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字的含义是什么?

晨字的含义是什么?,第1张

“晨”:一般的意思是指早上,如清晨。

引证解释:(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清晨

晨,早昧爽也。——《说文》

晨,早也。——《尔雅》

夜乡晨。——《诗·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丙之晨。——《国语·晋语》。注:“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韩非子·解老》

晨昏奉盥,承尊孝以无违。——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晨起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传》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明·刘基《苦斋记》

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1、晨炊chén chuī

晨起做早餐;也指早餐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唐·杜甫《石壕吏》

2、晨光chén guāng

早晨的阳光

恨晨光之熹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晨昏chén hūn

早晨和晚上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袁枚《祭妹文》

4、晨礼chén lǐ

一种礼俗,新婚第二天清晨丈夫赠送给妻子的礼物。

5、晨曲chén qǔ

一般用小鼓伴风笛或双簧管演奏的器乐小夜曲。

6、晨曦chén xī

黎明后的微光

晨曦渐露

7、晨星chén xīng

(1)日出前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颗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称“启明星”。

(2)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晨字的意思如下:

晨,是汉语常用字,篆文有䢅和曟两种字形,䢅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手持农具“辰”耕作,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曟始见于战国,一般认为是“辰”在”星辰“的意义上分化而来的,义为星名,即房星也有人认为本义是早“曟”和“䢅”后来都写作”晨“。

䢅”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上部是两只手,下部是“辰”,“辰”的甲骨文一般解释为一种农业上用于清除草木的工具,就是古书中所说的耨类农具,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辰”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辰”也表示读音。

晨开头的五言诗句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3、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出自唐·李世民,《正日临朝》。

4、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5、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出自唐·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6、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出自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7、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出自唐·李频,《中秋对月》。

8、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出自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9、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出自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10、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出自唐·孟浩然,《田园作》。

晨的意思是指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

晨(拼音:chén)是汉语常用字,篆文有䢅和曟两种字形。䢅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手持农具“辰”耕作。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

曟始见于战国,一般认为是“辰”在”星辰“的意义上分化而来的,义为星名,即房星;也有人认为本义是早晨。“曟”和“䢅”后来都写作”晨“。

含“晨”的诗句: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3、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唐·李世民《正日临朝》

4、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5、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唐·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6、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7、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唐·李频《中秋对月》

8、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9、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10、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唐·孟浩然《田园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63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4
下一篇 2023-0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