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保护措施有哪些

地震保护措施有哪些,第1张

地震时安全预防措施
1在室内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没有桌子等藏身处,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做饭,要立即关火,关掉正在打开的电视等。
2不要慌张地向楼下冲或跳楼 楼梯拥挤危险,碎玻璃、砖瓦、广告牌、水泥预制板墙等砸下来,也很危险。可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3在户外 要保护好头部,避开玻璃窗、门柱、墙壁、售货亭等危险之处,要蹲在空旷处。在高楼群区,应根据情况进入低矮建筑物中躲避。
4在学校、商场、剧场时 应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不发生混乱。
5正在搭乘电梯时 将 *** 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 停车避开十字路口。为了不妨碍疏散人群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注意收听汽车里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离开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 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离开。
8避难时要徒步 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婴幼儿要抱着背着。
9不听信流言飞语 不轻举妄动,从广播、电视和携带的电脑等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地震前兆——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宏观异常:人们可以听到、感觉到的,如小震前震、气象异常、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等。
小震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大气异常: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气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降温或酷热蒸腾等。
动物反常:比较确切的骚动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地下水异常:震区地下水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地光:我国近年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有红、黄、蓝、白、紫等,出现时往往一闪而过,不易观测。
地声: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微观异常:指通过仪器测定获得的异常,如地壳形变异常、地磁异常、地电异常、电磁波异常、水化学异常等。
地壳形变:我国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震前都有地壳形变活动。
电磁场异常:1970年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

亲,因为在地震时在地震中的区域,通讯服务器会停电,所有的网路都会瘫痪,基站被毁,,再加上地低的磁场有所改动,对地表上的通讯设施更会遭到严重的通讯阻碍干扰;再加上慌忙之中不仅你一个人在拨打电话,而是有很多人,局部的服务器已经瘫痪了,只有在很远没有受到地震磁场影响的服务器还在工作,在很多人拨打电话时服务器所发出的无线通讯信号会被磁场阻碍,所以有时地震时你的手机更会出现没有信号的状况这都是正常的,再加上很多人拨打电话时局部服务器会出现暂时的负荷情况,超载时服务器会终止所有通讯,让后还会有人看到后中断,再次拨打,就会出现网络繁忙,拨打通没人说话,就这样恶性循环;

主要是因为地震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产生横波和纵波,导致破坏的是横波。

这一切都得益于王暾团队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王暾表示,地震预警系统为距震中107千米的陇南市,预警时间19秒,预估烈度40度;距震中207千米的阿坝市,预警时间48秒,预估烈度31度;距震中207千米的广元市,预警时间48秒,预估烈度31度;距震中208千米的绵阳市,预警时间49秒,预估烈度31度。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部门和应急部门提供了烈度速报图等应急数据。王暾说,该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90%,已成功预警芦山、鲁甸、康定等38次破坏性地震。从总体上看,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仍是“软肋”。虽然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5亿人口,但能够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

2017年8月8日发生在四川阿坝县九寨沟的70级地震中,王暾团队研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成功提前71秒通过手机及专用终端为成都市发出预警信息,提前19秒为甘肃陇南市发出预警。总之,一个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实时地震定位、实时震级计算、预警目标区烈度估计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等几个重要功能模块。而“定位算法”与“实时震级计算”则是整个预警系统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决定地震预警成败的两个主要功能模块。在地震发生时,它能够利用地震危险区域布设的高密度台网对震源进行监测,进而通过检测仪将检测到的关键信息发送至预警中心畸形分析处理,然后预警中心再通过各种信息接收终端发布预警信息给用户,最终用户接收信息并进行避险。最值得注意的是,该预警系统已经实现了通过智能手机、广播电视、微博、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等同步实时发布预警信息,也使得我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技术能力的国家。虽然地震预警系统有诸多益处,但是由于地震波由震中向外传播,导致距离地震震中越近,最先受到影响的重灾区,接受地震预警信息和进行反应的时间极短,很难避免震中地区较大人员伤亡。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0737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