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付是什么

根付是什么,第1张

根付从材质上分,主要有鹿角等角质,各 种骨质,黄杨木等木质,ㄨㄚ鲸牙海牙等ㄚ质,金工金属类,陶瓷类,混合材质,等等。细长形的根付,在早期比较多见的形式,利用竹,骨,角,木,牙,等材质的原始细长外形雕刻加工后成为根付,到江户中晚期以后就很少有这种形制。

“根付”长2至5厘米,是和服带子上用来挂饰品的物件,是一种雕刻精巧优美的民间工艺品。日本的“根付”。在普遍穿和服的时代,不管哪家都肯定有五、六个。日本人脱掉和服,换上洋装时,“根付”也就成了没用东西。

根付的特征

与其他雕刻品不同,在追求美观的前提下,根附需要满足几个做为日用品至关重要的条件:首先,根附需要有恰到好处的大小:能用单手轻松控制但又不至于滑下腰带。根附通常的尺寸为4-6厘米,但也有10-15厘米,甚至更大的。

其次,为满足频繁日常佩戴的需求,根附需要圆滑结实,既不能有太过突出或是特易受损的部位,其材质也需经久耐用。最后,根附上必须要有绳孔(纽通し/Himotōshi)以连接另一头的悬挂物;而绳孔的设计也需与根附的造型自然协调的结合,不能破坏根附的整体设计。

根附底下悬挂物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烟袋,钱夹,笔筒和墨盒,以及印笼(印笼/Inrō,用来存放随身携带的印章或小药丸的多层小盒子。由于其小巧的体型,精美的制作,以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印笼也是最受藏家喜爱的日本艺术种类之一)。

根付,又做根附,是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人们用来悬挂随身物品的卡子,日文做:根付(ねつけ),但考虑到附与付的字意区别,译成中文时应为“根附”。

如其字面意思:“附着”于“末端”,根附是连接着一根绳子,卡在和服与腰带之间的一个固定物,而绳子的另一端则与各种随身小物品相连。由于和服没有口袋,所以系在腰间的腰带成了悬挂随身物品最好的选择。

由于和服没有口袋,所以系在腰间的腰带,成了悬挂随身物最好的位置。如其字面意思,“附着”于“末端”,根付是卡在和服与腰带之间的一个固定物,上面有一对绳孔,用来拴绳子,而绳子的另一端则与各种随身物相连,常见的有烟袋,钱夹、笔筒、以及印笼,这些物品统称为提物。

扩展资料:

背景介绍

在传统的日本服饰“着物”上,并没有口袋来携带随身用品,如钱袋、小药盒(印笼)、毛笔筒(矢立、以及烟具袋(烟草入)等。

所以日本女性直接将它们藏于袖内,而男人们则用丝绳将它们悬挂在和服的腰带上。这些悬挂着的随身物件统称为:提物。为了防止提物掉落,丝绳的另一头会拴在一种名为“根付”的阻挡物上,而根付则稳稳的卡在腰带之上,保证提物不会掉落。

在日文中,“根付”二字与中文相同:“末端”与“依附”,意为依附于丝绳的末端。最初的根付就是最简单的一截树根,或是类似的自然材料,如贝壳、小石块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形雕刻都是根付。绳孔是根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造。如字意,“绳孔”就是一对在根付上的打通的小孔,允许连接着提物的丝绳通过,从而牢牢的抓住根付。一些绳孔直接在被根付师挖在一枚根付不起眼的位置;另有他者,则将绳孔融合于整体设计之中。

根付正常的盘玩,用手指的指肚揉、搓,通过砂纸的缓缓的打磨,将表面打磨光滑,但是盘玩过程中会发粘发涩,这时候需要适当补油,自己玩的话,沾脑门的油即可。

根付是别在腰间的小物件,最初是因为和服没有口袋,因要把自己的一些钱财、烟袋、其他物件等挂在腰间,就需要另一头的一个东西来固定,于是乎各种花样艺术的根付就诞生了。

一个小小的根付要与穿着的衣服颜色、口袋、自身气质爱好等完美的结合,使得随身挂物不单是一件实用装物品更是一种装饰。

根付文化的由来

在日文中,“根付”二字与中文相同:“末端”与“依附”,意为依附于丝绳的末端。最初的根付就是最简单的一截树根,或是类似的自然材料,如贝壳、小石块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形雕刻都是根付。绳孔是根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造。如字意,“绳孔”就是一对在根付上打通的小孔,允许连接着提物的丝绳通过,从而牢牢的抓住根付。一些绳孔直接在被根付师挖在一枚根付不起眼的位置;另有他者,则将绳孔融合于整体设计之中。

在过去300年里,根付从一种简单的日常实用品发展成了被不同文化地域所欣赏、追捧的一种有趣且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45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