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的下一句是什么?希望大家可以接下去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的下一句是什么?希望大家可以接下去,第1张

下一句是: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原句出自于汉代郑玄的《礼记》。

《礼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白话译文:

说话和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贤良人士辅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礼贤于德行贤良的人,亲近于才艺广远的人,就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但还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所以古代的三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兑命》篇中说:“由始至终要经常想着学习先王正典”,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扩展资料:

赏析: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3]  。

问答,读音wèn dá,汉语词语,意思为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悔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2《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④念终:始终想着。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韩诗外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注释】行:品德,品行和修养,自己所成的成就

【译文】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原文

1、欧阳修《悔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2《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念终:始终想着。

3《韩诗外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注释】行:品德,品行和修养,自己所成的.成就

4、《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义:义理、道理。

译文

《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礼记·学记》: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韩诗外传》: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

《三字经》:一块没有经过雕琢过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若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781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