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是怎么样的?

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是怎么样的?,第1张

先提出对一种或几种错误观点的质疑与否定,即“先破”,之后提出自己的论点,即“后立”。可以类比为“不是……而是……”的句式结构。

1、“破”讲究靶要立准,对错误观点要精准打击,要破得有力和彻底,集中笔墨层层推进,分析错误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可能产生的危害。

2、“立”则要观点鲜明,与错误观点形成明显对比,再层层深入,运用正确的事实、道理和合乎逻辑的论证,支撑自己的论点。

扩展资料

作用

“先破后立”可用在时评文中,常用来表示对现有社会不公现象和不合理言论的批判和驳斥,可以用来写有争议性观点的文章。“先破后立”的写作方式可以突出自己的中心观点,论证更加有力,

先破后立的行文也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严密,有条理性。经典范文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读经与读史》和《捧与挖》等文章。

1、先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才能创造出新的,先经历过一些失败磨难,才走向成功,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2、出处:“破立”之说源出于道家,白日飞升的传说。

3、例子:亨利·明茨伯格:先破后立。明茨伯格常说自己最富于创造性的想法是在运动中产生的,无论是骑自行车、驾驶独木舟,还是徒步远足、越野滑雪,他都会有独辟蹊径的念头。1987年,刚完成8天自行车行程的明茨伯格在途经爱丽舍宫时,看到很多警察正在守卫一条无人的街道。他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没有人回答他。他决定去探个究竟。于是,明茨伯格独自一人在这条林阴道上驰骋,最后在路的尽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位加拿大教授差点儿就成为第一个沿着爱丽舍宫进行“环法自行车大赛”的人物。在他的研究中,这种自始至终的质疑让他不断地抛出反叛的论调。他更像是个破坏者,但正因为有了他的“de”(破坏),才能有管理者在管理现实中的“re”(重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07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