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挂载硬盘(在linux中)?

如何挂载硬盘(在linux中)?,第1张

Linux添加新硬盘自动挂载硬盘的具体步骤

1插入新硬盘,启动Linux服务器,使用fdisk -l  查看硬盘

#fdisk -l

Disk /dev/sdb: 10002 GB, 1000204886016 bytes

2格式化硬盘

#mkfs -t ext4 /dev/sdb

3挂载硬盘

#mount 硬盘地址  要挂载的地址

#mount /dev/sdb /media/imgs

4实现系统重启后自动挂载该分区

#vi  /etc/fstab

在最后一行添加 

/dev/sdb  /media/imgs                  ext4    defaults        1   2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 *** 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 *** 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 *** 作系统。

Linux *** 作系统诞生于1991 年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时间)。Linux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 *** 作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挂接移动硬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接好移动硬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应该可以发现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c和它的两个磁盘分区/dev /sdc1、/dev/sdc2,其中/dev/sdc5是/dev/sdc2分区的逻辑分区。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挂接/dev/sdc1和 /dev/sdc5。
#mkdir -p /mnt/usbhd1
#mkdir -p /mnt/usbhd2
注:建立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ntfs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dev/sdc5 /mnt/usbhd2
注:对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ntfs 参数,对fat32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vfat参数。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c5 /mnt/usbhd2
linux系统下使用fdisk分区命令和mkfs文件系统创建命令可以将移动硬盘的分区制作成linux系统所特有的ext2、ext3格式。这样,在linux下使用就更方便了。使用下面的命令直接挂接即可。
#mount /dev/sdc1 /mnt/usbhd1
挂接U盘
和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一样对linux系统而言U盘也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使用方法和移动硬盘完全一样。插入U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插入U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系统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d和一个磁盘分区/dev/sdd1,/dev/sdd1就是我们要挂接的U盘。
#mkdir -p /mnt/usb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vfat /dev/sdd1 /mnt/usb
注:现在可以通过/mnt/usb来访问U盘了, 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d1 /mnt/usb

开机自动挂载只需要设置/etc/fstab这个配置文件即可,这个文件是有特定格式的:挂载一个分区是一行,一行共有6个字段,每个字段用空格分割。一般第一行是根目录的挂载设置,因为根目录是要优先于所有其他的挂载点先挂载的。解释一下6个字段的含义:
第一个字段:是Label name或者是设备文件名,例如LABEL=/home或者/dev/hdc3
第二个字段:是挂载点,这个一定得是目录的,比如/home
第三个字段:是文件系统格式,比如ext3
第四个字段:是文件系统参数,一般填默认设置值default
第五个字段:是指定这个文件系统是否要进行dump备份,0代表不做备份,1代表要每天备份
第六个字段:是否开机用fsck检查文件系统,0表示不检查,如果想设置成检查,根目录是1,其他文件系统是2
设置完这个文件后,最好测试一下是否有错误:
mount -a
df
如果用df命令看到刚刚修改的那一行的分区成功挂载了,就说明没有错误了

先用fdisk -l 查看目前磁盘挂载情况

尝试挂载 /dev/xvdb 到 /data 目录

mkdir /data

mount /dev/xvdb /data

如果报错:

mount:you must specify the filesystem type

就格式化当前的设备

mkfsext4 /dev/xvdb

注意:首先 df -T -h 查看当前被挂载的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ext4     16G  795M   14G   6% /

tmpfs        tmpfs    58G     0  58G   0% /dev/shm

/dev/xvda1    ext4    485M   32M  429M   7% /boot

如果其他的硬盘是 ext3 就使用 mkfsext3 /dev/xvdb

如果是ext4 就使用 mkfsext3 /dev/xvdb然后再次尝试挂载设备

mount /dev/xvdb /data

注意:这种挂在为临时挂在,在系统重启之后挂载信息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修改/etc/fstab 这个文件,添加信息进去

/dev/xvdb                    /opt                   ext4    defaults        1 2

fstab中存放了与分区有关的重要信息,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分区记录,每一行又可分为六个部份,下面以/dev/hda7 / ext2 defaults 1 1为例逐个说明:

第一项是您想要mount的储存装置的实体位置,如hdb或如上例的/dev/hda7。设备名或者设备卷标名,(/dev/sda10 或者 LABEL=/)[源设备位置]

2 第二项就是您想要将其加入至哪个目录位置,如/home或如上例的/,这其实就是在安装时提示的挂入点。设备挂载目录(例如上面的“/”或者“/mnt/D/”)[将要挂载到的位置]

3 第三项就是所谓的local filesystem,其包含了以下格式:如ext、ext2、msdos、iso9660、nfs、swap等,或如上例的ext2,可以参见 /prco/filesystems说明。设备文件系统(例如上面的“ext3”或者“vfat”)[源设备的文件系统格式、       4 第四项就是mount时,所要设定的状态,如ro(只读)或如上例的defaults(包括了其它参数如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可以参见「mount nfs」。(看帮助man mount)

对于已经挂载好的设备,例如上面的/dev/sda2,现在要改变挂载参数,这时可以不用卸载该设备,而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没有挂载的设 备,remount 这个参数无效)#mount /mnt/D/ -o remount,ro   (改defaults为ro)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指明其他挂载参数,例如:

noexec(不允许可执行文件可执行,但千万不要把根分区挂为noexec,那就无法使用系统了,连mount 命令都无法使用了,这时只有重新做系统了!nodev(不允许挂载设备文件)nosuid,nosgid(不允许有suid和sgid属 性)nouser(不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5 第五项是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是否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值是0。指明是否要备份,(0为不备份,1为要备份,一般根分区要备份)

6 第六项是设定此filesystem是否要在开机时做check的动作,除了root的filesystem其必要的check为1之外,其它皆可视需要 设定,内定值是0。指明自检顺序。 (0为不自检,1或者2为要自检,如果是根分区要设为1,其他分区只能是2)</ol>

1、用户手动挂载点,即用户自己使用mount命令挂载的设备,一般目录在/mnt目录下。下面通过mount将linuxsetup的iso镜像挂载到/mnt/iso1文件夹中。

#mkdir /mnt/iso1

#mount –o loop linuxsetupiso /mnt/iso1

2、系统分区的挂载点及介绍如下图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331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