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作者是谁?

吕氏春秋的作者是谁?,第1张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希望被您采纳!

《吕氏春秋》的作者是吕不韦及其门客。

据《史记》、《汉书》等书记载,《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写的。尽管它不是吕不韦一人独立撰写的专著,但在总体策划、纲目要点、发凡起例及整合编辑等方面,显然少不了吕氏亲自 *** 作的辛劳。

也不能排除其中一些篇章出自不韦手笔的可能,而且全书各篇即使大多出自门客之手,也必然体现了吕不韦的意图和思想,反映了吕不韦的才略和抱负。

简介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又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吕氏春秋作者是吕不韦及其门客。

《吕氏春秋》作者不是一个人,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成书时间在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

司马迁认为,吕不韦之所以召集宾客写《吕氏春秋》这本书,是为了提高公司竞争力而搞的人才大战,是他与“战国四公子”互相攀比招揽天下人才的结果。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的原因

首先,吕不韦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政治上的统一趋势日渐加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势头日渐明朗。在政治上渐趋统一的时候,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融合百家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其次,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在嬴政这一代完成统一大业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作为丞相的吕不韦,有义务为即将诞生的统一大帝国建立统一的思想,以保障年轻的秦王和新生的帝国平稳地走向繁荣和富强。从这一角度来说,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是着眼于秦国未来的发展。

再次,吕不韦生活的时代,著书立说的风气浓厚,他虽然名望响彻六国,但要想万世留名,最好的办法就是著书立说,而著书立说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融百家思想于一炉。从这一角度来说,吕不韦著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791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