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登上过月球吗?

苏联登上过月球吗?,第1张

苏联或俄罗斯没有人登上过月球

第一个登月的是阿姆斯特朗,美国人。

除了美国有十二个宇航员登上过月球之外,其它国家至今还没有宇航员登上过月球。

加加林作为世闻上第一个“太空人”而闻名于世,但是他没有登上过月球。

苏联登月计划缘何失败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人一度占尽了优势,似乎总是与一连串的“第一次”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名女宇航员上天,等等。但是,出乎当时人们的意料,最早登上月球的却是美国人。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率先跨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人们不禁要问,当美国人紧锣密鼓地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曾号称世界头号航天巨人的苏联难道在打盹吗?率先实现载人登月这一“光荣与梦想”的,为什么不是苏联人?长期以来,这都是一个不解之谜。近日,这个谜最终解开了——苏联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悄悄地在做载人登月的准备,只是由于其N1号登月火箭存在致命的设计缺陷,连续数次发射失败令苏联载人登月的梦想化为泡影。

从登月服到登月车,苏联人为登月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加加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旅行后,苏联就把目光聚焦到月球上,力求再创造一个“第一次”———率先实现载人登月!为此,苏联科学家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发射了环绕月球飞行的人造卫星,还研制了大量的登月工具,从由地面遥控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到无人登月车,再到宇航员的登月服,应有尽有。

1958年到1976年间,苏联科学家完成了人造卫星、登月车的试制、试运行,并且发射了无人飞船环绕月球飞行,实现了无人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登陆和漫游。其中,1966年至1969年,“联盟”号飞船和“宇宙”号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完成了登月飞行器的测试工作;1968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回地球;1970年至1973年,研制成功了由地面遥控的无人月球探测器,3部无人月球探测器不仅从月球表面采集了土样,而且将它们送回了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研制的无人登月车分别在1970年和1973年两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车相比,苏联的无人登月车体积只是前者的一半,重量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而且可以自动对月球地貌进行拍照并分析岩石、土壤样品,不像美国“阿波罗计划”那样,要靠登月宇航员亲自完成。

N1号火箭屡屡出事,苏联登月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苏联拥有了绕月亮飞行的人造卫星,研制出了登月车以及登月服,可谓是“万事俱备”。但为什么苏联人还不登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只欠东风”———苏联人始终没能制造出像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土星”5号那样功率强大而且性能稳定的运载火箭。

苏联为登月计划而设计的火箭名为N1号,共制造了10枚。设计这种“巨无霸”式的N1号火箭的最初目的,是将代号为“苏联月亮”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说N1号火箭是“巨无霸”绝对名副其实,其第一级发动机是由30台使用煤油和液氧作燃料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组成的,但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看,一枚火箭使用这么多发动机无疑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一方面,发动机组的众多发动机之间根本无法做到助推力的有效平衡;另一方面,为这些发动机分别添加燃料更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极易出现事故。结果,这种承载了苏联人太多期望的“巨无霸”,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总共试射了4次,每次都以悲剧和灾难收场。

1976年,耗资巨大的N1号火箭项目被迫下马,苏联太空署署长黯然下令将剩余的N1号火箭硬件设施全部拆毁。可是,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还是被阴差阳错地保留了下来。也许是历史开了个玩笑,到了1997年,94台未被销毁的N1号火箭发动机被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它们最终又被组装进了美国研制的新型火箭中。

苏联并未登月,月球二号只是绕月飞行了一圈,并未着陆,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登月计划,转而发展空间站,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成熟空间站技术的国家。

在月球2号发射之前,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重361.3公斤的月球1号探测器,首次成功脱离地球引力,从距月球表面5995千米的地方通过,但未能命中月球。在其之后,1959年10月4日,月球3号探测器飞往月球,3天后环绕到月球背面,拍摄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

扩展资料:

月球2号的设计意义

月球2号在设计上与月球1号 十分相似,装载了基本相同的科学仪器,重量390千克,还带上了苏联国旗。发射升空后,月球2号直接飞往月球,在飞行途中,也就是在第二天月球2号释放了钠蒸汽,以便让地面跟踪人员能观测到它,以了解飞行过程。

当月球2号最终按计划到达了月球并以每秒3.3千米的高速度精确地撞击在月球上。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人造物体降落在月球上。它在撞到月面之前,向地球发回了有关月球磁场和辐射带的重要数据。月球2号的成功撞击对于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80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