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网络配置命令

Linux常用网络配置命令,第1张

一、查看网络配置

确保网络配置的正确性及网络连接的畅通是Linux系统作为服务器应用的基础,查看及测试网络配置是管理Linux网络服务的第一步。

1ifconfig——查看网络配置

1) 查看所有活动网络接口的信息

执行 ifconfig 或ip addr或ip a命令,都可以显示当前主机中已启用(活动)的网络接口信息。、

2) 查看指定网络接口信息

格式:ifconfig 网络接口名

可以通过TX、RX等信息了解到通过该网络接口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个数,流量等跟多属性。

2hostname命令

在Linux系统中,相当一部分网络服务都会通过主机名来识别本机,如果主机名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程序功能出现故障。

1) 查看主机名

使用hostname命令就可以查看当前主机的主机名,不添加任何选项参数。

2) 临时更改主机名

hostname NewName

注:这种方法只是临时的更改主机名,重启后将失效。

3) 永久更改主机名

a 修改配置文件

RHEL6和7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径不相同,修改配置文件中的主机名,重启就可永久更改主机名。

RHEL6主机名配置文件路径为:/etc/sysconfig/network

RHEL7主机名配置文件路径为:/etc/hostname

示例

b 使用命令修改(这种方法只适用于RHEL7或者CentOS7之后)

命令格式:

使用该命令更改后,更改后的主机名就自动写入了配置文件中,所以可以永久更改主机名,其实就是修改了配置文件。

3route命令

直接执行route命令可以查看当前主机中的路由表信息,若结合“-n”选项使用,可以将路由记录中的地址显示为数字形式,这可以跳过解析主机名的过程,在路由表条目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加快执行速度。

Destination列对应的是目标网段的地址,Gateway列对应的是吓一跳路由器的地址,Iface列对应的是发送数据的网络接口。当目标网段为“default”是,表示此行是默认网关记录,当吓一跳为“”是,表示目标网段是与本机直接相连的。

4netstat命令——查看系统的网络连接状态等

netstat命令是了解网络状态及排除网络服务故障的有效工具。

常用选项:

-a:显示所有活动连接(包括监听、非监听状态的服务端口)

-n:以数字形式显示

-p:显示相关的进程信息

-t:查看 TCP 协议相关信息

-u:查看UDP协议相关信息

-r:显示路由表信息

-l:显示处于监听(listening)状态的网络连接及端口信息

通常使用“-anput”组合选项,结合管道使用“grep”命令,来查看一些服务的端口是否开启。

示例:

Tcp21为ftp服务的端口

二、测试网络连接

1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常用选项:

-c<完成次数>:设置完成要求回应的次数

-i<间隔秒数>:指定收发信息的间隔时间

-q:不显示指令执行过程,开头和结尾的相关信息除外

-s<数据包大小>:设置数据包的大小

-t<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v: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若返回“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的反馈信息,则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可能目标地址不存在或主机已关闭;返回“Network is unreachable”的反馈信息,则表示没有可用的路由记录(如默认网关),无法到达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返回“Request timeout”的反馈信息,表示与目标主机间的连接超时(数据包缓慢或丢失),若有严格的防火墙限制,也可能返回此信息。

2traceroute命令——跟踪数据包的路由途径

使用traceroute命令可以测试从当前主机到目的主机之间经过的网络节点,并显示各中间结点的连接状态(响应时间)。对于无法响应的节点,连接状态将显示为“”。

示例:traceroute IP_ADDR

在网络测试与排错的过程中,通常会先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主机的网络连接,如果发现网络有故障,再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踪查看是在哪个中间结点存在故障。

3nslookup命令——测试DNS域名解析

nslookup是用来测试(DNS)域名解析的专用工具。(DNS服务后面再详细讲解,通俗的说就是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一个服务)

示例:nslookup wwwbaiducom

若成功反馈要查询域名的IP地址,则表示域名解析没有问题;若出现“ no servers could be reached”的信息,表示不能连接到指定的DNS服务器;若出现“ cant’t find xxxyyyzzz:NXDOMAIN”的信息,表示要查询的域名不存在。

三、设置网络地址参数

设置网络参数的方法:

• 临时配置 —— 使用命令调整网络参数简单、快速,可直接修改运行中的网络参数

一般只适合在调试网络的过程中使用

系统重启以后,所做的修改将会失效

• 永久配置 —— 通过配置文件修改网络参数修改各项网络参数的配置文件

适合对服务器设置固定参数时使用

需要重载网络服务或者重启以后才会生效

1临时配置——使用网络配置命令(注:RHEL6中网络接口的名称为eth,RHEL7中为ens)

1)使用ifconfig命令修改网卡的地址、状态

ifconfig命令不仅可以用于查看网卡配置,还可以修改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也可以绑定网络接口、激活或停用网络接口

a 修改网卡的ip地址(临时修改)

命令格式:

示例:

b 禁用或者重新激活网卡

命令格式:

示例:

c 设置虚拟网络接口(相当于一块网卡配置多个IP地址)

命令格式:

示例: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虚拟接口,如“eth0:1”“eth0:2”等

2)使用route命令添加、删除静态路由记录

• 删除路由表中的默认网关记录命令格式:route del default gw IP地址

• 向路由表中添加默认网关记录命令格式:route add default gw IP地址

• 添加到指定网段的路由记录命令格式:route add -net 网段地址 gw IP地址

• 删除到指定网段的路由记录命令格式:router del -net 网段地址

2永久配置——修改网络配置文件

1)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默认位于目录“/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文件名格式为:“ifcfg-XXX”,其中“XXX”是网络接口的名称。例如:RHEL6中网卡eth0的配置文件是“ifcfg-eth0”,而RHEL7中网卡ens33的配置文件是“ifcfg-ens33”。

在网卡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静态IP地址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上述个配置项的含义及作用:(图示为RHEL6中的配置文件,7中也差不多,换汤不换药,修改的都差不多)

• DEVICE:设置网络接口的名称ONBOOT:设置网络接口是否在Linux系统启动时激活BOOTPROTO:设置网络接口的配置方式,值为static时表示使用静态ip地址,为dhcp时表示通过dhcp的方式动态获取ip地址IPADDR:设置网络接口的ip地址NETMASK:设置网络接口的子网掩码GATEWAY:设置网络接口的默认网关地址2)重启 network 网络服务

当修改了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以后,若要使新的配置生效,可以重启network服务或者重启主机或者禁用、启用网络接口。

示例:

• RHEL6中重启network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RHEL7中重启network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注:这是我在做实验时候的一个经验:RHEL6修改完网卡配置重启后,ip地址仍然没有改过来,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删除“/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这个文件。RHEL7不用管,RHEL7特别好改,RHEL6改的时候特别难受。(个人提示,不求认同)

3)域名解析配置文件

a指定为本机提供DNS解析的服务器地址

/etc/resolvconf文件中记录了本机默认使用的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对该文件所做的修改将会立刻生效。Linux系统中最多可以指定3个(第3个以后将被忽略)不同的DNS服务器地址,优先使用第1个DNS服务器。

示例:

其中“search localdomain”用来设置默认的搜索域(域名后缀)。例如,当访问主机“localhost”时,就相当于访问“localhostlocaldomain”。

b本地主机映射文件

/etc/hosts文件中记录着一份主机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表,一般用来保存经常访问的主机信息。当访问一个未知的域名时,先查找该文件中是否有相应的映射记录,如果找不到在去向DNS服务器查询。

hosts 文件和 DNS 服务器的比较

• 默认情况下,系统首先从 hosts 文件查找解析记录hosts 文件只对当前的主机有效hosts 文件可减少 DNS 查询过程,从而加快访问速度

linux查看网络链接状况命令

netstat 参数如下:

-a 显示所有socket,包括正在监听的。

-c 每隔1秒就重新显示一遍,直到用户中断它。

-i 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格式同“ifconfig -e”。

-n 以网络IP地址代替名称,显示出网络连接情形。

-r 显示核心路由表,格式同“route -e”。

-t 显示TCP协议的连接情况。

-u 显示UDP协议的连接情况。

-v 显示正在进行的工作。

1 netstat -an | grep LISTEN

0000的就是每个IP都有的服务,写明哪个IP的就是绑定那个IP的服务。

2 netstat -tln

用来查看linux的端口使用情况

3 /etc/initd/vsftp start

是用来启动ftp端口~!

4 netstat

查看已经连接的服务端口(ESTABLISHED)

5 netstat -a

查看所有的服务端口(LISTEN,ESTABLISHED)

6 sudo netstat -ap

查看所有的服务端口并显示对应的服务程序名

7 nmap <扫描类型><扫描参数>

例如:

nmap localhost

nmap -p 1024-65535 localhost

nmap -PT 1921681127-245

当我们使用 netstat -apn 查看网络连接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类似下面的内容: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52 21810481152:7710 21110039250:29488 ESTABLISHED 6111/1

显示这台服务器开放了7710端口,那么这个端口属于哪个程序呢? 我们可以使用 lsof -i :7710 命令来查询: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 NODE NAME

sshd 1990 root 3u IPv4 4836 TCP :7710 (LISTEN) 54comcn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7710端口是属于sshd程序的。

=================================================

下面这个语句是一个非常好的查看TCP连接状态的语句: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返回结果示例:

LAST_ACK 5

SYN_RECV 30

ESTABLISHED 1597

FIN_WAIT1 51

FIN_WAIT2 504

TIME_WAIT 1057

以下是各种状态的描述

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

ESTABLISED:已建立连线的状态;

SYN_SENT:发出主动连线 (SYN 标志) 的连线封包;

SYN_RECV:接收到一个要求连线的主动连线封包;

FIN_WAIT1:该插槽服务(socket)已中 断,该连线正在断线当中;

FIN_WAIT2:该连线已挂断,但正在等待对方主机回应断线确认的封包;

TIME_WAIT:该连线已 挂断,但 socket 还在网路上等待结束;

LISTEN:通常用在服务的监听 port !可使用『 -l 』参数查阅。

CLOSING: 两边同时尝试关闭

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

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

  在Linux上安装ntopng

  如果你是Debian、Ubuntu或Linux Mint,执行以下命令:

  上面的几个步骤中,“make geoip”将会自动通过wget从maxmindcom下载一个免费版的GeoIP数据库,因此,这里最好确保你的系统能联网。

  如果你是Fedora:

  如果你是CentOS或RHEL,首先设置EPEL repository,然后再执行上面和Fedora一样的命令就可以。

  在Linux上配置ntopng

  ntopng安装完毕之后,接下来,新建一个ntopng配置目录,然后按照下列命令准备默认的配置文件。这里我假设你的本地网络地址为C类“19216810/24”。

修改如下:

--local-networks "19216810/24"

--interface 1

修改如下:

-G=/var/run/ntopngpid

在运行ntopng之前,要确认先启动redis,刚才不说了,redis为ntopng提供键值存储嘛~

在Debian、Ubuntu和Linux Mint上,这样启动:

在Fedora、CentOS和RHEL上,这样启动:

ntopng默认监听TCP的3000端口,使用下列命令加以确认:

1、顶部-Linux进程监控

Linux Top命令是性能监视程序,很多系统管理员经常用它监视Linux性能,可以再许多Linux/Unix *** 作系统下使用,可以显示CPU使用情况、内存使用情况、交换内存、缓存大小、缓冲区大小、进程PID、用户、 命令等等,它还显示高内存和CPU运行流程的利用。

2、VmStat-虚拟内存统计

Linux VmStat命令用于显示虚拟内存,kernerl线程,磁盘,系统进程,I/O块,中断,CPU活动等的统计信息。默认情况下,vmstat命令在Linux系统下不可用,您需要安装名为sysstat的软件包 ,其中包含vmstat程序。

3、Lsof-列出打开的文件

许多Linux/Unix系统中使用的Lsof命令,用于显示所有打开文件和进程的列表。包含的开放文件是磁盘文件、网络套接字、管道、设备和进程。使用此命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卸载磁盘并显示正在使用或打开文件的错误。使用此命令,您可以轻松识别哪些文件正在使用中。

4、Tcpdump-网络分组分析器

Tcpdump是使用最广泛的命令行、网络数据包分析器或数据包嗅探器程序之一,用于捕获或过滤通过网络在特定接口上接收或传输的TCP/ IP数据包。它还提供了一个选项,可以将捕获的包保存在文件中供以后分析。tcpdump几乎可用于所有主要的Linux发行版。

5、Netstat-网络统计

Netstat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监视传入和传出网络数据包统计信息以及接口统计信息,对于每个系统管理员来说,监视网络性能并排除网络相关问题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6、Htop-Linux进程监控

Htop是一款非常先进的交互式和实时Linux过程监控工具。这与Linux top命令非常相似,但它具有一些丰富的功能,如用户友好的界面来管理进程、快捷键、进程的垂直和水平视图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12163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