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姓是什么意思(不是姓公)

公姓是什么意思(不是姓公),第1张

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

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孙。

《国风·周南·麟之趾》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周无名氏。

原文: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译文:

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扩展资料:

这是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此诗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全诗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复,反覆唱叹,通过视觉意象与听觉效果的交汇,营造出一种兴奋、热烈的诗情画意。

古代的王公贵族,总要自夸其身世尊崇不同凡俗,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定是“龙种”“麟子”。这首诗用于恭贺贵族得子的场合,大约正能满足那些王公大人的虚荣、自尊之心。

《百家姓》中没有公姓。

公姓起源:春秋后期,鲁国大权落在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大家臣手里,鲁国国君成了听他们摆布的傀儡。鲁昭公时,昭公想趁季孙氏闹内讧时将其灭掉,就和两个儿子公衍和公为一起联合了一批人攻打季氏。不想孟孙氏和叔孙氏都来支援季氏,三家合力将鲁昭公打败了。

鲁昭公只好带着公衍和公为逃往齐国。公衍和公为的后代称为公氏。古时曾出现过的许多公字为首的复姓,有的还在流传,有的早已无人姓了,这些复姓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绝大部分都简化成公姓了。

扩展资料

姓氏名人:

1,公浮来

公浮来,又名公鼒,字敬与,号浮来,明朝后期山左诗坛的主盟人物。公浮来出生于明朝后期著名的江北文学世家和诗书衣冠巨族蒙阴公勉仁-公鼐家族,公浮来(公鼒)是明朝山左诗坛后期主盟,与王象春、冯琦并称,其兄公鼐更是明朝万历前期山左诗坛的旗帜和领袖人物。

2,公鼐

公鼐,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詹事、两朝实录副总裁、赠礼部尚书,谥“文介”。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明朝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浮来

公姓由来可分三:1、源自上古时期的姬姓;2、源自复姓的改姓;3、汉化改姓的姓氏:其一为蒙古族的姓氏,蒙古族公吉喇特氏,世居阿喇克绰特,清朝中叶以后,它们多冠汉姓为公氏等;其二为满族的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亦有冠汉姓为公氏者。

公姓名人

公皙哀:春秋末年齐国人。姓公皙,名哀,字季次,又字季沈。孔子弟子,孔子曾称赞他说:“天下无德行,我的弟子多数做了家臣(家宰,卿大夫的臣属),只有季次未曾做官。

”《史记·游侠列传》说他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但认真读书,“独行君子之德”,不肯屈节事贵族,终生不仕。

公勉人:号西埠。明朝时蒙阴人。弘治进士,任大仆卿,因与刘谨不和而未能得到重用,刘谨死后,才得到重用,升为大同巡抚。他选将练兵,提高将士素质,忠于职守,戒备森严,在边关工作10年,不出意外事故。并著有《山东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85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