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原理是什么

跳跳糖原理是什么,第1张

跳跳糖是由白糖、玉米糖浆、水和调味料制成的。 把这些东西混合起来先使糖融化,然后把混合物中的水分全部煮干,接着继续升高温度,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纯的糖浆,当糖浆变凉之后就变成了硬块糖。

而在制作跳跳糖时,要在热的糖浆里加入高压的 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在糖里形成细小的高压气泡。当你把糖块放入口中,你会听到嘣嘣的响声,那实际上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从每一个气泡中释放出来的过程,这感觉就像有糖豆在你嘴里蹦跳一样。

童年零食跳跳糖会在嘴巴里跳,其中运用了压缩二氧化碳的原理。

一、跳跳糖的发明

跳跳糖是一种新颖的糖果,它于1974年在美国上市,由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研究和开发人员米切尔开发。卡夫公司于1985年收购了跳跳糖的生产权,将其改名为“Action Candy”,并通过一家叫做“碳酸糖”的子公司来生产。

二、跳跳糖的原理

跳跳糖的主料和一般的硬糖并没有什么不同,它的核心在于它的内部,跳跳糖包含了许多细小的气泡结构,这些细小的气泡结构中又包含了大量的高压二氧化碳。

跳跳糖在包装内时,所有空气和湿度都被隔离起来,所以,这时的跳跳糖十分稳定,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当人们把含有高压二氧化碳的跳跳糖放入口中后,跳跳糖不仅会让它的温度升高,还会与更多的水分接触,当跳跳糖的边缘融化后,就迅速释放出二氧化碳,让舌头像是喝了一口苏打水一样有什么东西在“跳”的感觉。

因此,跳跳糖并不是真真正正地在我们嘴里“跳”,它是由二氧化碳产生的气泡,使我们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舌头上跳动。

三、关于跳跳糖的谣言

有谣言说,吃了跳跳糖会把肠胃撑爆;还有人说,如果把跳跳糖和可乐放在一起,会把肚子撑破,但这些都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因为跳跳糖里面的CO2含量很低,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而且跳跳糖一接触到口水就会融化,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都会被排出体外,进入胃里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对于吃跳跳糖担心会使你的胃爆裂,这是一种过分的忧虑。

跳跳糖里面含有很多小气泡结构,里面“封装”着高压的二氧化碳气泡。把跳跳糖放入水中,观察到在它的表面有连续不断的气泡冒出,正是这些气泡使人有“跳”的感觉。

当跳跳糖接触到舌头时,唾液开始溶解上面的糖,封装小气泡的小空间外壁变得脆弱。里面存在二氧化碳,当它遇水时,跳跳糖外面的糖溶解,里面的二氧化碳就跑了出来,推动跳跳糖进一步开裂和“跳”起来,在舌头上产生噼里啪啦的感觉。

跳跳糖里面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放进嘴巴里面后,由于口腔里受热而且还有水分,就生成碳酸。碳酸又受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样不断循环导致糖跳来跳去,一直到所有二氧化碳从口腔呼出去就停止。如果把我们的嘴巴当作汽水瓶,跳跳糖其实和汽水的原理是一样的。

因为跳跳糖里面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放进嘴巴里面后,由于受热+有水分,就生成碳酸。碳酸又受热生成水+二氧化碳....  这样不断循环,导致糖跳来跳去,一直到所有二氧化碳从口腔呼出去就停止。其实和汽水的原理是一样的,不过把我们的嘴巴当作汽水瓶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091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