J就是支持EDB的超低电压版本,Pentium M 738是低电压版本,Pentium M 765是400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而Pentium M 760则是533MHz FSB的普通电压版本。
6、Core Duo和Core Solo
Core Duo和Core Solo也采用了全新的命名规则,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形式是Core Duo 字母+xxxx,部分型号还会采用在数字后面增加字母后缀的形式(一般是E,代表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例如Core Duo T2300E等等。
前缀字母在编号里代表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的范围,目前共有T、L和U等三种类型。其中"T"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25W-49W之间,大部分主流的移动处理器均为T系列;"L"代表处理器的TDP介于15W-24W之间,也就是低电压版本;"U"代表处理器的TDP低于14W,也就是超低电压版本。
在前缀字母后面的四位数字里,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系列,也可以表示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其中1代表单核心的Core Solo,2代表双核心的Core Duo;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具体的产品型号,其中第二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具体规格,在前缀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就表示产品的规格越高;第三位数字代表前端总线频率,0代表系列中的正常FSB频率,而5则代表比0要低一级的FSB频率。例如Core Duo L2400就是双核心的低电压版本,而Core Solo T1350就是单核心的正常电压版本并且FSB频率要比普通的T系列(667MHz FSB)低一级(533MHz FSB)等等。
三、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
在2006年以前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处理器,无论是Xeon、Xeon MP还是Itanium 2都是直接采用频率标注的方法。问题是在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前端总线频率、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容量、所支持的特性等等方面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只凭借标注的频率根本就无法区分不同型号的处理器。例如Xeon 20GHz就有Foster和Prestonia两种核心类型,前者是018um制程、256KB二级缓存,而后者是013um制程、512KB二级缓存,并且Prestonia核心的Xeon 20GHz还分为Socket 603接口的400MHz FSB版和Socket 604接口的533MHz FSB版;Xeon MP 30GHz也具有Gallatin和Potomac两种核心,前者是Socket 603接口、130nm制程、400MHz FSB,而后者是Socket 604接口、90nm制程、667MHz FSB,并且Potomac核心的Xeon MP 30GHz的三级缓存还分为4MB和8MB两个版本。有鉴于以上这些弊端,Intel借鉴了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采用处理器编号的成功经验,于2006年正式开始在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上采用处理器编号。
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的处理器编号由四位数字组成。左边第一位数字代表处理器家族,数字越大则代表处理器家族越高端,其中,5代表Xeon,7代表Xeon MP,9代表Itanium 2。第二位数字代表同一处理器家族中的不同产品系列,也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处理器核心,数字越大则代表该系列产品的发布时间越晚、更先进、规格更高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例如Xeon 5000和5100系列分别是Dempsy核心和Woodcrest核心,Xeon MP 7000系列和7100系列分别是Paxville核心和Tulsa核心,在发布时间上后者都要晚于前者,性能也更强。第三位数字代表具体的产品规格型号,数字越高规格也就越高,例如Xeon 5160要强于Xeon 5150。第四位数字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在同系列产品频率相同时区分前端总线频率,例如频率同样是30GHz的Xeon MP 7040和7041,前者是667MHz FSB,而后者是800MHz FSB;第四位数字还有一个用途是标注低电压版,方法与移动平台处理器编号一样是采用8和3来表示,例如Xeon 5148与Xeon 5140,Xeon 5063与Xeon 5060,前者除了核心电压低于后者之外的其它参数都与后者相同。
内存ddr2的要好于ddr,ddr3的要好于前两者。
硬盘转速有5400rpm,7200rpm,服务器的好像有15000rpm的。

Intel从2005年开始对低端的赛扬采用了新的命名法,相对来说大家不太熟悉,不过有一条规律可以找的是,后面接的数字能被5整除的基本都是32位处理器采用Socket 478接口;不能被5整除的则是64位处理器,采用LGA775接口。
闪龙64-2500+中的2500+指的是标称值,相对性能相当于Intel的25GHz赛扬处理器。但实际性能和赛扬331J(266GHz)相当,如果超一下的话,就更牛了
一、适用类型
“CPU适用类型”是指该处理器所适用的应用类型,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应用范围,CPU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即分为嵌入式和通用式、微控制式。嵌入式CPU主要用于运行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程序,配备轻量级 *** 作系统,其应用极其广泛,像移动电话、DVD、机顶盒等都是使用嵌入式CPU。微控制式CPU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自动机械等自控设备领域。而通用式CPU追求高性能,主要用于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系统(即PC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笔记本三种。
台式机的CPU,就是平常大部分场合所提到的应用于PC的CPU,平常所说Intel的奔腾4、赛扬、AMD的AthlonXP等等都属于此类CPU。
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的CPU,因其针对的应用范围,所以此类CPU在稳定性、处理速度、同时处理任务的数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要高于单机CPU。其中服务器(工作站)CPU的高可靠性是普通CPU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大多数的服务器都要满足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满符合工作要求。由于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处理量很大,需要采用多CPU并行处理结构,即一台服务器中安装2、4、8等多个CPU,需要注意的是,并行结构需要的CPU必须为偶数个。对于服务器而言,多处理器可用于数据库处理等高负荷高速度应用;而对于工作站,多处理器系统则可以用于三维图形制作和动画文件编码等单处理器无法实现的高处理速度应用。另外许多CPU的新技术都是率先开发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CPU中。
在最早期的CPU设计中并没有单独的笔记本CPU,均采用与台式机的CPU,后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和体积成为发展的瓶颈时,才逐渐生产出笔记本专用CPU。受笔记本内部空间、散热和电池容量的限制,笔记本CPU在外观尺寸、功耗(耗电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笔记本电池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性能,CPU的功耗大小对电池使用时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降低功耗笔记本处理器中都包含有一些节能技术。在无线网络将要获得更多应用的现在,笔记本CPU还增加了一些定制的针对无线通信的功能。
服务器CPU和笔记本CPU都包含有各自独特的专有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在各自的工作条件下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比如服务器的多CPU并行处理,以及多核多线程技术;笔记本CPU的SpeedStep(可自动调整工作频率及电压)节能技术。
封装方式三者也有不同之处,笔记本CPU是三者中最小最薄的一种,因为笔记本处理器的体积需要更小,耐高温的性能要更佳,因此在制造工艺上要求也就更高。
三者在稳定性中以服务器CPU最强,因为其设计时就要求有极低的错误率,部分产品甚至要求全年满负荷工作,故障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台式机CPU工作电压和功耗都高于笔记本CPU,通常台式机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75摄氏度,超过75摄氏度,工作就会不稳定,甚至出现问题;;而笔记本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100摄氏度;服务器CPU需要长时间的稳定工作,在散热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
在选购整机尤其是有特定功能的计算机(如笔记本、服务器等)时,需要注意CPU的适用类型,选用不适合的CPU类型,一方面会影响整机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会加大计算机的维护成本。单独选购CPU时候也要注意CPU的适用类型,建议按照具体应用的需求来购买CPU。
二、系列型号
CPU厂商会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一个系列型号,而系列型号则是用于区分CPU性能的重要标示。英特尔公司的主要CPU系列型号有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Pentium 4EE、Pentium-m、Celeron、Celeron II、Celeron III、Celeron IV、Celeron D、Xeon等等。而AMD公司则有K5、K6、K6-2、Duron、Athlon XP、Sempron、Athlon 64、Opteron等等。
具体的介绍这里写不完,给你个网站自己去看吧!>不是很差。是非常差。前二十年,前二十年,因为上海交大的汉芯造假骗了十多亿的事情。导致国内芯片业,在近十年内,谈“芯”色变。谁也不敢提这个字。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崛起。村里面的老二,想要顶老大的位置了。老大肯定不愿意啊。各种卡脖子,所以导致现在村里面开始认识到芯片的重要性了。因为老大不卖给你了,也联合其他兄弟不卖给你机器了。
你有再先进的芯片设计,但是你的工具不行啊。所以还是搞不出来。就比如你能画出非常精美的图案,你想把这个图案刻在玉器上面,但是这个刻刀,你自己做不出来。而这个刻刀,又不是三两年就能搞出来的。他需要很多不同的公司来合作,有光学,有机械,还有 *** 作员,这些是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和积累。帮传带,就像清朝时的,那些开钱庄票号的掌柜一样。一个带一个。所以清朝的钱庄票号几百年,没有出现过一张假的票号,能兑换成功的情况。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内部的密码,外部的明码,这些技术都是传承下来的。

而现在这个 社会 ,什么东西都要求,快速,快速,再快速。而芯片这种东西,必须要水涨船高,你底层的基础从业者,素质,各方面都提高了,人才储备达到了。你才有冒尖的,才能向更高的地方进军,才有突破。而现在包括高校,研究所,都希望快速出成果。领导今天布置一个任务,就恨不得明天见到成果。如果见不到成果,就想搞成PPT项目,先演示出来。给别人讲的高大上,能拿到项目经费再说。一旦拿到经费了,也就无所谓了。反正钱也已经拿到手了,后面的事情都简单了。出不出成果都不太重要了。
另外,现在这个 社会 ,各行各业都在制造焦虑。包括现在的中间力量,35-45岁的年轻人,应该是挑大梁的时代了。但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小孩上学问题,因为摇号搞的人心愰愰。你不想摇号,你就得买学区房,学区房普遍比别的房子要贵很多。老人也到了年纪大,生病要花钱的时候了。所以容不得你静下心来坐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二十年的搞研究了。并且知识分子现在不受尊敬,有钱才是硬道理。你学术再牛逼,你不搞行政。拿不到项目,谁也瞧不起你。你没钱,没项目,不光你老婆瞧不起你,你的同教研室的同事也看不起你。你带的学生也看不起你。
而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智商,你不可能说是研究出一个什么,完全碾压你的同事。这不是金庸的武侠故事,偶然得到一本秘笈,苦练两年,横空出世,就可以秒杀一切。现在做科研,就是要聚集人才,还得大量烧钱才能出成果。没钱没人,就别想。以我真实碰到的情况为例,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做实验, *** 作一个进口的激光头。2500美金一个,那个孩子因为 *** 作失误,连着烧了两个,不敢再试了。请示老板(研究生导师),他的直接老板是院里面的头头,拍板说是继续弄。最终烧了四个,费掉1万美刀后,把这个东西调试成功了。如果是普通的老板,能有这样雄厚的资金和魄力吗?当然,最主要的是资金。你没有资金,没有试错的成本。谁能出成果呢?

就像芯片这个行业。随便做一个片子,流片一次,就是几千万,像你说的这种CPU,这估计得几千万美元。有谁敢担这个责,有谁敢来拍这个板。现在这个 社会 ,人人自保头上的帽子。宁可没有功绩,也不能出问题。
我倒是相信,像华为,小米这样的企业。在赚取足够多的利润之后,为了基业长青,会在30-50年的时间之内,把芯片这个东西攻破。让我们也有一些立足于世界IC行业的资本。

当然前提条件就是中美继续交恶。如果一旦缓和,芯片又能进来了,特别便宜。我相信30-50年也很难解决问题。

这种事情,说白了。就像吃包子一样简单。你本来是买你邻居家的包子的,后来邻居不卖给你了。别的地方又买不到。所以,你只能暂时的,拿馒头夹点菜来凑合一下。但是同时你也暗下决心,关起门来研究包子。但是你邻居看着你一天天的倒掉大量的坏包子。终于有一天,看见你快做成了。他马上,把以前一毛钱的包子。降成五分给你。而你呢,包子还没有完全研发成功。要想继续做成功。照现在这个进度,顺利的话,还得烧掉大量的金钱。而这些金钱用来买这五分钱一个的包子。买上一百年都没有问题。所以又导致你停止了继续研发的念头。
国产CPU
虽然大家基本都没用过,不过知名度却是不低,先有顶级超算天河,后有自研CPU龙芯,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国产U,下面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自研的国产CPU吧:
龙芯—血统纯正的国产U
龙芯老实说不是最早国产U,也不是最成功的,但它偏偏知名度最高,各种电视新闻报道,中科院出身,血统纯正,名正言顺的成为国产CPU的代表产品。以计算角度来看,龙芯确实是比较纯正的国产CPU,但指令集依然不是自创的,使用的是MIPS的指令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规范。

龙芯之父胡伟武博士说过可以把CPU做到世界第一,但是指令集不同,软件无法使用,用户绝对是不会买账的,打造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花费巨大,无奈之下龙芯只好选择当时在大学、科研单位有良好基础的MIPS指令集。虽然指令集是别人的,但在龙芯的开发下,新加入了500多条自定义指令,运算效率极大提升,最新的龙芯3A3000单线程性能约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
纸面上虽然这样说,不过龙芯几乎没什么应用支持,只是个光杆司令单纯参数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期待龙芯在桌面市场有所表现不怎么科学。不过军工航天领域倒是有大大的发展空间,15年发射的北斗双星就是搭载的龙芯,性能以及价格都远远优于进口宇航CPU,后续的国防航宇领域都会搭载国产CPU,相信这将是国产U的正确发展道路。
申威/飞腾—有军方背景的最成功代表
上面龙芯是中科院出身走的军工路,而申威和飞腾都是有军方背景研究设施的亲儿子,比起龙芯更理所当然的承担起国产军工CPU的制造任务。指令集方面,申威处理器使用的是Alpha架构,而飞腾在几经周转之下,最终选择了ARM V8指令集。
龙芯在桌面市场还有叫得出名字的产品,而申威则是专注超算领域,旗下的神威太湖之光也打破“天河二号”的六连冠,问鼎世界超算第一,神威采用的CPU SW26010,260核心,Alpha 64位架构,性能几乎是天河2号的三倍,但总功耗反而更低了。而使用AMR架构的飞腾处理器则是在服务器CPU领域发力,旗下“火星”服务器CPU,全芯片性能与Intel Xeon E5-2699v3相当,早些年还在山寨Intel现在已经能与大哥相媲美,实属难得。
兆芯/海光—政策驱动下的后期新秀
上面说到的国产U都有个问题,就是不支持WINDOWS,想要快速研发出可以商用的CPU,还是要老实的走X86路线,可这是Intel的吃饭家伙啊,想要获得他的授权基本没可能,这可怎么办此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产厂商很顺利的勾搭上风烛残年的台湾VIA,虽然VIA只剩下个壳子,但好歹还是有X86专利的,面对大陆的重金礼聘,自然乐意和大陆合作了。
做一个能用的CPU很容易,定义指令集,实现指令集,定义总线,实现总线都不难。做一个性能很强的CPU很难。我看过国外讲高性能CPU设计的书,里面不是代码,全是数学,作为一个码农,我表示看都看不懂。我还看过讲设计一个简易CPU的书,里面全是代码,非常easy。有时候我感觉自己虽然是ASIC工程师的职位,但是真算不上懂ASIC,ASIC的真正东西都不是代码,而是电路,你看老美的ASIC教材,不是讲电路就是讲数学,这才是真正的ASIC,国内的教材只有讲verilog的,因为太理论的东西没那么多人懂,国内的老师也基本不知道怎么教,很多老师自己也不懂。会写verilog,只能算最低端的IC工程师。

是很差,差到超级计算机全球第一,要是再差点就宇宙第一了。

发现你的提问都是不自信的, 特别对国产的设备方面的提问,你就不能问“国产CPU研发进展如何?”你说“是不是很差?”就是暗示中国的CPU是差的,只是差得是不是到了“很”的程度。所以回答者只能在差这个方面找出一点不差来。

所谓差只是以前我们落后用的人家的CPU,现在有了自己的又说是人家授权的,中国不管怎么搞都是差,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说去说来还是个话语权的问题,比如量子通信技术,西方人一定不承认比我们差,俄罗斯人甚至还说量子通信破坏了世界秩序,所以不是什么差不差的问题,是谁有话语权,定规则权谁就占领了制高点,我们国家现在争的就是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最后说一句:以我为标准的,我先进;以别人为标准的他先进,你怎么追也是落后的。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这个“打”不光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 科技 ,教育全方位的。

1说实话在电子技术以及芯片研发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是很大的,高 科技 产物、新技术等等大部分都是外国弄出来的,正视差距,看清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2咱们就说说国内最著名的龙芯CPU有那些问题吧,

配套软件和生态圈无人来做:CPU是做好了,但是基于MIPS的软件少。还有拿哪个 *** 作系统来配套?这都是问题啊,就想当初WP系统没软件用一个道理。

龙芯国内还不能生产:龙芯好像还是国外厂商代工的?虽然我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还依靠国外代工那有什么优势呢,别人罢工了还不是一样受制约。

3咱们暂且不谈龙芯和等灯 等灯的差距在哪里,就以上两点要做到都有非常大的距离啊。
4当然还有国内的华为是自己做的手机CPU,麒麟CPU架构不是自己的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但是好在华为自己的通讯基带是自己的不受高通的制约。
国产cpu自主芯片的研发,已经是国家战略的高度,中芯国际和深圳中微半导体(AMEC)将在2017年底敲定5nm刻蚀机,为此中微已经研发了5年之久。目前国内仅中芯国际启动7nm工艺制程研发,约落后国外巨头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一线大厂2-3个世代,其中最先进的工艺制程的装备多数由国外厂家把持,但国产装备则积极寻求突破口,期望将来都能够用上中国芯……

……搜集于网络,非商业利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仅限于虚拟问答……

……仅此而已

本质上来说,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都是合作或购买的方式拿到指令集的授权或使用权,然后为了搭配自主硬件的需要再开发一些,美其名曰自主,确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说华为的海思麒麟手机用处理器,CPU和GPU部分就是经过授权的,要花钱买的,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次开发。

cup 这东西分两块,一块要讲逻辑,讲逻辑要讲数学,讲数学要讲数学应用,另一块要讲芯片,要讲逻辑讲电路。 国内怎么讲,数学应用不行,电路也不行。你想想,cup逻辑,电路有现成的这类直接抄别人的或买或使用权。研发不说算了,CPU原理就那样,肯定能造出来,但要造个好的CPU就难。。中国很多行业都是这样,能造出来但造不出好的出来。比如各行各业的发动机,电动机,CCD,摄像头,感应器,灯光等等,对于要求不严的咱们要国产,要求严格的用进口。国产工业比不过世界一流水平,但比那些非洲阿富汗类国家强。。

好高骛远,中国不是研发不出高性能计算机,是造不出来 好多造cpu得机器 工艺中国没有 还有中国人中产阶级技术工人做事不严谨 。这就和发动机一样能造出来但寿命不常 性能不行。

不差,只是很多国外专利封锁了,研发就更难,能研发是一回事,能不能制造是另外一回事,就算我研究出比I7 7000,但是你没有光刻机去制造,也只能看着;更何况,现在的企业只向钱看,对芯片制造,每年都亏损几亿到几十亿美元,没有哪个企业感投入进去,就算加入,10nm的光刻机国家也买不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2887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