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生产者剩余

名词解释:生产者剩余,第1张

生产者剩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

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面积。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一买者的实际支付价格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卖者的实际成本

扩展资料

举例:

假如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800元,联想的成本是7500元,天想的成本是7 000元(均以一单位产品计),如果都按照8 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生产者剩余。

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这两个概念在经济效率分析、财政政策分析、福利分析方面是十分实用的工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面积。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扩展资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产者剩余 百度百科-消费者剩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25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