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指的是什么?

上帝粒子指的是什么?,第1张

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希格斯玻色子是非常重要的粒子。科学家在1965年预测了它的存在,2012年正式确定了它的存在,这也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拼图中的后一块。希格斯玻色子是与希格斯场密切相关的粒子。

上帝粒子作用:

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也就是说,理论上认为它应当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组成部件之一。但是它仍然有待实验观测证实。科学家们提出的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其作用是解释为何其它粒子会拥有质量。

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即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形成。正是这个场赋予其它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

1、定义

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里的一种基本粒子,是一种玻色子,自旋为零,宇称为正值,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根据希格斯机制,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假若希格斯玻色子被证实存在,则希格斯场应该也存在,而希格斯机制也可被确认为基本无误。

2、作用

希子可能会与前面提到的标准模型粒子相互作用,但也可能会与诡秘的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相互作用,形成暗物质,这在近期天文物理学研究领域里,是很重要的论题。

扩展资料

上帝粒子

美国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曾著有粒子物理方面的科普书籍《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后来媒体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常常将希子称作是“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

这一称呼激起了公众媒体对于希子的关注和兴趣。莱德曼说他以“上帝粒子”为这粒子命名是因为这粒子“在当今物理学中处于极为中心的位置,对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极为关键、也极为难以捉摸”。

不过他也开玩笑地补充说另一个原因是“图书出版商不让他把这粒子称作‘该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尽管这别称可能更恰当地表达了希子杳无踪迹的性质以及人们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与遭受到的挫折感。”

然而,许多科学家却不喜欢这一称呼,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而且即使这粒子被发现,物理学者仍旧无法回答一些关于强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的统一化问题,以及宇宙的起源问题;希格斯本人是无神论学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

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所预言的一种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有待被实验证实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学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由于对于基本粒子的基础性质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大众传媒中又被称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具有质量的玻色子,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扩展资料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希格斯玻色子。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无意中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God Particle)这么一个名字。莱德曼写了本科普书,原书名叫“该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因为希格斯玻色子难以找到,但出版商认为不妥,遂改成了“上帝粒子”。然而,许多科学家却不喜欢这一称呼,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希格斯玻色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69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6
下一篇 2023-0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