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密度

地球的密度,第1张

地球平均密度:

5507.85千克/立方米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1]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1、地球内部的高温地球是由各种元素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互相吸引结合而成的,平均密度大,就说明地球所含有的重元素更多。而重元素,特别是金汞铊铅之后,大批大批的都是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的衰变放热,对保持地球内部的高温可能发挥了巨大作用。地球磁场地核处的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地幔和地核物质在高温下的流动,是产生地球磁场的重要条件,而地球磁场对生命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吧?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大气层会被太阳风剥离,地表的生物也会死于来自太空的辐射。地质活动地球内部的高温也给地球带来了长期而丰富的地质活动,火山喷发将地球内部的各种元素带到地表,形成了元始大气,同时也释放出了岩石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都是早期生命产生不可或缺的;而且现代的研究发现,最早的细胞的产生极可能就是在火山口附近;板块活动将原始大陆分割成多块大陆,不同的环境带来了生物的多样性。2、地球的重力地球合适的质量,也是产生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合适的质量让地球表面的重力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假设地球质量不变,而密度比现在要小,那么地球的直径就会比现在大,直径大了,根据角动量守恒,地球的自转速度会比现在慢,也就是地球的白天和夜晚都会更长,这样的话,地球白天更热,夜晚更冷,也就是昼夜温差大,地球环境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舒服了。

地球平均密度是5.515 g/cm^3,在太阳系各大行星里面是最高的。

如果分层来说,上地壳的密度是2.65g/cm^3,下地壳2.90g/cm^3上地幔为3.37~3.48g/cm^3,地幔过渡层为3.72 ~3.99g/cm^3,下地幔为4.73~5.55g/cm^3地核的外核为9.9~11.87g/cm^3,地核过渡层为12.06g/cm^3,内核最高,为12.77~13.09g/cm^3,这已经是超固态了。

http://www.zhqz.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3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多项指标去描述。现告诉你一些指标的数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004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

地球的极地半径为6356.755千米;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8×10(3次方)千克/立方米;

地球的质量为5.974×10(24次方)千克;

地球的体积为1.083×10(12次方)立方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为5.11×10(8次方)平方千米。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川锦绣,地大物博。从我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或最东端到最西端,直线距离都有5000千米左右。如果徙步旅行的话,按每天走50千米计算,从东端走到西端或从南端走到北端,都要走上100多天。我国的领土够辽阔广大的了吧?可是它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左右。

如果以每天50千米的速度做一次环绕地球的旅行,要走多少天呢?需要两年两个月的时间!即使是坐上每小时航行800千米的飞机,沿赤道线绕地球飞行一圈,也要50小时!

地球的表面积到底有大呢?

请看下面一些数字:地球的赤道周长40075千米,地球的经线周长40009千米,地球表面的总面积51000万平方千米。

这个51000万平方千米是个什么概念呢?还是拿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地域来对比一下吧:世界上最大的洲――亚洲的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九;而英国的国土面积,还不到地球表面积的两千分之一呢

地球平均密度是5.515 g/cm^3,在太阳系各大行星里面是最高的。

如果分层来说,上地壳的密度是2.65g/cm^3,下地壳2.90g/cm^3;上地幔为3.37~3.48g/cm^3,地幔过渡层为3.72 ~3.99g/cm^3,下地幔为4.73~5.55g/cm^3;地核的外核为9.9~11.87g/cm^3,地核过渡层为12.06g/cm^3,内核最高,为12.77~13.09g/cm^3,这已经是超固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7885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