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立一个新的mysql 数据库和用户名

怎么建立一个新的mysql 数据库和用户名,第1张

首先以root身份登录到MySQL服务器中。
$
mysql
-u
root
-p
当验证提示出现的时候,输入MySQL的root帐号的密码。
创建一个MySQL用户
使用如下命令创建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myuser"和"mypassword"的用户。
mysql>
CREATE
USER
'my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mypassword';
一旦用户被创建后,包括加密的密码、权限和资源限制在内的所有帐号细节都会被存储在一个名为user的表中,这个表则存在于mysql这个特殊的数据库里。
运行下列命令,验证帐号是否创建成功
mysql>
SELECT
host,
user,
password
FROM
mysqluser
WHERE
user='myuser';
赋予MySQL用户权限
一个新建的MySQL用户没有任何访问权限,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在MySQL数据库中进行任何 *** 作。你得赋予用户必要的权限。以下是一些可用的权限:
ALL:
所有可用的权限
CREATE:
创建库、表和索引
LOCK_TABLES:
锁定表
ALTER:
修改表
DELETE:
删除表
INSERT:
插入表或列
SELECT:
检索表或列的数据
CREATE_VIEW:
创建视图
SHOW_DATABASES:
列出数据库
DROP:
删除库、表和视图
运行以下命令赋予"myuser"用户特定权限。

第一步:安装MySQL客户端
当然你得确保MySQL客户端已经安装完毕。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
在Debian,Ubuntu 或者 Linux Mint上:
$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client
$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
第二步:登陆到MySQL服务器
首先,你需要使用root用户登陆进你的MySQL数据库,如下:
$ mysql -u root -h -p
请注意:为了能登进远程的MySQL服务器,你需要开启服务器上的远程访问,如果你想调用同一主机上的MySQL服务器,你可以省略 "-h " 参数
$ mysql -u root -p
你将需要输入MySQL服务器的密码,如果认证成功,MySQL提示将会出现。
第三步:创建一个MySQL数据库
在MySQL提示中输入命令之前,请记住所有的命令都是以分号结束的(否则将不会执行)。另外,考虑输入命令的时候使用大些字母,输入数据库对象使用小写字母。但那不是必须的,只是方便的阅读。
现在,创建一个叫做xmodulo_DB的数据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xmodulo_DB;
第四步: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为了达到演示的目的,创建一个叫做posts_tbl的表,表里会存储关于文章的如下信息:
文章的标题
作者的名字
作者的姓
文章可用或者不可用
文章创建的日期
这个过程分两步执行:
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数据库:
mysql> USE xmodulo_DB;
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新表:
mysql> CREATE TABLE 'posts_tbl' (
'post_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ntent' TEXT,
'author_First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author_LastName' VARCHAR(50) DEFAULT NULL ,
'isEnabled' TINYINT(1) NOT NULL DEFAULT 1,
'dat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
PRIMARY KEY ( 'post_id' )
TYPE = MYISAM;
第五步:创建一个用户,并授予权限
当涉及到访问新创的数据库和表的时候,创建一个新用户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样做就可以让用户在没有整个MySQL服务器权限的情况下,去访问那个数据库(而且只能是那个数据库)
你可以创建新用户,授予权限,并且使改变生效:
mysql>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xmodulo_DB TO 'new_user'@'%' IDENTIFIED BY 'new_password';
mysql> FLUSH PRIVILEGES;
'newuser'和'newpassword'分别指的是新的用户名和他的密码。这条信息将会被保存在mysqluser表中,而且密码会被加密。
第六步:测试
先插入一个虚拟的记录到posts_tbl表:
mysql> USE xmodulo_DB;
mysql> INSERT INTO posts_tbl (content, author_FirstName, author_Las tName)
VALUES ('Hi! This is some dummy text', 'Gabriel', 'Canepa');
然后查看posts_tbl表中的所有记录:
mysql> SELECT FROM posts_tbl;
注意:MySQL会在先前定义的地方自动插入适当的默认值(比如,'isEnabled'和'date')。

在原有实例下创建副本应该可以达到效果。

大多情况下,需要可靠而有效地克隆 MySQL 实例数据。这包括 MySQL 高可用的解决方案,其中需要在将实例加入组复制集群之前配置实例,或者在经典复制模型中将其添加为 Slave。

为复制拓扑而创建 MySQL 副本一直很麻烦。涉及的步骤很多,首先要备份 MySQL 服务器,通过网络将备份传输到我们想要添加到复制集的新 MySQL 节点,然后在该节点上恢复备份并手动启动 MySQL 服务器。为了高可用,最好还要将其正确设置备份的 GTID,并启动并运行群集。涉及的手动步骤数量过多不利于高可用。CLONE 插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简化了副本配置。使您可以使用 MySQL 客户端(和 SQL 命令)来配置新节点并在发生时观察克隆进度。无需手动处理多个步骤并维护自己的基础架构来配置新的 MySQL 节点。

MySQL 8017 引入了 CLONE SQL 语句,使当前的 MySQL 服务器成为另一个运行在不同节点的 MySQL 服务器的“克隆”。我们将执行 clone 语句的服务器实例称为“受体”。克隆的源服务器实例称为“供体”。供体克隆以一致的快照存储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所有数据和元数据,以替换受体中的数据。

成功执行 CLONE SQL 语句后,将自动重新启动受体服务器。重新启动涉及恢复克隆的快照数据,就像用老方法复制数据一样。恢复完成后,受体就是供体的克隆版,随时可以使用!

这里有一些关于克隆过程的重要注意事项。

不克隆 MySQL 配置参数,并且受体保留所有原始配置参数,如克隆之前。这样做是因为许多配置可能特定于节点(例如 PORT),因此保留它们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一些存储配置确实需要在供体和受体之间匹配(例如 innodbpagesize),如果这样的配置参数不匹配,CLONE 将报告错误。

CLONE 插件不会克隆二进制日志。

CLONE 插件目前仅支持 InnoDB 存储引擎。在其他存储引擎(如 MyISAM 和 CSV)中创建的表将被克隆为空表。克隆基础架构的设计允许克隆 MySQL 支持的任何存储引擎。但是,只有 InnoDB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已经实现并经过测试。

克隆会阻止供体中的所有并发 DDL。

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受体放弃所有数据以及任何二进制日志,以便成为供体实例的克隆。在执行 CLONE 之前,如果认为有必要,需要备份当前受体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2763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