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大小写怎么读

汉语拼音大小写怎么读,第1张

汉语拼音大小写如下: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拼音字母表:

拼音发音方法: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x: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h: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z: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强的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y: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w: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ai: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ei: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嘴角向两边展开。

ui:发音时,u 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 ei,嘴形由圆到扁。

ao: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 o。

ou:发音时,先发 o 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iu:发音时,先发 i,然后向 ou 滑动,口型由扁到圆。

ie:发音时,先发 i,再发e,气流不中断。

yue:发音时,先发 yu 的音,然后向e滑动,口型由圆到扁。

er:发音时,舌位居中发 e 的音,然后舌尖向硬腭卷起,两个字母同时发音。

an: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抬起,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

en: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面抬高,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in:发音时,先发 i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面渐至硬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un:发音时,先发 u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牙床,接着发n的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yun:发音时,先发 yu 的音,然后舌头上抬,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ang: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

eng: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ing: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ong:发音时,先发 o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的制定历史:

1913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昌明教育,成立读音统一会,制定了《注音字母》方案。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发表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了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北方拉丁化新文字。在众多方案中,社会各领域多数采用了《注音字母》。

1949年后,我国成立了独立的文字改革委员会,继续推进语文现代化工作。委员会于1952年决定采用拉丁字母而非西里尔字母(俄文字母)标注汉语读音。

1955至1957年,在经过多方提案的讨论和全国意见的征求基础上,审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这是对300多年来汉语拼音化运动的总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汉语读音的标注规范。同年秋起,《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全国小学课堂教程中学习使用。

《汉语拼音方案》不仅对中国人影响深远,同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使用。一个甲子以来,汉语拼音在帮助汉字识读、普通话普及、外国人汉语学习和文献索引等方面意义重大。

汉语拼音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化社会,汉语拼音也为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化的含义主要是信息编码和信息交互。

在现代社会,汉语既要接受外来词语,也要进入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的人名、地名、机构名、事物名等,都要进入国际编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便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此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汉字输入法也因其便捷易学得到普遍应用,对计算机中文化的顺利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汉语拼音更是从“国内的文化钥匙”延伸成为“国际的文化桥梁”。“汉字是表意文字,外国人无法直接从汉字字形上获得读音,所以初级阶段一般都采取拼音先行的方法来帮助汉语初学者快速入门。

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说:“现在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的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从采用拉丁字母来说,它的历史渊源远则可以一直追溯到350多年以前,近则可以说是总结了60年来我国人民创制汉语拼音方案的经验。

这个方案,比起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目前还在沿用的各种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来,确实更加完善。”

《汉语拼音方案》有如下特点:

1、只用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2、尽量不用附加符号(只用了两个附加符号);

3、尽量不用变读;

4、采用y,w和隔音符号“'”来隔音;

5、采用四个双字母zh,ch,sh,ng;

6、采用四个声调符号来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7、采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顺序,并确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

《汉语拼音方案》自制订以来,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1、用于给汉字注音: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

《人民日报》等用汉语拼音字母给难字注音。1958年10月,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种商标图样和商品包装上加注汉语拼音字母。

邮电局名、铁路站名、气象站名、城市街道名也都使用汉语拼音标注。

1982年6月19日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国家标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写法》,规定国内出版的中文书刊在封面、或首页、或封底、或版权页上加注汉语拼音书名、刊名。

2、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3、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4、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5、用于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汉字的领域:《汉语拼音方案》为盲文的点字和聋哑人的手语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汉语拼音还可用于手旗通讯、灯光通信中,用同汉语拼音字母对应的手旗讯号或灯光符号来传递信息。在电子计算机输入汉字方面,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方法。

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8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

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标准号:ISO7098-1982。《汉语拼音方案》已经从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是拼写汉字的辅助工具,不是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已经完全放弃拉丁化字母文字方案,汉语拼音仅仅用于语音教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汉语拼音

参考资料:

人民网-汉语拼音溯源

参考资料:

人民网-汉语拼音:从历史走向未来 从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资料:

人民网-汉语拼音

英文字母大小写对照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

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1、 一句话的第一个单词首字母要大写。

如:She is my sister

2、表示称呼或职务的词首字母大写,人名要大写。

如:Ms Wang is Prof Zhao’s sister

3、大部分的缩写都需要大写。

如:I’ve lost my ID card

4、 I和OK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大写。

扩展资料

英文大小写字母记忆口诀:

大A箭头指上方,小a系辫好模样;

大B耳朵右边长,小b食指指向上;

大C吃饭把嘴张,小c大C一个样;

大D肚子圆又胖,小d五线谱里藏。

大E将山竖着放,小e像鱼肉真香;

大F像旗杆上绑,小f像个小拐杖;

大G让C挂条棍,小g大辫真正长。

大N电闪实在亮,小n单门墙上装;

大O好像大鸡蛋,小o就是鹌鹑蛋;

大P圆旗高飘扬,小p让b练倒立;

大Q西瓜连藤摘,小q和9很相像;

大R是P右踢腿,小r向上撅撅嘴。

大S弯弯溪流淌,小s像8没合上;

大T铁锤当当响,小t和七没两样;

大H工字放倒写,小h椅子侧着放。

大I工字中间长,小i像人跪地上;

大J长得多像“厂",小j子d射出q;

大K伸臂又踢腿,小k稍息把事想;

大L时钟三点整,小I像根火腿肠;

大M海鸥在飞翔,小m鼻孔出气长。

大U陷阱在下方,小u将n倒着放;

大V竖起两手指,小v下巴尖尖长。

大W是M朝天躺,小w将v弄成双,

大X像叉画本上,小x剪刀裁衣忙。

大Yd弓没皮筋,小y比v多尾巴;

大Z和2最相像,小z呼嗜声最响

读法如下:

Aa [ei]    Bb [bi:]    Cc [si:]    Dd [di:]  

Ee [i:]    Ff [ef]    Gg [dʒi:]    Hh [eit∫]  

Ii [ai]    Jj [dʒei]    Kk [kei]    Ll [el]  

Mm [em]    Nn [en]    Oo [əu]    Pp [pi:]  

Qq [kju:]    Rr [ɑ:]    Ss [es]    Tt [ti:]  

Uu [ju:]    Vv [vi:]    Ww [′d∧blju:]    Xx [eks]  

Yy [wai]    Zz [zi:]  

字母简介

1)原始人发展出的图示和表意符号是如今现代字母的原型,比如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最早的字母,是东闪米特人(现代分类称之为闪米特北支)使用的一种早期的象形文字的组合,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700至1500年间。

2)而罗马字母,大约在公元前500年从希腊字母中衍生出来,截止到2015年,所有的西欧语言(包括爱尔兰语,荷兰语,法语,德语等语言)都使用这种字母。

2详细解释

1)音韵学术语。声母的代表字,简称“母”。

宋王应麟《玉海·艺文·小学》:“ 光 (司马光)有《切韵指掌图》,以三十六字母总三百八十四声。”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字母》:“三十六字母, 唐 以前未有言之者。相传出于僧 守温 , 温 亦 唐 末沙门也

2)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书写单位。如:英文字母;汉语拼音字母。

26个字母的读法:[ei][bi:][si:][di:][i:][ef][d3i:][eit∫][ai][d3ei][kei][el][em][en][oʊ][pi:][kju:][a:][es][ti:][ju:][vi:][′d∧blju:][eks][wai][zi:]。

26个英文字母及发音音标如下。

A ei Bbi: C si: D di: E i:  。

Fef G d3i: Heitf I ai J d3ei 。

K kei Lel M em Nen Oau 。

P pi: Q kju: Ra: Ses Tti: 。

Uju: Vvi: W'd^blju: 。

Xeks Ywai Z zi:/zed。

英语字母大小写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26个拼音字母表读法如下表:

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 

汉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1个。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韵母是指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扩展资料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

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大”dà的韵母是a,a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母是ao,其中a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汉语拼音字母表-韵母表。汉语普通话拼音中一共有37个韵母。分别是:   

a[阿] an[安] ao[奥]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欧] e[鹅] en[恩] er[儿]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乌] un[温] ua[蛙] uo[窝]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烟]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弯] uang[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韵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244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