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太监指的是谁?

三保太监指的是谁?,第1张

你好!三保太监指的是郑和。关于三保太监早在明代,就有诸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三保”是郑和的旧名。

第二种,认为“三保”可能是对出使西洋的郑和等三人的尊称。这种说法很难让人想念,因为同时下西洋的两个人王景弘、侯显似没有三宝的称号。

第三种,认为“三保”系因郑和下西洋有功而得来的。

第四种,认为“三保”系因郑和多次航海而得名。

第五种,认为“三保”是郑和的“小字”。

第六种,认为“三保”是人们从佛教的角度对郑和的尊称。

明成祖时,大航海家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太监”。

郑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 )人。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扩展资料:

“三保”二字,并不是郑和的专名。与郑和同时代的,尚有“内官三保” 、“杨三保”、“王三保” 等。

严从简已对“三保”二字的含义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郑和旧名说”与“三太保之简称说”(即认为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享有“三太保”的尊称,后简化为“三保”)两种观点。

后世考证郑和的历史信息时,就“三保”有“小字”、“原名”、“法名”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三保”为阿拉伯语“撒尔宝”(Shaban)的音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06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