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黄是什么

花黄是什么,第1张

花黄”是指古代汉族妇女的面部装饰品。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花黄也称花子,在额间涂上黄色。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

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扩展资料

“花黄”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

1、起源于三国时期

《拾遗记》记载:有一天,吴国皇太子孙和醉酒,挥舞如意,不小心弄伤了爱妃邓夫人的面颊。邓夫人反而更加妩媚动人。此后,宫人纷纷效仿,“以丹点颊”一时成为时尚。

2、起源于唐代

唐代宫廷流行梅花妆。武则天在位时期,上官婉儿惹怒女皇,被施以“以刀刺面”的刑罚。“今妇人面妆用花子,则前此已有其矣,似不起于上官氏也。”

3、起源于宋代

宋代时期,契丹族女子干脆用黄色的粉末染面,这种粉末取自一种叫“栝楼”的葫芦科植物,染面后肤色金黄,故称为“佛妆”。这种化妆方式多在冬季流行,既可以美容装饰面部,又能够起到护肤保暖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黄

“花黄”是指古代汉族妇女的面部装饰品。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花黄也称花子,在额间涂上黄色。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

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扩展资料

“花黄”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

1、起源于三国时期

《拾遗记》记载:有一天,吴国皇太子孙和醉酒,挥舞如意,不小心弄伤了爱妃邓夫人的面颊。邓夫人反而更加妩媚动人。此后,宫人纷纷效仿,“以丹点颊”一时成为时尚。

2、起源于唐代

唐代宫廷流行梅花妆。武则天在位时期,上官婉儿惹怒女皇,被施以“以刀刺面”的刑罚。“今妇人面妆用花子,则前此已有其矣,似不起于上官氏也。”

3、起源于宋代

宋代时期,契丹族女子干脆用黄色的粉末染面,这种粉末取自一种叫“栝楼”的葫芦科植物,染面后肤色金黄,故称为“佛妆”。这种化妆方式多在冬季流行,既可以美容装饰面部,又能够起到护肤保暖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81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