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疑案是什么?

明朝三大疑案是什么?,第1张

明朝的三大疑案,即“壬寅宫变”,“红丸案”和“移宫案”。

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是妃嫔和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朱厚熜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由于明世宗多疑暴戾,喜怒无常,宫人常被责罚,杖毙者多达二百余人。宫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动了“壬寅宫变”。

红丸案,为“明末三大案”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

移宫案,为明末三大案之一。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

不到一个月后,光宗死于红丸案,立熹宗为帝。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当时,郑贵妃、李选侍、魏忠贤来往甚密。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

相关人物

1、李选侍

泰昌皇帝妃嫔之一,时有二个李选侍,此为西李选侍。深受朱常洛宠爱,生皇四子,早殇。又生皇八妹,封安东公主。天启时封为康妃。

2、崔文升

崔文升原为明朝万历皇帝郑贵妃的内侍,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升司礼监秉笔,掌御药房。光宗有疾,崔文升用大黄药,病益剧,不视朝。外廷诸臣攻崔是受郑贵妃指使有异谋。未几,光宗服鸿胪寺丞李可灼红丸,遂崩。大臣攻崔、李,最后李可灼治戍,崔文升谪南京。及魏忠贤专权,又召崔文升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崇祯即位,充孝陵净军。

3、方从哲

方从哲,字中函,其先德清人,后居北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庶吉士,屡迁国子监祭酒。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中,方从哲持其两端,受到攻击,天启二年削发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卒。

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1、梃击案

梃击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

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郑贵妃生子朱常洵。

开始,因郑贵妃得宠,万历帝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臣和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后来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

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皇帝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又在宫中密杀了庞保、刘成二太监,以了此案。

2、红丸案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

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泰昌帝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3、移宫案。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

不到一个月后,光宗死于红丸案,立熹宗为帝。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当时,郑贵妃、李选侍、魏忠贤来往甚密。

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扩展资料:

三大案对明朝的影响:

梃击案移宫案目前来看已有定论,当时,因为党派之间的斗争颇为激烈,有人便密谋派人除掉当时的皇太子。

然而事情最终败露,这件事也因此产生极大轰动,背后只指使者虽然最终没有现身,但是因此而受到牵连的人也是无数,在这种斗争中,直接显示出明朝宫廷内部的激烈夺权,更是对王权统治的一次挑战。

而移宫案也是如此,将占着乾清宫的嫔妃纷纷移出,许多颇受宠爱的妃子并不愿意,但最终经过多方势力的较量,虽然移出了宫殿,却也是权利的又一次争夺,也对明朝的统治带来了忧患。

红丸案更是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

新皇帝朱常洛刚刚登基,就遭遇红丸药物的迫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方从哲刚开始对李可灼不但不惩罚反而赏赐已经很可疑,后来更是轻易将此事搪塞过去,最终这个案件的结果就是东林党得势,同时也使魏忠贤从此与东林党势不两立。

当魏忠贤上台后,对东林党进行了残忍的迫害,直到其倒台后才得以翻案。

而当崇祯死后,当时的南明王朝又再一次以此案件作为题材挑起党派之间的斗争,一直到明王朝彻底灭亡才告终结,可见明末三大案加速明朝衰弱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末三大案

“明末三大案”又称“晚明三大疑案”,这一系列的事件是指明朝晚期在宫廷之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件事情本身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这其中牵涉的东西太多,这三大案的发生,实际上标志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明帝国进入末期的纷乱和衰亡期。

那么,对于这三大案,大家知道多少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案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我们上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明光宗朱常洛。

第一件疑案:梃击案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因为皇后无出,所以万历皇帝并没有嫡子,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就要封庶长子为太子。可是,因为万历皇帝的庶长子是宫女所生,是万历皇帝“犯错”的结果,万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长子朱常洛,反而更加喜欢宠妃郑氏所生的三子朱常洵,欲将其立为太子,这一举动遭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反对,而且太后李氏也不希望万历皇帝“废长立幼”。万历皇帝在与朝臣相持十五年之后,最终妥协,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三子朱常洵为福王,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落下帷幕。

依照祖制,皇子被封王在成年之后就要前往封地就藩,可是万历皇帝迟迟不愿让福王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在朝臣的再度胁迫下,公元一千六百一十五年,福王前往洛阳就藩。

次年,在贵妃郑氏指使下,一个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凶器,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击伤值守太监数人,随后被擒,这就是明朝立国以来第一次,也是最为严重的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

张差被擒之后,供出幕后指使者是贵妃郑氏的贴身太监,朝臣由此怀疑贵妃郑氏欲要谋害太子,但是,在万历皇帝拉偏架的情况下,这件事情仅仅只是将张差凌迟,密杀贵妃郑氏身边的贴身太监,全案无从查起,成为了一件悬案。

这件事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太子自己做出的苦肉计,这才使得贵妃郑氏一系从此不能再威胁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第二件疑案:红丸案

公元一千六百二十年,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一月太子”明光宗。贵妃郑氏为了保全自己,给朱常洛挑选了八个美姬,仅仅十日之后,朱常洛便一病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后来,朱常洛病急乱投医,吃了贵妃郑氏的亲信送来的一颗红丸,不就便撒手人寰。

此案涉及甚多,虽然使得新皇驾崩,但是因为朝中党争不断,史书上并未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

第三件疑案:移宫案

在明光宗朱常洛因为“红丸”丧命之后,抚养太子也就是天启帝朱由校的选侍西李仍旧居住在只有帝后才能居住的乾清宫之中,与心腹太监李进忠(魏忠贤)挟持太子朱由校,企图垂帘听政,并且要求朝臣的奏折先给她查阅,再交给太子朱由校看,朝臣群起而攻之。

在朝臣的一再督促之下,已经登基为帝的朱由校下达诏书,逼迫选侍西李移居仁寿殿,朱由校自己也从太子居住的慈宁宫搬到了代表皇权的乾清宫之中,登上龙椅。

可是,在数年之后,朱由校颁布《三朝要典》颠倒了三大案的黑白,使得三大案之上笼罩的阴云一直没能散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78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