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腾冲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黑河腾冲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第1张

黑河—腾冲线,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

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县级市)。

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黑河腾冲一线地理意义:

黑河腾冲一线地理意义是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3%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的西北部地区。

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是正确的。

黑河 ,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河水呈灰色而得名。黑河发源于红原与松潘两县交界岷山西麓的洞亚恰,由东南流向西北,经若尔盖县,于甘肃省玛曲县曲果果芒汇入黄河,河道长456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与附近的白河同属黄河上游大支流,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川北若尔盖高原,两河分水岭低矮 。

黑河(又称墨曲),为黄河右岸一级支流。又称墨曲、麦曲、洞亚恰、若尔盖河。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河水呈灰色而得名。黑河发源于四川红原县与松潘县交界处的岷山山脉西侧洞亚恰。上游称麦曲,西北流入沼,入若尔盖县境。麦曲,是黑河在红原县境内的称呼。

黑河上游的主干河流,发源于色地乡。由色地乡向西转西北,经麦洼乡流入若尔盖县境内。红原县境内长88公里,流域面积997平方公里。上游支流众多,主要河段发育于沼泽地区。河床平均比降5.07‰,天然落差446米。

分界线简介:

边界,国境线。划分边界、国境、运动场等等区域的线,由两条黑线把相平面分成了内外两个部分,这两条线称为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帝汶海,阿弗拉海。 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是黑河与腾冲这两个地方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如果把黑河换成黑河旁边的一个市那么这条线的意义是不是会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详细说明. 一、 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二、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入选的就有: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6024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