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1张

主要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

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

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

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因为这样做了,就能“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这样的许愿在杨秀清发布的布告中也出现过。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2、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

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

如果以南京为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兵,把战略重点放在推翻清王朝上,这样的话,太平军就应集中精锐部队及最有权威的将领进入河南、河北、山东,兵锋直指清廷,这当是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战略抉择之一。

如果过早在南京建都,太平军必然以保卫天京的安全为目的来部署一切兵力,革命的进攻阶段就会停顿下来,锐气就会减退。因此,在南京建都实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3、腐败严重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

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失败原因: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具有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腐化现象的滋生。

2、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的,而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思想理论,既不能保持内部长久的团结,也无能正确指导战争,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3、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野心不够警惕,缺乏理性认识。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3、对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5、太平天国起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13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