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载流量怎么计算?

电缆的载流量怎么计算?,第1张

电缆是用来输送电能的,而电功率的计算式为:

W=1732UICOSφ

式中:W--电功率,单位kW

U--电压,单位kV(U就是电压的压降,跟你的线电阻有关,一般导线的电阻都按每公里欧姆数来计算,你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压降来了。U=IxR)

I--电流,单位A

COSφ--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由上式可见,要输送电能,线路中就要有电流流过,线路通过的电流越大,输送的电功率就越多。载流量,就是指线路导线所输送的电流量。

具体每种规格的导线允许的最大载流量,国家规范有规定。运用时,负载所要求的最大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导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例如:2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105A,当你的主设备运行时,运行电流就只能小于或等于105A,决不能大于105A。

扩展资料:

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

导线自身的属性是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增大线芯面积、采用高导电材料、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减少接触电阻等等都可以提高电缆载流量。

1增大线芯面积提高电缆载流量

线芯面积(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呈正相关,通常安全载流量铜线为5~8A/mm2,铝线为3~5A/mm2。

2采用高导电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

如采用铜线替换铝线,同等规格下能提升30%载流量。在某些高要求场合甚至使用银线。

3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

虽然绝缘材料耐温能达到100℃以上,但通常考虑实际敷设条件及安全,都会降低允许使用温度,这在各个国家规定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

干了这么久的电工,关于导线载流一直都没发现有什么公式,因为导线载流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如敷设方式,材质,环境,温度等等。。有心就看看这个吧。有一个“导线截面口诀”,可以快速进行计算: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解释: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4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 口诀另有说明。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积通常从而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 开始;裸铝线从16 开始;裸铜线从10 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 16-25 35-50 70-95 120
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 下五”是指截面从10 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100 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截面25与35 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 四三界”。而截面70、95 则为25 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 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 度,举例说明:
例1 6 平方毫米的,按10 下五,算得载流量为30 安。
例2150 平方毫米的,按100 上二,算得载流量为300 安。
例370 平方毫米的,按70、95 两2 倍半,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 与35 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 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 安)。而35 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 安,实际是117 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 的不让它满到100 安,35 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 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 安。
② 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句: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 度,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 度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 × 09=072,约07)。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10 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40 安(10 × 5× 08 = 40)
穿管又高温(七折)35 安(1O × 5 × 07=35)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214 安(95 × 25 × 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166 安(95 × 25 × 07 = 1663)
②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中计算后再加一半(乘l5)。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线与铝裸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1 16 平方毫米的裸铝线,96 安(16 × 4 × 15 = 96) 。高温,86 安(16 × 4 × 15 × 09=864)
例2 35 平方毫米裸铝线,150 安(35 × 3 × 15=1575)
例3120 平方毫米裸铝线,360 安(120 × 2 × 15 = 360)
③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一 35 平方的裸铜线25 度,升级为50 平方毫米,再按50 平方毫米裸铝线,25 度计算为225 安(50 × 3 × 15)
例二 16 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度,按25 平方毫米铝绝缘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 安(25 × 4)
例三 95 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度,穿管,按120 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 安(120 × 2 × 0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254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