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认识选择和组合金融工具来开展投资

投资者如何认识选择和组合金融工具来开展投资,第1张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 金融会计国际化将改变传统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方式,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将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银行的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同时新准则规定,资产与负债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种分类方法使投资者能更清楚了解银行持有各类资产的意图,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出有效判断 同时,商业银行应将衍生工具隐含的各种权利和合同义务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以及其他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也要进入表内核算,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提供的信息将会更加全面。与之相适应的,新准则要求金融企业有充分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等,在资产减值准则,都有严格规定。新准则还要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外,其余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如贷款发生减值,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而根据我国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采用五级分类法。很明显,新准则所规定的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此会加剧银行资产的波动。 2对银行损益表的影响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也对传统的损益表披露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现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仅在其实际实现时确认为收益,导致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而新准则要求,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在资产负债表确认,并按照金融工具持有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从而遏制了银行利用金融工具价值变动 *** 纵利润、粉饰报表的行为。新准则对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的要求,也降低了利用减值准各转回 *** 纵利润的可能性。此外,新准则特别强调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的存在。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过去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多采取账外披露、表外注释的方法。而新准则却强调“公允价格”,由此必然影响损益表。因此以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特征的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贷款业务而言,新准则提出了实际利率法的概念。按照我国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的规定,贷款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两类。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而应计贷款则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对于非应计贷款,将不在表内确认利息收入,在收到还款时,应首先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然而,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贷款类资产应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因此,对于非应计贷款,按现行会计制度将不再确认利息收入,但在新准则下,该笔贷款的摊余价值可能不为零,仍需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对于应计贷款,按现行会计制度将按照贷款本金和合同利率确认利息收入,但在新准则下,该笔贷款的摊余成本可能与贷款本金不一致,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也可能不一致,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能会出现差异。 3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及监管部门对其所采取的各项监管措施。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一直处于银行各项工作的薄弱环节。这突出表现为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不健全,部分重要信息不能及时对外披露,有的仅仅在表外进行补充说明,且这部分说明过于简单,使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难以全面掌握银行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风险情况;有时披露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结果误导投资者的决策,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也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给银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 而新准则强调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都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计入损益表。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更符合目前世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和现代化风险管理技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商业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为投资者的正确决策及监管机构的恰当监管莫定基础。此外,按新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减值准备提取更加规范、科学。例如规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减值计提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贷款业务来说,在计提减值准备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债务人的目前债务状况、抵押品市场行情,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债务人所处行业发展前景、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和时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计提方法更加客观、公允,更符合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 当然,公允价值的运用也会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产生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反映在损益表,使财务报告波动性上升,可能导致市场对银行价值的错误判断。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这种报价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活跃市场要求市场内交易对象具有同质性、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或卖方、市场价格信息公开,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一市场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但纵观我国许多金融市场,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即便存在类似的活跃市场,其价格信息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公允价值。至于那些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按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这样一来,其价值的确定就严重依赖于银行所采用的估值模式的科学性。如果各银行根据不同的假设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式,其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相差悬殊,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由此可见,上述这些情况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种种不确定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4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我国境内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方法与手段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强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风险管理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三项工作。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而正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又有赖于银行对真实业务信息的掌握。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最大的障碍,就是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式,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而风险管理信息失真,更是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银行会计核算将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环境的变化均要通过银行的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当市场利率水平变化时,金融工具的重估值随之产生变化,进而导致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反映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的角度看,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绝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是会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便于提供真实的业务信息,为有效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进而建立准确的风险管理模式服务的。因而新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与分析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5促进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规范化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未来利率与汇率波动幅度将明显加大,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为规避风险,市场对利率或汇率的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呼声日益高涨。商业银行中纯依靠传统银行业务,其利用空间已日益狭小,银行自身也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新兴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投资者投资组合的重要品种,衍生产品交易也成为全球重要金融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2004年2月,国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允许合格的外国银行分行开展衍生产品业务,使银行间在争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客户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但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它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引致大量风险。如果这些风险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计量、分析与披露,也会给银行的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根据我国现行金融企业制度,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列示,这使投资者无法从会计报表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到银行所从事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风险,导致了风险积聚,增加了管理部门对此类业务的监管难度,从长远看不利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但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计入损益表。企业如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选择使用套期会计方法,但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对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济净投资套期等区分进行会计处理。这些新规定无疑为国内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242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