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人,第1张

答:李白所处朝代为唐朝。

其经历了唐朝武周、唐中宗、唐殇帝、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7个时期。

李白相关

出生日期 701年(长安元年)

逝世日期 762年12月(宝应元年)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去实地 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宣州)

墓葬地 当涂青山西麓

李白的乐府、歌行和绝句成就最高,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七绝以及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及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极具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和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嫡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重,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和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新。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语言

李白的诗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词赋

不管李白是否有词作,“李白词”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这一名称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而这些词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倒是次要的事情了。就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后世纪念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东经118。30‘52”,北纬31。29’35.4”,墓葬海拔12.8米。墓葬附近地貌为江南丘陵,东高西低,东面为当涂县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李白墓地

1、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关于李白的家世及生籍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明代的胡应麟说:“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李白称自己为“陇西布衣”,“先为汉边将”,又说“本家金陵,世为右姓”(右姓者,高门望族),还说家族罹难、被流放、回到四川是逃归,致使其郡望、出生地、户籍身份等扑朔迷离。

4、李白的生年也不确,通行认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另有学者论证为生于神龙二年(706年)。生年的不同影响到李白出生地在哪里。

5、倘若出生在长安元年、早于其家归蜀的时间,李白很可能生于条支(今阿富汗),或碎叶(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库车一带),或长安。倘若出生于神龙二年,其家已经在蜀地,则被认为是生于四川江油。

6、无论生于何处,都不影响李白出生时有异象显现——在临盆之际,其母梦到长庚星(太白星),故李白名白,字太白。族籍成分、郡望、出生地等等虽有各种可能,但李白自幼受到很好的启蒙。他的父亲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却“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7、有种说法认为,李白的父亲即使不是胡商,也是汉商,因为商人的弟子不能参加科考,故李白才高八斗而不参加科考。非不为也,实不能。还有人认为,李白不参加科考是由于他年轻时担任过小吏,按唐律,担任小吏的人是不能科考的。

8、可是,很大的可能性是李白根本就是不屑于科考,他不想辛苦中第后从八九品官员做起,“不求小官, 以当世之务自负”,他希望直接得到皇帝的重用。

9、由此,李白才不畏艰难险阻,仗剑天涯,干谒、游历,结交名士,“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以求一朝闻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31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