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17个儿子是谁?

乾隆的17个儿子是谁?,第1张

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

2、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

3、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

4、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

5、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

6、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

7、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

9、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1748年—1749年);

10、皇十子,爱新觉罗·永玥(1751年-1753年);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

12、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

13、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

14、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

15、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

16、皇十六子,爱新觉罗·永㻇(1762—1765);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

一、爱新觉罗·永琏

密储立为太子,乾隆帝次子。永琏这个名字是他的皇爷爷雍正帝取的,据说含有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永琏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孝贤纯皇后。

二、爱新觉罗·永琮

是乾隆帝第七子,曰悼敏皇子、哲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三、爱新觉罗·永瑆

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出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成亲王。

四、爱新觉罗·永璂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之子。天资淳粹,至性过人。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无爵。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

五、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

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一共有17个儿子,留下名字的只有14个,分别是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

1、永璜

爱新觉罗·永璜(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

乾隆十三年,因不懂礼数,被乾隆责备,因而失宠。乾隆十五年三月,薨。追封定亲王,谥“安”。

2、永琏

爱新觉罗·永琏,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3年(1738年),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帝称其“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为皇太子。永琏此名为其皇祖清世宗雍正帝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

清朝前四个皇帝均为庶出,于是乾隆帝决心从自己的儿子开始,由嫡子继承皇位,便将永琏密定为皇储,但未想两年多以后,永琏得病而死,年仅九岁。

乾隆帝极为伤感,赠谥号“端慧皇太子”,并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3、永璋

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相当于侍妾)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

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循郡王。

4、永珹

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年),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第四子,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号为"端"。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5、永琪

爱新觉罗·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

6、永瑢

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子。

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

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

7、永琮

爱新觉罗·永琮,乾隆帝第七子,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出自正嫡且天资聪慧,因此深惬乾隆帝心意,乾隆有意立他为太子。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因出痘薨,年二岁,乾隆命丧仪较皇子从优,谥曰悼敏皇子。随葬于朱华山端慧皇太子园寝。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为哲亲王。

8、永璇

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

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

二十五年十月,以王属尊行,免宴见行叩拜礼。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9、永瑆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出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

嘉庆四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薨,年七十二,谥号为哲,是为成哲亲王。

10、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之子  。

天资淳粹,至性过人。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无爵。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

11、永璟

早夭,生平不详。

12、永璐

早夭,生平不详。

13、永琰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

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14、永璘

爱新觉罗·永璘(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嘉庆皇帝同母弟弟。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据说是最不成器的,四处游荡,明哲保身。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晋封贝勒。嘉庆帝亲政,封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晋封庆亲王,不久去世,时年55岁,谥号为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的儿子分别叫做:

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皇九子、皇十子、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皇十六子、永璘。

乾隆皇帝的一生总共有了17个儿子,可是到头来,最后活着的,却只剩下了6个儿子,这6个儿子中。

嘉妃的四阿哥和纯妃的六阿哥,都被过继给了乾隆的兄弟,那就只剩下四位阿哥了,这四位阿哥都是嘉妃和魏嬿婉的儿子,其中嘉妃的八阿哥永璇因为是个残疾,所以只得到了一个郡王的封号。

扩展资料:

成亲王永瑆虽然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他的童年却并不美好,三岁时,生母去世,同母的两个哥哥,四阿哥早早被过继出去,后又英年早逝。

八阿哥也比他年长六岁、平时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幸亏他发现了一件可以让自己暂时忘记这些烦恼的事,书法。

他喜欢写字,也爱钻研书,一位经历过康熙朝的老太监透露,他老师见过明末书画大师董其昌写字的样子。永瑆听说后,立刻跑去,恭敬地询问。

之后,永瑆结合老太监描述的董大师用笔的姿势,认真揣摩,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执笔方法,并博得了书法爱好者乾隆的大加赞扬。

但这些赞扬并没有让少年永瑆得意忘形,虽然雍正朝之后都不再明确地立皇太子,但乾隆的第五子文武双全、备受宠爱,早已成为朝野公认的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其他皇子都没有竞争的资本,其中也包括沉漫在书法中的永理,然而,他的单纯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五阿哥病故,准皇太子没了,14岁的永瑆被拉人了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名单很短,上面唯一比他年长的候选人,就是他的同母哥哥,八阿哥。

没等懵懂的他搞清楚状况,一场皇家婚礼如期而至。大婚那天,望着美丽的新娘,永瑆心里升起了一点儿希望。

他的嫡福晋是乾隆原配皇后的亲侄女,他的岳父和大舅子掌握着朝廷的军权一这算是皇阿玛重视他的表现他决定争取。

努力的方向,则是扬长避短:他更加勤奋地钻研书法,引得乾隆经常到他府上与他切磋技艺。乾隆还特意命人刊刻发行他的作品。

他待人宽厚温和,在兄弟中以最为仁孝著称。但是在乾隆四十四年,八阿哥被封为仪郡王,永瑆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阿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04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