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怎么读?

牍怎么读?,第1张

拼音:dú(声母d,韵母u,二声)

基本字义:

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ú”,牍是指古时书写用的木片。同时牍也是古代一种乐器的名字和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已不经常使用此字。

繁体字:牍,部首:片,拼音:dú

笔画:12,结构:左右结构

首尾分解:片卖,部件分解:片十乛头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案牍[àn dú]旧指官府的公文案卷。牍(dú)。

2、尺牍[chǐ dú]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

3、文牍[wén dú]公文、书信的总称。

4、书牍[shū dú]书信。

5、进牍[jìn dú]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牍的拼音:dú。

牍的意思是:

1.古代写字 用的木简。

2.公文;书信:文~。尺~。

相关组词:

案牍 尺牍 书牍 文牍 牍尾 牍背 还牍 累牍 奏牍 函牍 削牍 札牍 翰牍 补牍。

牍的相关造句如下:

有些领导人的讲话连篇累牍,却不得要领。

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他连篇累牍的文章没有引起什么反应。

他连篇累牍地在报刊发表文章,反复阐明“鲁班确无其人”的论点,但并没有引起社会上的重视和支持。

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王经理连篇累牍的报告,使得与会者都昏昏欲睡。

读者对短文的喜爱,胜过那些连篇累牍的长文。

他写的文章总是连篇累牍,大家都不爱看。

报刊上的文章要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如果连篇累牍,报刊就失去了它的新闻价值。

孙志刚案、邓玉娇案、捡金案、躲猫猫案……各家媒体都拿出看家本领,从不同角度,连篇累牍进行报道。

连篇累牍,使得备受蒙蔽的民众成天浸淫在一派军国主义的狂热煽诱之中,情绪嚣躁亢奋,心理痴迷变态。

西班牙新闻界一时舆论哗然,对顾埃里男爵任人惟亲的指责连篇累牍。

虽有汉董仲舒罢黜百家,但巫医鬼事,《史记》中连篇累牍,俯拾即是。

在隋唐之际,针对当时的“竞一字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李谔曾经写过一篇《上隋高祖革文华书》。

牍,汉语汉字,读音为dú。形声字,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牍的本义就是书写所用的木版。引申为公文、书籍、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牍字组词:

简牍:指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文牍:意思是公文、书信的总称。

两牍:指原告之诉状和被告之答辩状。

进牍: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53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