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串口速率一般都设置为9600 而不设置为115200

为什么串口速率一般都设置为9600 而不设置为115200,第1张

有两种说法:

1、根据电、传输介质等的物理特性结合串口设备使用的要求。

为了保证有效通讯,根据电、传输介质等的物理特性结合串口设备使用的要求,确定RS232最大传输速率只能是115200,然后逐级二分得到57600,28800,19200……为适应这些速率,设计相应的晶振频率。

2、这是由电信线路特性决定的。

电话线路的带通是300--3KHz,当时HAYES先搞的modem,所以用的2400HZ信号,对应波特率是2400。由于基本频率确定了,以后采用的提高通讯速率的方法都是在2400基础上倍频的,所以形成了9600,19200。

不管哪种说法,都是先有波特率再有晶振频率。

扩展资料

串口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数据信号线 、地线、控制线等,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讯方式。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但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低。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信协议。大多数计算机(不包括笔记本电脑)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姓名:郭金    学号:17101223407

嵌牛导读:本文根据串口通信波特率的实践总结出几点关于单片机晶振的一些问题。

嵌牛鼻子:单片机、UART、串口

嵌牛提问: 为什么51单片机的晶振一般使用110592?

嵌牛正文:

    首先想说,12MHZ真的是有问题。我使用的是STC89C52RC的单片机,他的最小系统板的的晶振是12Mhz,但是这个开发板上买的晶振就没写频率!我一直以为这是默认的110592Mhz,因为之前用的最小系统板都是这个频率。在没有使用串口通信的时候,不管是110592M还是12M,都对程序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一直没有太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直到今天,需要用到UART串口通信,搞了快两天,输出到电脑端一直是乱码!真的差点都放弃了。现在想想幸好当时没有放弃。现在终于想通了。

    其实就是晶振的问题。实际上我的这个板子上是12Mhz,而书上和我在网上找到的例程上面都是按照110592M计算的。所以我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面,肯定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首先,通信波特率的定时器初值的计算公式:

TH1 = TL1 = 256 - 晶振/12/16/波特率/2

如果写了PCON=0X80,就不需除2,PCON为电源管理寄存器,他的最高位可以把波特率提高一倍。

      在这里 ,256是8位定时器的溢出值,也就是TL1的溢出值。12是说一个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时钟周期,值得关注的是16,在51单片机内置的串口模块中,他采取的方式是把一位信号采集16次,然后把第7、8、9次取出来,如果这三次中其中有两次是高电平的话,就认定这一位数据是1,如果两次数据是低电平,就认为是0这样可以提高通信的容错率。

      首先先说一下为什么波特率 要设置成4800,9600,19200等等类似这样的 数?为什么不是12345?我在一片博客中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传送门:>问题一:怎么看一个硬盘的传输速度 要看传输速度就下载硬盘测试工具 一般的硬盘传输速度主要是看二级缓存 目前希捷的比金钻的传输速度快一点 一般是感觉不到的 在解压的时候就比较明显。 台式机硬盘的转数速度一般是7200转和5400转

问题二:如何查看硬盘读取速度 你是指硬盘读取速度实时监控还是读取速度测试?
实时监控:
如果是Win7 *** 作系统的话倒是可以通过资源监视器来观察:任务栏空白处点右键 任务管理器 性能(选项卡) 资源监视器(按钮) 磁盘(选项卡),
“磁盘活骇的进程”栏显示的是当前所有进程的硬盘读写速度,右边折线图显示的是各个硬盘的读写速度。
至于XP,我暂时不知道哪个软件能实时监控的。
如果是速度测试,可以用HDTrue等软件测试,也可以用Fastcopy复制文件根据软件显示的速度来测试

问题三:怎么查看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 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1、找一台安装windows7以上版本系统的电脑。
2、从移动硬盘中复制文件到此电脑中,可以直接看到复制进度以及传输速度,如下图所示。

问题四:怎么测试硬盘传输速度 CrystalDiskMark 简称 CDM,是一款比较流行的硬盘/存储器性能测试工具
AS SSD Benchmark 如其名,是一款专门用于测试 SSD 固态硬盘性能的工具,此软件可以测出固态硬盘持续读写等的性能

问题五:如何查看自己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 方法一:在网上下载这个软件 硬盘测速工具HD_Speed;
方法二:如果是win7系统,可以通过资源监视器来查看。任务栏空白处点击右键,任务管理器,性能(选项卡),资源监视器(按钮),磁盘(选项卡)。

问题六:硬盘速度快不快。应该看哪些参数。 一看转速,必须7200转以上才快。
二看缓存,32是低配,64M以上的缓存才快。
三看寻道时间和连续传输速度。寻道时间在14ms以下的,装系统比较快,12的话就更好了。连续传输,不应低于180M/秒。这个一般不会标,要看评测才知道。
四看接口。SATA3比SATA2快,但这个其实影响不大,基本可以忽略。
其实,想让硬盘快,最好还是买SSD。随机读写(就是硬盘的寻道速度)至少比机械盘快100倍!

问题七:如何测试移动硬盘传输速度 HD TUNE可以测试,功能比较全面的一个软件

问题八:如何查看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是xp系统。 下载一个叫MyDiskTest的软件,可以测试传输速度

问题九:一般硬盘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是多少 硬盘的传输速率:作为电脑中最重要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交换媒介,硬盘传输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行速度。不同类型的硬盘,其传输速率往往差别很大。现在主流硬盘主要有三种:按照不同的接口可以分为并口ATA硬盘(即IDE硬盘)、SCSI硬盘和Serial ATA硬盘。
IDE接口硬盘在当前电脑中应用最为广泛,主流的规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这种命名方式也表明了它们在理论上的外部最大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这里需要说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并不能表示硬盘能持续这个速度,也就是说这是理论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盘真正的传输速度由于受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影响,其稳定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间。这样随着CPU、内存等硬件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ATA硬盘的低速率渐渐成为影响整机运行速度的瓶颈。于是,一种新的硬盘接口方式,Serial ATA应运而生。
Serial ATA 硬盘就是我们常说的串口硬盘,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分组传输从而带来更高的传输效率。Serial ATA 10版本硬盘的起始传输速率就达到150MB/s,而Serial ATA 30版本将实现硬盘峰值数据传输率为600MB/s,从而最终解决硬盘的系统瓶颈问题。
SCSI接口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的接口,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SCSI接口的硬盘以高稳定性、低CPU占有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专业工作站中,它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320MB/s。当然,对于硬盘的整体性能而言,除了硬盘的传输速率,硬盘的转速、缓存及平均寻道时间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小知识:1.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240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30MB/s。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
2.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
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它与硬盘的接口类型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如我们平常所说的ATA100/133硬盘。
光驱的传输速率:通常光驱传输速率的高低取决于光驱的倍速,如16X DVD、52X的CD-ROM,一般情况下光驱的倍速越高,数据传输也就越快。那么“倍速”是个什么概念呢?原来很早以前CD-ROM的传输速率很低,每秒只能传送150KB字节,即最初光驱的速率为150KB/s,这就是1X(单倍速)的CD-ROM光驱。后来随着CD-ROM光驱技术的日新月异,其速率越来越快,为了区分不同速率的光驱,于是把最初的150KB/s作为基准进行衡量得到相应的倍速值。如50X的CD-ROM就是指其传输的速度是1X光驱的50倍即其速率为50×150KB/s=7500KB/s。而现在流行的DVD-ROM的速率算法也基本相同,只不过DVD-ROM的单倍速率要比CD-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4083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 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