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政是秦始皇吗?

赢政是秦始皇吗?,第1张

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问题一:秦始皇是不是嬴政 秦始皇就是嬴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闭乒堋G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等人,重用李揣、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问题二:秦始皇是个好皇帝吗? 秦始皇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

始皇功过:

功: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战争的顺序: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在今山西南部)地方二百里。

前280年楚与秦汉北(今湖北西北部)及上庸(今湖北西部)。

前275年魏与秦温(在今河南温县一带)。

前273年魏与秦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

〔提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在统一中国的前六七十年间,其军事势力已扩展到中原地带。

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③战国末期六国抗秦大事记:

前269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秦攻赤丽、宜安,被李牧击退。

前232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前227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由此可见“六国论”中“六国互丧”、“(齐)终继五国迁灭”、“燕虽小国而后亡”等语,都是以上述史实为依据的。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4.夺取河套地区 防御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战国末年,他们逐渐强大起来,占据了水草丰美联社的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北方各国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国家。他们的首领称为“单于”。

秦统一以后,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 *** 还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成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越族地区的开发 沟通水系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6.修建交通

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过:

1.徵敛无度,赋......>>

问题三:秦始皇嬴政是不是出生在战国时期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公元前210年),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

秦始皇

又名: 嬴政

性别: 男

民族: 汉

生卒年: 前259-前210

国别: 中国

生平简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历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嬴政在执政时,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此外,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大幅度摧残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飞烟灭。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秦始皇简介:(公元而259年~公元前210年)

中国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以武力统一中国,并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自此,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中国在文化上保持统一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即赢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为了理解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秦始皇出生于周朝末年,该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100年。在秦始皇以前的几个世纪里,周朝开始衰败,中国处于诸侯割据的局面。

诸侯间战争不断,小的诸侯国不断被吞并。秦国是当时势力较强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中国的西部。秦国的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实行变革。在治国理念上,诸子百家各不相同。法家强调法治,主张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主张德治;老子则讲求无为、自然。

或许是由于采用法家思想、地理位置优越以及统治者有能力等原因,秦国势力逐渐壮大,到秦始皇出生时,它已成为诸侯国中的第一大强国。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那一年,他才13岁。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亲政,他厉兵袜马,出兵攻击他国。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国家,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结束,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得以建立。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意为“第一位皇帝”。

问题四:嬴政是不是秦始皇 是的。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钡热耍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问题五:芈月传的秦王是不是秦始皇 肯定不是啊,这时候的秦王应该是第一代秦王,秦惠文王嬴驷,(嬴驷的老子秦孝公那时候只是公,不是王,所以嬴驷是第一个秦王,也就是车裂商鞅的那位)。这个芈月就是后来的宣太后,又称芈八子,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问题六:芈月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关系:秦始皇的高祖母

芈月

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的妻子。从惠文王到秦始皇秦国世系表

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前311年)在位,名嬴驷,秦孝公之子。

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惠文王之子,昭襄王之兄)

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始皇的曾祖父)

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始皇的祖父)

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子楚,秦始皇之父)

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

由此可以推断出秦宣太后与秦始皇的关系: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

问题七:秦始皇嬴政和秦王赢驷的关系 嬴驷是秦始皇的四世祖.

秦孝公赢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赢稷(武王异母弟)→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子楚→秦始皇赢政

问题八:秦始皇是不是姓赵? 秦始皇,“赵”是他的氏,“嬴”是他的姓。

秦汉之前,姓和氏是不一样的,是被严格加以区别的,那时的贵族有姓也有氏。

姓和氏有一套相当严密的制度。它是当时盛行的封建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一生下来,姓是早就确定好了的,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一个人的姓是不能变的,这是也是当时用来“曲别婚姻”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同姓不婚”

但氏却不然,氏是由姓衍生的分支,并且只有贵族才能有氏,是辨别贵贱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可以变化,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官职、封地、祖先的名字来作为氏。如,孔子,他的姓是“子”(商朝王族的姓),氏是孔(孔是其祖父的字)

秦始皇的赵氏,可能因为他出生地在赵国邯郸,所以用了“赵”做为氏,但他仍然是嬴姓。

所以,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正)

问题九:嬴政和赢驷是什么关系? 秦始皇帝 嬴政 是 秦庄襄王 嬴楚(一般称赢异人,曾经在赵国邯郸作质子) 的儿子

秦庄襄王 嬴楚 是 秦孝文王 嬴柱 的儿子

秦孝文王 嬴柱 是 秦昭襄王 嬴稷 的儿子

秦昭襄王 嬴稷 是 秦惠文王 嬴驷 的儿子

嬴驷 还有个儿子 叫 秦武王 嬴荡(无力吐槽这个名字),举鼎而亡

01

嬴政是秦始皇,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正月,赵姬生下一子,就是嬴政。因他生于赵都邯郸,故以赵氏为姓;又因正月出生,故起名为正,一作政。后来赵政归秦,才从秦姓。

嬴政是秦始皇,历史上叫的最多的是“赢政”,但这是西汉末年大文学家杨雄这么称呼的,在《杨子法言》第一次称始皇帝为“赢政”,文学家的发言权毕境大,后世直接沿用了,但当时秦始皇没有“赢政”这个名字,这个“赢政”根本不存在。

学者的普遍看法是,秦王朝是“赢姓”,“赵氏”。史记里面记载“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事实上只是秦始皇从小生在赵国,且又做了赵国的人质,所以他姓氏就为赵,也就叫赵政。

当时拿国家的名字作姓氏的非常多,商鞅之前叫卫鞅,唐睢的唐也与封地有关。文公是姬姓,名珥,叫晋重、鲁僖公叫鲁申等,国君的名一般不变,正式姓名,在盟书公文里的记载都加国号,所以赢政叫赵政是最正式的说法,赢政只是惯用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87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