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种有哪些

黑木耳菌种有哪些,第1张

目前黑木耳菌种的常用种型有:木屑种、圆柱形种木种和枝条种三种类型。

(1)木屑菌种

原料易得,制作方便,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菌种类型。使用木屑菌种接种时比较费工,而且接种穴常成为害虫(如蛀枝虫)的巢穴,其幼虫在穴内啃食菌种和耳木中的菌丝,严重影响接种的成活率。

(2)圆柱形种木菌种

种木有一定形状和规格,需要用木材或枝条进行专门的加工,制作成本较高,但该菌种在接种时比较简单方便,定植成活率高。

(3)枝条种

是用直径1厘米左右的阔叶树枝条,剪成长2厘米,一端呈斜面状。接种时用接种斧(特制)在段木上砍口子后,将枝条种具斜茬一面钉入砍口内,使其贴紧段木的木质部。如接种质量好,定植成活率较高。但菌种生产量大,菌种用的枝条粗细、长短规格不易掌握,这种砍口接种方法对耳木损伤较大,尤其是使用较粗的枝条种,耳木损伤更大,缩短耳木产耳的时间,影响黑木耳产量。因此,现在已较少利用枝条种。

1、瓶内料块栽培法:瓶内料块栽培法,简称瓶栽法。将菌丝已经长满瓶的锯木屑栽培种,移至低温培养室或保护设备里,取掉瓶盖,使瓶口向上,整齐排列。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5%左右。

2、砖形料块栽培法:将生长有大量黑木耳菌丝体的培养料从瓶中挖出,放在铺垫了塑料薄膜的小木箱中。装箱时可同时掺进一些消毒过的新鲜木屑,有助于增加栽培材料的养分,能延长产耳时间,提高产量。用木板把栽培料压实、压平,使厚度在7—10厘米左右,移至22—28℃的温室中再培养一周。当菌丝体已经恢复发育并重新联结成一体时,从木箱中倒出来,用刀切割成砖形的块状体,其体积应略小于建筑用砖。把这些砖形的料块侧立于事先挖好的露天浅坑里。坑深15厘米,宽1米左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坑底铺上一层洁净的砂子。料块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最后在坑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块入坑之后,可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揭开塑料薄膜喷清水一次,使料块保持在“不干不湿”的状态。依天气情况,可在中午前后揭开覆盖物进行通风换气。待子实体已大量形成时,应每天喷水两次,水量适当增加,控制适宜的湿度,同时要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子实体的迅速生长

黑木耳菌种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应按照 *** 作流程规范进行:

一、菌种配料

传统配方:木屑81%、麦麸15%、黄豆粉或豆饼粉2%、石膏1%、红糖1%。

雪梅配方:木屑80斤、麦麸5斤、豆粉或豆饼粉2筋、菇耳壮0.16斤,石膏1斤

先将锯末称好,再将麦麸或稻糠,黄豆粉或豆饼粉,石膏干拌拌均,再把菇耳壮溶解在5升水中,将溶解的菇耳壮营养液与麦麸,黄豆粉,石膏先干拌的混合物拌均,拌均后闷堆30分钟后,再与锯末掺和在一起干拌拌均,拌匀后加水翻3~4遍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达~65%,用测水仪的指针扎入锯末,看表盘指针读数到65即可。用土法测,手紧握料,在手指间有水珠渗出稍滴水为宜。

二、装瓶

将拌好的料闷堆1~2小时后装瓶,用黑白铁制作能坐在葡萄糖注射液瓶子上的漏斗,将拌完的料用自制的6分盘圆钩将拌完的料装入瓶中。再用1厘米的木棍从瓶口中央到瓶底打个孔。再准备一盆清水将装好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用手以45℃的角度把瓶口放入水盆中转一圈,这样就把瓶口沾的料涮干净了,再塞好棉塞。在生产过程中当天拌好的料必须当天装瓶当天灭菌。

三、灭菌

将装好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或者菌袋放在常压或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保持1.5~2小时,等压力降至零时,将锅盖打开三分之一,用锅内余热将瓶口及棉塞烘干,30分钟后将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趁热取出,立即放在接种箱内。若用常压灭菌灶灭菌,保持8~12小时,将锅盖打开1/2,用锅内余热将瓶口及棉塞烘干。20分钟后将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趁热取出,灭菌一定要彻底。

四、接种

黑木耳在接菌时一定要按无菌 *** 作进行,提高成品率,灭菌后出锅降温至30℃以下的瓶可以接种,最佳接菌温度为25~30℃之间。目前,黑木耳的接菌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已具体情况和条件定,要注意,连续接种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箱内温度过高一个试管一级雪梅菌种接葡萄糖注射液瓶10瓶,先将雪梅试管一级菌种在无菌台式酒精灯前拔下棉塞,再将试管里的一级菌种分成8等份,把每份移接到灭菌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子里,一定注意一级菌种不能贴在瓶壁上,立即塞上棉塞缩短接种时间不给杂菌侵入的机会。如果是用接种袋接种,每个试管接种五六个为宜。

五、养菌

在黑木耳菌丝培养全过程中,要创造使菌丝体健壮生长,又能控制黑木耳的子实体正常发育的条件,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室的第一周温度为18℃~25℃。最适温度为18~23℃之间。培养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5℃。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湿度过高,易生杂菌。光线能诱导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控制培养菌丝阶段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或极弱的光照强度。培养室内四周撒一些生石灰,使之呈石破天惊生环境,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瓶堆积在地面上培养菌丝时,要经常翻动。调换瓶子的位置,在检查杂菌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发现杂菌应及时取出,另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继续观察。30天基本就长好了,35天就可以接种栽培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71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7
下一篇 2023-0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