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包括哪些步骤

风险管理包括哪些步骤,第1张

风险管理流程如下: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包括分析风险的来源,产生的条件,风险的特征,哪些风险影响项目;

2、风险分析:涉及对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评估;

3、风险控制: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

4、风险跟踪与监测:目的有三,一是监视风险的状况;二是监测风险的对策是否有效,监测机制是运行;三是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制定对策。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6-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一、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二、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响应和项目风险控制。

1、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的任务是识别项目实施过程存在哪些风险,其工作程序包括:

(1)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信息

(2)确定风险因素

(3)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2、项目风险评估

项目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工作:

(1)利用已有数据资料(主要是类似项目有关风险的历史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2)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包括可能发生的工期损失、费用损失,以及对工程的质量、功能和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3)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3、项目风险响应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对难以控制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措施。项目风险响应指的.是针对项目风险的对策进行风险响应。

项目风险对策应形成风险管理计划,它包括:

(1)风险管理目标

(2)风险管理范围

(3)可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工具以及数据来源

(4)风险分类和风险排序要求

(5)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6)风险跟踪的要求

(7)相应的资源预算。

4、项目风险控制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应收集和分析与风险相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监控并提出预警。

风险管理的程序与方式如下:

风险管理的程序:

1、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风险的感知和发现。识别风险有助于风险管理单位及时发现风险因素、风险源,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风险管理人员是在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并总结出企业或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

2、风险度量。

风险度量就是对风险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度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过去损失资料的定量分析,估测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风险度量以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为主要预测指标,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高低或者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度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并制订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案。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选择恰当的处理风险的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评价也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综合考察的结果。

4、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是风险管理者在众多风险管理方案中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方案的过程。要制订风险管理方案,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

在对风险进行度量、评价以后,风险管理单位必须选择适当的处理风险的技术,即根据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一般来说,主要有四种技术可供风险管理单位选择,包括风险规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当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后,就可制订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而风险管理决策就是在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确定适合风险管理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管理方案。

5、风险决策方案的实施与绩效评价。

风险决策方案的实施是风险管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步骤。风险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风险管理的方式:

1、减少可避免的风险。

当企业发现从事某一项活动会涉及过高的风险时,可决定减少或放弃这项活动,以便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风险。避免风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

2、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投资、筹资策略,以及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达到分散企业各种风险的目的。

3、转移风险。

企业为了避免自己在承担风险后对其经济活动的妨害和不利,可以事先对风险采用各种不同的转移方式。现代保险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最理想方式,企业应增强保险意识,加大在财产、医疗等方面的保险力度,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

4、加强经营者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风险。一要认识到“创业难守业更难”。企业经营者才能不断地反思自身,寻找自己与一名优秀企业经营者的差距,并且弥补这种差距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永远保持进取和创新的心态和意识,真正与时俱进才能不间断地审视自己的经营与管理,不至于在经营管理上出现重大的差错。

5、建设风险信息系统,并加强沟通工作。

信息充分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基石。企业可以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设置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值域和临界点,迅速捕捉风险前兆,提醒决策者和管理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和信息反馈工作,使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风险管理体系的相关方面,及其如何运作,和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扮演的角色及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等并且,在公司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保持信息传递的通畅。

6、设置完善的风险学习机制。

风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企业获得和保持风险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学习机制可以在公司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激发智慧的环境,弥补个人与团队的能力差距。

7、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很多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才相对比较缺乏,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人才特别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8、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满足现在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要求,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在如今的金融危机下,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被淘汰,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灵活地根据市场的要求扩充相应的内部控制政策,改善经营状况,培养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7751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