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芯片供应不足是造成华为P50发布的重要原因吗?

麒麟9000芯片供应不足是造成华为P50发布的重要原因吗?,第1张

都号称P50了,那总要有些新花样才能说自己是新旗舰嘛!但这就是华为尴尬的地方,因为所有的噱头在P40 上已经用完了,总不能把同样的话里“P40”抠掉,再换上“P50”说一遍吧!

再者,麒麟9000的芯片真的存货不多了,但如果P50还用麒麟990就太对不起观众了,但如果用上麒麟9000,就又对不起自己的库存了。所以,华为现在真难啊!

现在几乎所有的美标零组件都不能使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P50不能只有4G版,没有5G版吧!这就太丢人了,比核心芯片抠抠索索都更丢人。 我猜想,没有办法发行5G版本的P50才是最最关键的原因,反而不是库存不多的麒麟9000是理由。 毕竟,华为可以挤牙膏地卖,用“永远在抢购,就是抢不到”的策略来弥补麒麟9000数量的不足,但搞不到任何一片5G芯片就是真正的硬伤了,总不能只卖4G版,不卖5G版吧。那不就把天不怕地不怕的华为人设搞崩了嘛!为了华为的荣誉。这个P50还是再等等,等到相处办法再说吧!

不光是这个问题,很多零件都无法使用,只能寻找替代产品。修改方案也需要是时间。但是P50可以说是替代了大部分美国零件的产品了。正好看看国内供应商几斤几两。

麒麟9000芯片供应不足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美国对于华为的禁令,只要是能够让华为发布5G产品的都要禁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近期全球性的芯片供应紧张,缺货,就是不受美国影响的也是缺货的。

是的,当然也有其他方面,芯片是很重要的一项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华为以前发布的一些型号不仅没有降价,反而增加了不少的原因,物以稀为贵

是摄像模组

全球“芯”行业波及到宠物业,除此之外还有汽车、智能手机、游戏机、家电、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空调制造、啤酒生产、肥皂制造行业受到影响。

目前全球使用的产品中大多数都用到了芯片,半导体芯片的应用范围已经从计算机和汽车扩散到电动牙刷、滚筒式烘干机等很多家用电器产品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电子产品大多数都用到了半导体芯片。这也就意味着,这次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会有数百万人受到影响。

这次芯片短缺的危机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芯片短缺的问题困扰了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已经很长时间,但是结合现在的情况,在2021年上半年美国发生极寒风暴、日本发生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一时半会得到不到缓解,在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测下,这场芯片短缺的战争还需要延长到2022年,在此期间受到影响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多。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目前全球已经有近169个行业均受到了芯片大大小小的影响和打击,由最开始的汽车行业,现在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到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空调制造、啤酒生产、肥皂制造业等行业。芯片短缺的情况,对于芯片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们来说,到了业绩的上升期,都在想方设法的扩充产能,但是对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来说,因芯片短缺,企业的销量逐步降低,营业收入也逐渐下滑,甚至一些小的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芯片短缺的情况不仅给部分企业带来了压力,并对市场商品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商品的价格会随之上升。

面对这种全球“芯”的形势下,危机往往是“危”中藏“机”。中国汽车芯片当前处于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靠国外供给,整体国产自主汽车芯片规模占比非常小,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来说解决芯片的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在这次危机中,也告诉我们中国芯片产业需要做大做强,这种国外芯片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对于国内的芯片厂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近几年国内不少汽车芯片厂商正在崛起,希望国内的芯片发展在未来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从手机厂商了解到,作为半导体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场,手机芯片正在处于“全面缺货”状态。有手机供应链人士表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如何解决芯片紧张问题?

一、如何解决芯片紧张问题?

从技术角度看,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为了通话而生的科技产品,各大手机厂商已经逐渐将娱乐影音、拍照拍摄等作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卖点。这要求手机具备更强的性能、更丰富的功能,对手机芯片的数量、性能、功耗、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要更高端的芯片,但高端芯片制造过程更为复杂,生产数量也更少。目前全球唯二能够生产5nm先进芯片的只有台积电和三星,低于5nm的芯片工艺更是台积电一家独大。面对如此之多的手机厂商,手机芯片产能早早就出现满载情况。

二、芯片交货周期已经严重到了要半年以上的程度 。

是因为车用芯片缺货,同步影响到消费电子芯片产业。据悉,关于近期产业缺芯问题,最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寒潮问题,对几个占据了较大产能的半导体厂商造成不小影响;二是由于汽车行业缺芯,部分产能优先转移到汽车芯片领域,从而挤压了其余芯厂商芯片需求。整体来看, 半导体产业产能吃紧, 相关上下游厂商的供货进度都受到了不小影响。芯片缺货潮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涨价。半导体晶圆、材料、芯片、封装、测试各环节均有厂商宣布产品涨价,涨价通知接踵而至。

三、芯片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近期产业缺芯问题,最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寒潮问题,对几个占据了较大产能的半导体厂商造成不小影响;二是由于汽车行业缺芯,部分产能优先转移到汽车芯片领域,从而挤压了其余芯厂商芯片需求。整体来看, 半导体产业产能吃紧, 相关上下游厂商的供货进度都受到了不小影响。芯片缺货潮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涨价。半导体晶圆、材料、芯片、封装、测试各环节均有厂商宣布产品涨价,涨价通知接踵而至。

2020年以来,疫情加上产能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芯片缺货涨价潮此起彼伏,进入2021年,仍没有减缓迹象。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芯片涨价抢购已波及到上游的晶圆制造。

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的摄影机需要主控制芯片、储存芯片、WiFi芯片等零件,目前除了订货难以外,不少芯片价格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难以订到货,今年的扩产计划也大幅缩水。

报道指出,在缺货潮中,不少终端企业甚至按以往几倍的采购量恐慌性下单,而在终端企业抢芯片的同时,芯片制造企业也忙着从他们的上游抢购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

深圳市一家晶圆制造业负责人说,在疫情期间,来自消费电子、工业市场和汽车需求猛增,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圆。需求激增导致市场上的8英寸晶圆产能持续紧张。

大陆多家知名的车规级IGBT芯片设计企业表示,由于8英寸晶圆供应紧张,导致目前IGBT芯片供应也非常紧张,甚至部分产品处于缺货状态,只要一有货就会被相关下游企业抢购一空,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

受汽车芯片缺货影响,目前已有多家汽车生产商发出减产停产通知。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近日坦言,芯片短缺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对今年第一季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第二季产生影响。

扩展资料

芯片缺货和涨价的原因

总的来说,缺货和涨价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大幅增长的订单需求和芯片产能无法快速提升之间的矛盾。

从供给端来看,8英寸晶圆芯片为当前最紧俏产品。这种芯片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汽车等终端上,原本产能并不紧张,包括台积电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都有8英寸晶圆产线,但正是由于产能够用,扩产的成本效益相对较低,近期产能扩充有限。

疫情突袭后,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居家办公设备出货量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呈显著增长,造成产能进一步吃紧。

此外,华为遭美国制裁,让前者在9月15日禁令生效前,在芯片市场上大量扫货。在华为生产受限后,小米、OV等国内厂商为争夺华为空出的市场份额,亦开始大量囤货。

在嗅到产能紧缺的味道后,大大小小的厂商也不得不加大囤货量,向晶圆厂追加订单以“锁住产能”。相比“挤兑”带来的需求剧烈增长,芯片尤其是晶圆扩产需要漫长的周期,产线从投入到建成再到形成量产能力,周期往往要三年以上。

最终产能紧缺的影响从晶圆代工传导至封测、模组供应商、下游终端厂商等。整个产业链集体涨价。

首先是因为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封锁。一方面减少了芯片对中国的出货量,而且价格极高,另一方面禁止ASML自由出货光刻机,尤其是10nm以下光刻机的出口对中国企业。机器。这种芯片方案被称为美国制造业复苏的起源。事实上,这个芯片法案的目的是禁止获得补贴的公司向中国提供核心技术,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光刻机,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流入中国,希望限制中国高-技术技术开发。

其次是由于制造业客户需求放缓,以及部分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库存增加。整个半导体行业将出现低迷,因此投资者开始抛售半导体巨头、台积电等半导体芯片的股份巨头跌超20%,进入技术熊市。来自各个渠道的消息也反映,很多芯片的供应改变了之前的短缺局面,基本可以随时出货。多家芯片制造商和大型制造企业的客户均证实,目前的芯片短缺问题已得到明显缓解。

再者是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将持续,华虹半导体也预计全球半导体和芯片供需失衡将持续,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芯片市场的特点一方面是价格雪崩和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是价格高企和持续短缺。长期以来,在芯片市场供需不匹配导致结构失衡的情况下,MCU的紧缺问题尤为严重。价格下跌主要是PC、智能手机等消费类芯片。

要知道虽然芯片紧缺问题较去年有所改善,但部分领域芯片供应依然紧张。为应对芯片市场的新变化,有的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有的企业转型新赛道。从驱动芯片、模拟芯片,到消费级MCU、内存芯片、GPU,再怎么“一筹难求”,现在看来都逃不过降价的命运。发光芯片的价格同比下降了20%-30%,驱动芯片的价格跌幅可能更大,在40%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2804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