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游蛇是什么?

渔游蛇是什么?,第1张

渔游蛇,又名鱼蛇、红糟蛇、观音蛇,分类属于爬行纲、游蛇科。

可作食用及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风湿关节痛、神经衰弱等症。

渔游蛇体长70~90厘米。头顶和背部多呈绿色,头后正中有斑纹,眼后上方有两条黑色斜纹,背部有网纹斑和较大黑点斑两种类型。

体鳞每间隔1行,在鳞片前缘呈黑色,左右交叉成方格形小花纹。

每隔2鳞左右有1黑斑在两侧尤为明显。腹面白色或淡绿黄色。腹鳞前缘黑色。

中国境内共有5种渔游蛇属物种分布,分别为渔游蛇(Xenochrophis piscator)、黄斑渔游蛇(Xenochrophis flavipunctata)、黑斑渔游蛇(Xenochrophis punctulatus)、圣约翰渔游蛇(Xenochrophis sanctijohannis)和三角渔游蛇(Xenochrophis trianguligerus)。一般常说的渔游蛇多指国内分布最为广泛也最常见的黄斑渔游蛇(Xenochrophis flavipunctatus),本词条内容主要介绍黄斑渔游蛇。黄斑渔游蛇生活在山区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边。半水生,夜行性,能在水中潜游。性凶猛,常攻击捕蛇者。主要猎捕小鱼,兼食蛙、蟾蜍等。当受到惊吓时,它会抬起身体前部,采取攻击的姿势。每年5-7月产卵,每次产3-14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为一个多月。其胆可药用。无毒。

渔游蛇

渔游蛇身体的颜色有多种多样,体色变化不一,比较常见的颜色有背面灰褐色、橄榄绿色、黄褐色或橘黄色等等。它的体型不大,全长约0。8米左右。

渔游蛇的头是长椭圆形的,头颈区分明显。颈后至尾有黑色网纹,网纹两侧有醒目的黑斑;瞳孔圆形;鼻尖鳞前端比较窄,鼻孔背侧位。头背灰绿色,眼下至唇边有一条短黑纹,眼后至口角有长黑纹,颈部有1个“V”字形黑斑;腹面白色或黄白色或淡绿黄色,腹鳞基部黑色,使整个腹面呈现等距离的黑横纹。

注:“红斑渔游蛇”实为黄斑渔游蛇红色表型的个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73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7
下一篇 2023-0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