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是指哪几个人?

九龙夺嫡是指哪几个人?,第1张

皇长子(大阿哥)胤禔 1672—1734 母惠妃纳喇氏

皇二子(太子)胤礽 1674—1725 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皇三子(三阿哥)胤祉 1677—1732 母荣妃马佳氏

皇四子(四阿哥)胤禛 1678—1735 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子(八阿哥)胤禩 1681—1726 母良妃卫氏

皇九子(九阿哥)胤禟 1683—1726 母宜妃郭络罗氏

皇十子(十阿哥)胤(礻我)1683—1741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三子(十三阿哥)胤祥 1686—1730 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皇十四子(十四阿哥)胤祯(后雍正即位改“祯”为“禵”) 1688—1755 母德妃乌雅氏九龙夺嫡

指的是康熙年间,众阿哥凯觎储位。

康熙四十七年,胤祁首次被废之后,引起了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凯觎。此时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谋求储位的愿望(这其中包括已被废黜的胤礽)。只不过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还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势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觉得自己没戏,早早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只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锇、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个人真正为夺取皇位而费尽心机。至于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哥胤祹而情知皇位轮不到自己,加上他们也无此奢望,于是安安稳稳地当着自己的亲王,跟谁也不搀和。

后来,老大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其中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说再不会立他了,也不许任何人再举荐他为太子;老三胤誐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不敢再搅这塘浑水,主动早早退出了竞争行列。这样,实际的竞争者只剩下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后,老四雍亲王胤禛胜出,即雍正皇帝。

现今,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里面都描述了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手足相残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九龙夺嫡的现象吗?康熙皇帝在位后期,这一现象是存在的,九个皇子分别是大阿哥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四阿哥允禛、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䄉、十三阿哥允祥、十四阿哥允禵。但严格来说并不是九子夺嫡,主要是三派势力的较量:太子党、八爷党和四爷党。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属于八爷党,十三阿哥属于四爷党。

争斗的源头是康熙帝二度废太子(即二阿哥允礽),最后的结果是四阿哥获得胜利,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先说一下大阿哥和三阿哥,这几位兄弟中他俩属于单打独斗型,大阿哥允禔为人鲁莽粗苯,杀伤力一般。太子被废后,他迫不及待想争夺储位,于是一方面在康熙面前主动表示要杀了废太子,另一方面又暗地里想到用魇镇的方法来谋杀废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事情败露,被康熙削爵并终身囚禁。三阿哥允祉是典型的文人,身边也都是些擅长舞文弄墨的小官吏,虽然他也有当皇帝之心,但无奈水平不够,曾两次陷入部属案,这让康熙帝觉得他不善于用人,缺乏治国之术。太子第一次被废后,最有可能当上太子的是八阿哥允禩,他精明能干,善于笼络人心,当时人称“八贤王”,不过正是他的锋芒太露,让康熙极为反感。康熙帝第一次废了太子后,即打算征求朝廷百官的意见选择新的太子,结果大家一致推举八阿哥。其后八阿哥又找相面人张明德算命,说他能当大贵,没想到大阿哥将此事告诉了康熙,康熙非常生气,立刻将张明德凌迟处死,八阿哥也遭削爵,监禁宗人府。自此八阿哥退出了争储的舞台。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康熙十五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禔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禩严加提防。胤禩小时候被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故大阿哥对他感情较好。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禩勾结胤禔,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惨遭迫害。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80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