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数据库中查出到给定GPS坐标距离最近的地点?即select * from mytable order by 语句怎么写?

如何从数据库中查出到给定GPS坐标距离最近的地点?即select * from mytable order by 语句怎么写?,第1张

首先我认为你应该设置一个范围,也就是说给定一个GPS坐标之后,在它周围多少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坐标先查询出来。
其次,以GPS点为中心计算出来以给定半径得到的最大经度和纬度值是多少,那么很显然,
最大经度是东方向上的点。最大纬度是北方向上的,反之最小经纬度。这样就确定了一个圆,然后查询出这个圆内的所有的点。
再者,通过距离计算程序计算一下圆内各点到GPS点的距离,记录每个点的索引,

写一个程序,来定时扫描GPS数据,通过将其数据解析后,生成一个kml文件,如RealTimePatrolKML文件(kml文件实际就是xml文件,你按照生成xml文件的方式做就行。只是要注意里面的定义。具体定义,你可以在Google Earth自定义一个标签,保存为一个kml文件,用记事本打开这个kml文件就知道是什么了。然后你只需要根据你搜索到的经纬度,替换掉里面对应的经纬度即可)。
另外,你可在做一个定时扫描kml的kml文件,如RealtimeNetlinkkml。这个文件很简单: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kml xmlns=" >

潘振祥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郑州 450016)

摘 要:通过对 SPOT 5_25 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校正采用的各类控制资料的分析,阐述了 GPS 像控点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像控点的选取、外业施测、精度评价及 GPS 像控点数据库建设等论述,提出了选用 GPS 控制点作为 SPOT5_25 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校正控制资料,可保证影像校正精度、节省时间和减少投资。

关键词:卫星遥感 控制点 影像校正 数据库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得到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 2002 年 5 月 4 日法国SPOT 5 号地球遥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极大地促进了各应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更新调查以及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

针对 SPOT 5_25 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其几何校正主要采用二维多项式和三维数字微分纠正两种模型,采用的校正控制资料主要有 1∶1 万或更大比例尺数字栅格地形图(DRG)、土地利用数字栅格图(LUDRG)等。笔者通过相关研究,认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校正控制资料选用像控点更合适。针对这一思路,项目组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并基于 MapGIS 平台建立了河南省部分地区 GPS 像控点数据库,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 现 状

目前,各种分辨率卫星影像校正基本上都是参照“满足”相关精度要求的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形图或土地利用数字栅格图等,针对 SPOT 5_25 m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国土资源部地籍司专门制定了《SPOT 5_25 m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规定》,明确规定 SPOT 5_25 m 数字正射影像图要“以 1∶1 万(或更大比例尺)数字栅格地形图、土地利用数字栅格图或高精度外业控制点为控制资料”,笔者通过近年相关工作,认为目前采用的校正控制资料,尤其在河南省存在以下问题。

11 河南全省现有 1∶1 万地形图尚未全覆盖,地形图精度存在差异,现势性差

覆盖河南省的 1∶1 万地形图共计 6565 幅,而目前成图仅 5600 余幅,尚有约 15% 未成图。已有地形图大部分是 20 世纪 60~80 年代分别由测绘部门、地矿测绘单位和煤田地质测绘单位施测,成图精度存在差异,且由于纸图变形,经部分抽查,个别地形图公里格网连线与图上公里网十字点的实际偏差达 1~3 mm,极个别超过 3 mm,如果拿这些地形图作为控制资料对 SPOT5_25 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校正,其校正精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其次,已有地形图距今已三四十年,局部地表要素早已面目全非,寻找同名地物点较困难,即使是更新过的地形图,也仅仅对主要地物如主要道路、建制镇以上居民地等进行更新,其他大部分地物、等高线等均沿用原图。

12 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难以满足精度要求

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起步,90 年代中期结束,调查方法基本上采用 1∶1 万航空影像平面图或 1∶35 万彩红外航片放大片及 1∶1 万地形图进行外业调绘,然后进行室内转绘及面积量算、平差等,所有过程均人工 *** 作,受各种因素干扰,成图质量差别较大,如果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作为控制资料校正 SPOT 5_25 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其校正精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2 像控点选取

本次试验研究涉及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漯河三市的八景 SPOT 5 卫星影像和覆盖试验区的1∶5 万比例尺的 DEM,共选取影像校正控制点 152 个。

像控点选取原则是点位分布相对均匀,特征明显,交通便利,数量足够,尽可能在全色光谱上选取,尽量避开高压线、大面积水域等。

为提高外业测量效率及精度,选取像控点后,将选取的像控点制作成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像控点外业测量成果表”,分别记录像控点编号、点位及放大的示意图、WGS84、1954 北京、1980年西安三套坐标和点位说明等,作为建立 GPS 像控点图形图像数据库的基础数据。

3 像控点外业施测

像控点外业测量采用附合路线法,各像控点平均间距约 13 km,顺序号前加“P”的点位表示本次测量的像控点,前面加“C”的为 C 级 GPS 控制网点,像控点与 C 级点共同组成 GPS 控制网(图 1)。

图1 像控点及所参照的 C 级 GPS 控制点分布示意图

本次 GPS 控制测量利用河南省大地控制数据 C 级 GPS 控制网点成果的三套数据(分别为WGS 84、1954 北京和 1980 年西安坐标)作为起算数据,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采用静态方式同步进行观测,三台套 GPS 接收机为一组,观测时段长度为 45 分钟,卫星高度角≥ 15°,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4 个,作业员现场填写外业测量记录表,并采用数码摄影和点之记的方式详细描述像控点点位情况。测量数据采用南方测绘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及平差处理并进行高程拟合,分别解算出校正控制点基于三套坐标系统的三套数据和拟合高程,本次 152 个像控点的平面位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 68 cm,高程拟合内符合精度 0321 m,成果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4 影像数据处理和 DOM 制作

影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影像的配准、融合、正射纠正、镶嵌和 1∶1 万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等。由于本次采用 SPOT 5_25 m 卫星影像是单景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数据同步接收的,其图形的几何相关性较好,多光谱数据与全色配准难度小、精度高,因此采用相对配准的方法。在影像数据融合时,考虑到获取完整项目区的数据接收时段不同,空中云雾干扰以及地面光线不均匀等因素,造成景与景之间存在差别,在数据融合前对数据进行了线性拉伸、纹理增强等预处理,使整景图像亮度适中、纹理清晰、细节突出,以提高目视解译精度。图像融合处理主要采用了最基本的乘积组合算法直接对两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融合后图像则采用直方图调整、USM 锐化、彩色平衡、色度饱和度调整和反差增强手段,以使整景图像色彩真实均匀、明暗程度适中、清晰,增强专题信息,特别是加强纹理信息。

遥感影像正射纠正是采用专业遥感影像处理软件 ERDAS 中的 LPS 正射模块进行的。本次纠正采用 SPOT 5 物理模型,控制点均匀分布于整景影像,每景 25 个控制点,对相邻景影像重叠区有 2 个以上公共控制点。正射纠正以实测 GPS 控制点和 1∶5 万 DEM 为纠正基础 , 以景为单位,对 SPOT 5_25 m 融合数据进行纠正,采样间隔为 25 m。

影像镶嵌采用的是 ERDAS 中的 LPS 正射模块批量处理模块,相邻两幅影像,均采集了两个以上的公共控制点,保证了影像镶嵌精度。

DOM 制作采用 Image Info 工具,按照国家 1∶1 万分幅标准进行裁切,覆盖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图幅整饰依据《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采用 MapGIS 软件,投影参数按照高斯-克吕格投影、1954 北京坐标系、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方式生成 1∶1 万标准分幅图幅整饰。

5 DOM 精度评定

DOM 精度评定采用外业实测检查点作为评定参考,评定方法为检查点选取法:通过选取DOM 影像与外业实地测量检查点的同名特征地物点,计算其校差和中误差。

51 检查点的选取和外业测量

检查点选取:随机抽取一景影像作为评定单元,选取不同于校正控制点的 30 个相对均匀分布的检查点,点位的选取原则与像控点一致,选点时尽量避开高压线、大面积水域等影响因素区域。

检查点测量:检查点的外业实地测量与像控点的测量方法一致,即采用附合路线法形成一个整体的 GPS 控制网,采用静态方式同步、同精度进行测量。

52 校正精度计算

精度评定公式如下:

河南省遥感影像规模化高效率处理技术及数据建库综合研究

式中:rms——点位中误差;

n——检查点个数;

ui——DOM影像上检查点的x、y坐标;

vi——GPS外业检查点的x、y坐标。

按照《SPOT5_25m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规定》1∶1万DOM的制作精度指标:平原、丘陵区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山区不大于±75m;高山区不大于±10m。本次精度评定所选地区主要为平原区,局部为丘陵区,经测算,所取点位中误差为±262m,完全满足1∶1万DOM制作精度要求。校正精度评定计算表见表1。

表1 校正精度评定计算表

续表

6 GPS 像控点数据库的建立

为实现精确地理编码中的几何控制及成果检查的高效率与高精度,建立GPS像控点数据库,以满足影像纠正与配准的要求。

GPS像控点数据库建立,以河南省1∶50万地理底图作为工作底图,输入控制点空间坐标文件,并采集属性与图形文件,建立数学基准的统一像控点文件。

采集的像控点图像信息,除包括一般像控点所具有的地理坐标信息之外,还包含与待纠正影像相关的特征地物的纹理信息、分辨率信息、比例尺信息等。

采集控制点属性信息。采集控制点属性记录每个控制点的分辨率、比例尺、范围、椭球体信息、投影信息、坐标系信息(北京1954年坐标、西安1980年坐标、WGS84坐标)、数据库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

图2 像控点图形图像数据库示意图

7 结束语

土地更新调查、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及土地违法案件执法检查等不仅要考虑遥感影像的校正精度,同时要考虑其现势性、影像处理时间和投入成本等。GPS 像控点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满足 SPOT 5_25 m 卫星影像的校正精度要求,同时为今后同地区、同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降低了投入成本,节省了影像处理时间,起到了“一劳永逸”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党安荣,等2003ERDAS IMAGING 遥感图像处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之卓1990摄影测量原理[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尤淑撑,刘顺喜2002GPS 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5):1~3

张继贤,等2000图形图像控制点库及应用[J]测绘通报(1)

(原载《国土资源信息化》2007 年第 3 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412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