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页缩放怎么设置

电脑网页缩放怎么设置,第1张

准备工具/材料:装有windows 10的电脑一台,谷歌浏览器软件。

1、在电脑上打开谷歌浏览器,然后点按浏览器界面右上角的“三点”图标。

2、然后,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单击“设置”选项。

3、然后,在出现的设置界面中,在搜索字段中输入“页面缩放”。

4、然后在页面缩放选项后的编辑栏中,选择“150%”。

5、然后退出设置界面。完成上述设置后,您可以更改谷歌浏览器的默认显示比例。

因为不同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不同,所以这个是要做适配的,如果只是想简单的做的话只需要拉伸一下就行,体现在代码上那就是css的width全用百分比来表示(width:100%)
但是如果你想要做的很好,那就需要用到javascript或者是去使用bootstrap等工具进行辅助。

众所周知,屏幕的尺寸千差万别。在考虑网页布局时,主要考虑:

同时,网页布局还应该综合考虑设计和实现上的问题:

虽然屏幕宽度、高度、宽高比千差万别。但是网页的组织方式基本上是以宽度适配,高度延伸为主。

当然,也有部分网页是需要考虑高度适配的,如视频网站的全屏播放。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宽度适配。高度适配可以做类似处理,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网页基础的布局主要有三种: 静态布局、流失布局、d性布局

静态布局

静态布局采用像素(px)作为页面设计的单位。在不同的显示宽度下,页面元素大小都是固定的。

流式布局

流式布局以百分比设定页面宽度,当显示区域变化时,页面布局会等比的发生改变。

流式布局强调的是适应屏幕宽度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是设置成宽度适应,而高度不变。当页面变大时,页面布局相当于被横向拉宽了。

d性布局

d性布局采用rem/em等相对单位,rem/em是相对的单位会随着屏幕变化而变化。

d性布局更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显示内容除了大小不一样,其布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d性布局会宽度和高度都等比放大。当页面变大时,整个页面等比放大了。

假设有两个屏幕尺寸,一个是640px,一个是1080px。有个元素在640px页面下的尺寸是64px。

如果是静态布局,在640px屏幕下,元素被设置为64px。到了1080px屏幕下,依然是64px。元素的大小不变。

如果是流式布局,页面元素会被设置成640px屏幕宽度的10%。在1080px屏幕下,10%的长度变成了1080px 10% = 108px了。元素大小随着屏幕变大了。

如果是d性布局,假设在640px的屏幕下,设置1rem = 16px,那么 64px即为4rem大小。在1080px的屏幕下,设置1rem = 27px,4rem的大小变成了 4 27 = 108px。元素大小也随着屏幕变大了。

静态布局

静态布局没办法响应页面的变化,这个是优点也是缺点。

缺点是当屏幕变大时,会出现空白区域。当屏幕变小时,需要通过滚动条来浏览页面内容。

优点则是因为静态页面可以在任何条件下都按页面的设计进行显示,其适配性的问题最少,实现工作量最小。

实际上,目前很多大型的网站都是采用静态布局的。就是看中了其广泛的适配性,几乎不存在什么适配性问题,任何用户在任何条件下打开页面都显示的都是一样的。

虽然说屏幕尺寸种类繁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屏幕宽度大体还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应用静态布局时,可以适当放弃适配一些市场占有率很少的小屏幕显示器。

流式布局

流式布局大部分都是采用宽度适配,固定高度的方式。也就是说,页面此次被横向拉长或缩小了。

这样做的优点是页面可以适配屏幕的宽度,可以充分利用屏幕的面积,不至于出现大量空白的情况。

其缺点是,当屏幕过于宽时,页面会被拉得宽,整体显得不太协调。当屏幕过于窄时,页面会被缩得很小,部分元素的显示会出现问题。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在实际应该上。一般会设置一个最大和最小适配宽度。当屏幕超过了最大最小宽度时,页面将不再适配屏幕。

d性布局

d性布局采用的是宽度和高度同时放大的方式,力求让页面在不同屏幕下在布局上是一致的。

d性布局兼顾了静态布局和流式布局的优点,一方面其可以适配屏幕的变化,另一方面不会导致页面被横向拉宽导致比例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页面布局和原设计一致。

但是这么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页面加大会导致部分元素被拉伸,特别是元素,会导致失真。

所以d性布局经常也采用了和流式布局一样的方式,设置最大最小响应尺寸,超过这个尺寸则不继续响应。

同时,针对失真问题,可以通过上传多个尺寸的进行解决。不同的屏幕尺寸响应不同的。不过因此也会带来了大量的维护工作,需要权衡。

由于静态布局特点,一般下列情况下会采用静态布局:

流式布局比较适用于文字型的页面。在流式布局中,虽然文字大小不会变化,但是文字段落仅需要改变换行就可以跟着宽度变化而变化。

如果屏幕尺寸变化不大,则可以考虑采用d性布局的方式。既可以适配,又不改变页面的布局。

事实上,也有一些页面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布局方式。例如,采用静态布局的侧边栏,而采用流式布局的主区域。

上文也讨论了流式布局和d性布局不适合对尺寸跨度过大的屏幕进行适配。所以,基本上也都采用了限制最大最小适配尺寸,在适配范围内则采用流式布局或d性布局进行适配。超过了适配范围,则变成静态布局的方式,不再响应屏幕的变化。

上面讨论的几种网页的基础布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页面适配的问题。但是随着显示终端的发展,出现了平板电脑、移动设备等屏幕。这些设备出现加大了屏幕尺寸的跨度。而上面讨论的几种网页布局恰恰是不支持屏幕尺寸跨度太大的情况的。

相比之下,自适应布局和响应式布局更能解决屏幕跨度过大的问题。

自适应布局

自适应布局为不同尺寸的屏幕准备多套方案,根据不同的屏幕尺寸确定一套显示方案。具体到每一套方案,则可以用上述几种基础的网页布局进行适配。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的基础布局组成的一套方案。

一般自适应布局会设计宽屏、窄屏、移动端等几套适配方案,然后设定屏幕适配的范围。具体显示时,会根据屏幕尺寸匹配适配范围,选定其中的一套方案进行显示。

但是自适应布局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页面的结构。当页面缩小时,会选择缩小、替换、隐藏掉一些横向的页面元素,以达到适配的目的。有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则是设置一套方案,通过调整行列的显示进行适配。当屏幕较大时,各个元素显示成一行,当屏幕变小时,转换转化成以列进行显示。

响应式布局因为需要换行来适配屏幕。所以其在页面缩小的过程中,页面布局会做改变。当页面缩小时,页面会先以流式布局或d性布局的方式进行缩小,直至页面宽度再也无法适配时,横向显示的元素换行成纵向显示。

自适应布局

自适应布局需要设计是一系列页面布局。所以,在设计和实现上需要更多时间。

但是,因为其可以针对不同屏幕设计不同方案,方案之间相对独立。其限制较少和自由度却是比较高的。

但是注意,自适应并非几套完全不同的方案的组合,一般情况下,其主体部分是一致的。只是对部分横向的元素进行独立设计。

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只需要一个页面布局即可完成屏幕适配,其实现工作量比较小。但是,因为需要用一套方案适配所有屏幕尺寸。所以,在设计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总的来说,自适应布局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页面,而响应式布局适用于页面结构简单的页面。

因为移动端和PC端的巨大差异,包括屏幕尺寸和 *** 作方式都不尽相同。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将各个端的页面单独进行设计。

这种方案优点是各个显示端可以自由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计,从而设计出专门针对各个显示端的方案。这无疑给设计师和用户体验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但是这种方案带来了成倍的设计和实现工作量。同时,在产品投入使用后需要两套人马分别维护其内容。

如果您有如下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移动端和PC端分离的设计:

写在最后

并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才是硬道理。

作为设计者,千万不要忘记了后期技术的实现、测试,运营人员的维护等工作量。同时也不要忘记了项目后期的迭代的难度。一句话,选择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看似很土的静态布局到现在仍然有大量的应用。千万不要做过度的设计。

一、选用合适的字体。

手机网页设计成功离不开排版,排版应该获得和同样的重视。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设计师要考虑的方面很多,比如说,目标客户和客户公司的性质。为手机网站页眉和内容选用合适的字体是必不可少的,无衬线字体和有衬线字体通常会为设计带来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结合其它字体,专为孩子和女性打造网站。

二、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

任何手机网站的设计都离不了合适的配色方案,这对创建一个整洁干净的网站同样适用。坚持使用淡色和非彩色的投影对成功设计一个简洁网站大有裨益。浅色的投影可以帮助用户把焦点转向网站内容。标志使用黑色和较深的投影,手机网页中的页眉和导航元素使用浅色背景,这些都是不错的案例,并没有规定在简洁网页设计中不能使用大胆的颜色,但是这样的颜色要小心,克制地使用。有时候,手机网站有必要使用深色背景色来吸引某些目标用户。比起渐变色,有些手机网站更钟爱纯色。如果你的手机网站非得要使用纹理和渐变色,也不要用得太过火。

三、提高页面加载速度,手机网站以简洁为主。

一般来说,手机网站在用户下载和浏览时要比PC端网站的速度慢得多,页面东西太复杂,会耗掉用户等待网站加载的耐心,尤其是导航栏要简短清晰,能够快速地指引用户浏览网站的深层信息。对于网站内容来说,简洁突出重点就好,所谓的内容越丰富越好已不适用于手机网站了。

四、避免使用d窗。

无论是出于方便用户联系网站客服还是做些小广告的目的,都要尽可能避免d出窗口的应用,手机网站本来加载速度就慢,再添加这些窗口,必然会影响用户体验,阻碍用户浏览网站的视线,进而占用用户流量,引起反感而放弃对网站的继续访问。

五、手机网站要适配设置。

从手机上浏览网站必然没有那么方便, *** 作也不如PC端灵活自如,前面也说到了使用网站设计技术可以解决网站适应屏幕的问题,网站也不例外,但为了用户能将页面使用的地方看得更加清晰,可采用整站缩放的模式,而不是用户点击单张的缩放模式,当然,手机网站能少用是最好的。六、网站 *** 作简单化。关于新页面的打开方式,最好采用当前页面显示的方式来设计,以免新窗口造成网站资源占用的负担,同时对于出现网站错误的现象最好设置提醒,让用户快速找到页面出口进行跳转,而不是不断地进行返回 *** 作。

七、交互式的互动行为。

用户在移动客户端都喜欢进行留言,分享功能。特别是看到一篇很棒的帖子都会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空间中,让朋友也参与里面。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做就是做微信公众号大咖们,往往一篇帖子都会造成几千人的持续浏览、点赞或者分享内容,粉丝喜欢中这种参与行为,因为这种圈子拉动粉丝在持续发酵中,用户慢慢都会舍不得离开。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开发者都喜欢说H5,说实话,HTML升级了不假,单另一个分之好想说H5就很洋气真的就是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了。

调试网页,H5,HTML,WebApp,H5App,管它叫什么呢,在不同比例下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Mac Safari即可完成页面调整,而且比例看得清,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页面适配不好了。

步骤:

1、Safari打开“开发”模式

2、打开响应式设计模式

3、欢快的使用预置页面比例,也可以上下左右拖拽到合适的尺寸

举例说明:

1、打开开发模式,多数机器正常Safari开发模式是默认关闭的,一般我们调试网页会用firebug,或者chrome抓request或请求。所以第一步是打开开发者模式,在Safari里系统偏好设置-高级,菜单栏显示 开发 blabla勾起来。

2、开发-进入响应式设计模式

3、撒欢吧,顺便说一句,它还可以模拟1x,2x,3x图的显示,iOS开发的老铁们双击666,甚至可以选择浏览器内核,做一些JS验证就比较方便了

一、“调制解调器”也就是指的是“猫”。

1、先看猫的“POWER”灯是否常亮,不亮,请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好,电源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接好并且打开了,灯不亮,证明电源损坏或者猫损坏)。亮的正常,请继续下一步      

2、 观察猫的ADSL灯是否常亮(根据品牌不同,也有的标准为DSL或DAT),常亮代表正常,闪烁或者不亮,代表不正常。打电话电信,让他们上门检查网络(次问题可能是电信的信号故障或者是猫损坏),如果正常,继续下一步。      

3、观察LAN灯,是否亮起(此灯闪烁或者常亮都无所谓),闪烁代表电脑和猫之间有信号传输。如果不亮,检查网线跟电脑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果依然正常,那基本上就没有猫的事情了,继续下步。

二、网络适配器(也就是指的网卡)

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设备管理器——d出窗口中右边选择网络适配器。

看有没有的问号或者感叹号。如果有问号或者感叹号,代表网卡驱动没有安装好(如果是独立网卡,也有可能是接触不良取下来重新安装)。如果有红色的叉叉,就是网卡被禁用,点右键选择启用即可。

一、静态布局(StaticLayout)

即传统Web设计,网页上的所有元素的尺寸一律使用px作为单位。

1、布局特点:不管浏览器尺寸具体是多少,网页布局始终按照最初写代码时的布局来显示。常规的pc的网站都是静态(定宽度)布局的,也就是设置了min-width,这样的话,如果小于这个宽度就会出现滚动条,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这种设计常见与pc端。

2、设计方法:

PC:居中布局,所有样式使用绝对宽度/高度(px),设计一个Layout,在屏幕宽高有调整时,使用横向和竖向的滚动条来查阅被遮掩部分;

移动设备:另外建立移动网站,单独设计一个布局,使用不同的域名如wap或m。

在移动端开发中采用静态布局的两种方式:

(1)在viewportmeta标签上设置width=320,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通过用JS动态修改标签的initial-scale使得页面等比缩放,从而刚好占满整个屏幕。(见前端开发-webapp变革之rem)

(2)设在viewportmeta标签上设置content"width=640,user-scalable=no,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由于640px超出了手机宽度,浏览器会自动缩小页面至刚好全屏。

优点:这种布局方式对设计师和CSS编写者来说都是最简单的,亦没有兼容性问题。

缺点:显而易见,即不能根据用户的屏幕尺寸做出不同的表现。

二、流式布局(LiquidLayout)

流式布局(Liquid)的特点(也叫"Fluid")是页面元素的宽度按照屏幕分辨率进行适配调整,但整体布局不变。代表作栅栏系统(网格系统)。

网页中主要的划分区域的尺寸使用百分数(搭配min-、max-属性使用),例如,设置网页主体的宽度为80%,min-width为960px。也作类似处理(width:100%,max-width一般设定为本身的尺寸,防止被拉伸而失真)。

1、布局特点: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元素的大小会变化而但布局不变。这就导致如果屏幕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导致元素无法正常显示

2、设计方法:使用%百分比定义宽度,高度大都是用px来固定住,可以根据可视区域(viewport)和父元素的实时尺寸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适应各种分辨率。往往配合max-width/min-width等属性控制尺寸流动范围以免过大或者过小影响阅读。

这种布局方式在Web前端开发的早期历史上,用来应对不同尺寸的PC屏幕(那时屏幕尺寸的差异不会太大),在当今的移动端开发也是常用布局方式,但缺点明显: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屏幕尺度跨度太大,那么在相对其原始设计而言过小或过大的屏幕上不能正常显示。因为宽度使用%百分比定义,但是高度和文字大小等大都是用px来固定,所以在大屏幕的手机下显示效果会变成有些页面元素宽度被拉的很长,但是高度、文字大小还是和原来一样(即,这些东西无法变得“流式”),显示非常不协调。

三、自适应布局(AdaptiveLayout)

自适应布局的特点是分别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定义布局,即创建多个静态布局,每个静态布局对应一个屏幕分辨率范围。改变屏幕分辨率可以切换不同的静态局部(页面元素位置发生改变),但在每个静态布局中,页面元素不随窗口大小的调整发生变化。可以把自适应布局看作是静态布局的一个系列。

1、布局特点: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面元素的位置会变化而大小不会变化。

2、设计方法:使用@media媒体查询给不同尺寸和介质的设备切换不同的样式。在优秀的响应范围设计下可以给适配范围内的设备最好的体验,在同一个设备下实际还是固定的布局。

四、响应式布局(ResponsiveLayout)

随着CSS3出现了媒体查询技术,又出现了响应式设计的概念。响应式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一个页面在所有终端上(各种尺寸的PC、手机、手表、冰箱的Web浏览器等等)都能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对CSS编写者而言,在实现上不拘泥于具体手法,但通常是糅合了流式布局d性布局,再搭配媒体查询技术使用。——分别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定义布局,同时,在每个布局中,应用流式布局的理念,即页面元素宽度随着窗口调整而自动适配。即:创建多个流体式布局,分别对应一个屏幕分辨率范围。可以把响应式布局看作是流式布局和自适应布局设计理念的融合。

响应式几乎已经成为优秀页面布局的标准。

1、布局特点:每个屏幕分辨率下面会有一个布局样式,即元素位置和大小都会变。

2、设计方法:媒体查询流式布局。通常使用@media媒体查询和网格系统(GridSystem)配合相对布局单位进行布局,实际上就是综合响应式、流动等上述技术通过CSS给单一网页不同设备返回不同样式的技术统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385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