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留学音乐专业怎么样

澳大利亚留学音乐专业怎么样,第1张

很多学生询问澳洲留学音乐专业怎么样,有哪些学校音乐专业比较好。下面的我为您介绍澳洲留学音乐专业的相关资讯,供大家参考。

艺术范畴中音乐类以及相关专业逐渐成为我国学生报考志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多优秀的在音乐方面展现天分的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国内艺术大学,他们更倾向于拥有浓烈音乐文化气息,有浓厚艺术底蕴的西方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悉尼作为澳洲艺术文化殿堂和灵魂的悉尼歌剧院更是成为全世界音乐艺术家的梦想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艺术家等聚集在澳洲谱写着绚丽的华章。

澳洲的音乐专业可以分为三大类:

音乐表演(Music Performance),音乐教育(Music Education),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澳洲音乐专业就业方向:

音乐表演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音乐教育毕业生可从事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音乐教师或管理工作。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越来越多的注册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

澳洲音乐专业院校推荐:

悉尼大学

音乐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usic)有4个专业方向:

1Performance (including Jazz Study)

2Compose

3Music Education

4Musicology

本科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具体的专业。该学士学位通过综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得发展学生的职业音乐家素养,学生毕业后会有广泛的职业选择,例如表演独奏者、室内乐、管弦乐或者合奏表演者,还有音乐教育、或者作曲家。

音乐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Music):

1Master of Music Studies (Conducting) 音乐研究-指挥

2Master of Music Studies (Performance) 音乐研究(表演)

3Master of Music Studies (Opera) 音乐研究(歌剧)

4Master of Music Studies (Creative Sound Production) 音乐研究(创意声音制作)

5Master of Music Studies (Pedagogy) 音乐研究(教育学)

墨尔本大学

Bachelor of Music

Master of Music Therapy

( 学制:2年,IELTS65,单项不低于6分。学生需要有音乐教育或相关专业背景,同时要学过心理学或健康科学等课程,作品集,2-3封推荐信,个人陈述,简历,同时根据学校要求进行试听和面试,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昆士兰大学

Bachelor of Music

昆士兰大学音乐学士学位所涉及到的课程非常丰富,选择范围十分广泛,除了音乐历史、技术和听觉训练等课程,还可自由选择流行乐或者非流行乐类课程。和悉尼大学一样,学生可在第二年定专业方向。

1Compose

2Music Performance

3Musicology

4Compose and Musicology

5Performance and Musicology

Master of Music Therapy

(入学要求与墨尔本大学一致)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的音乐学院一度被评为澳大利亚最好的音乐学院,导师和讲师均是在海外类似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毕业。一位受人尊重的澳洲钢琴家、爵士音乐家、指挥和作曲家Paul Grabowsky因为录音唱片、和像Chet Baker, Branford Marsalis, Joe Lovano, Paul Motian这样的爵士明星做巡回演讲而著称于世。

Bachelor of Music 音乐学学士

阿德雷德大学

Bachelor of Music:

阿德莱德大学的音乐学院是澳洲最古老的音乐学院之一,所涉及学科范围有传统音乐也有现代音效或者混音课程。申请时需要提供DVD作品。

Master of Music:

1Performance

2Education

西悉尼大学

西悉尼大学的艺术理疗硕士以及音乐理疗硕士都受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艺术理疗协会(ANZATA)的认证:

Master of Art Therapy艺术理疗硕士

Master of Creative Music Therapy创意音乐理疗硕士

格里菲斯大学

格里菲斯艺术学院培养出很多出色的成功人士。大学提供高质量的音乐训练,致力于培养古典乐和爵士乐演奏家、声乐家、作曲家或者音乐剧表演者,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确定自己的兴趣领域。学生更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实践机会。本科阶段具体专业包括:

Bachelor of Music:

1Compose作曲

2Guitar Solo吉他演奏

3Jazz爵士乐演奏

4Keyboard键盘演奏

5Orchestral instruments管弦乐器演奏

6Vocal Music Performance 声乐表演

Master of Music Studies:

( 学制要求和入学条件与昆士兰大学一致)

除了以上提及到的大学和专业外,澳洲还有很多优秀大学提供音乐相关专业,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 塔斯马尼亚大学的音乐专业也是不错的,相对比较容易申请,无需考级证书,但需提供30-40分钟的作品。学校也会抽查式面试)、纽卡斯尔大学。

Ⅰ 什么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在 0 岁~6 岁儿童学习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目的要求:使幼儿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培养音乐素质和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培养性格,陶冶情 *** ;发展智力,启迪智慧;培养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成年后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基础。

实施场所有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社会文化教育机构。

托儿所、幼儿园设音乐课和日常的音乐活动,内容包括:唱歌、音乐伴随下活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音乐欣赏、节奏乐等。

实施和发展婴幼儿音乐教育, 需要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社会等几方面互相配合。

(1)幼儿音乐教育概述扩展阅读:

音乐教育分“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核心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音乐教育导论、音乐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音乐调研与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参考资料:

网络-婴幼儿音乐教育

参考资料:

网络-音乐教育

Ⅱ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指立足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实际,以幼儿教师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知识技能为核心,面向学前教育实践,建构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教学内容。

具体包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组织与评价、活动设计与指导(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幼儿音乐教育概述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1融入生活策略。

音乐来自生活,是对生活在各种生活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反映。应挖掘学前早期儿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因素,将音乐教育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教育具体体现在他们生活的过程中和行为中。

音乐融入学前早期儿童生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生活处处有音乐是形成学前早期儿童热爱音乐的基础。

2重复策略。

只要稍进行观察就能发现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作一件事,心理学上叫“常同行为”,这是儿童特有的行为类型之一。心理学解释为:学前早期儿童在生活中心情动荡不定,所以要通过“常同行为”来确保安稳感,并从中感受到心情上的愉快。

音乐教育可利用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常听优美动听的音乐,经过多次重复的音乐体验。不仅能促进听觉的发展,还能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当一首歌(乐)曲听到耳熟能详后,可增唱(听)新一首歌(乐)曲,以此类推,音乐视野不断扩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3综合策略。

综合是指音乐之间综合和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

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有利于帮助学前早期儿童更好的理解音乐。如音乐与美术融合即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使音乐更形象更具体。如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音乐结合儿歌或朗诵可提高学前早期儿童文学的修养和语言发展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人的生理运动方式与音乐节奏相关,音乐与身体动作结合,可促进学前早期儿童的律动学习,表达音乐情感。学前早期儿童处于人类身心发育的第一个飞跃期,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的 ,音乐教育无疑是学前早期儿童理想的教育组成部分。

树立科学的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观。研究适合于学前早期儿童发展的音乐教育实施策略。对音乐教育在开发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潜能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智力及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Ⅲ 幼儿音乐教育概述教案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

Ⅳ 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开发右脑,发掘潜能,为音乐打好基础

Ⅳ 儿童音乐教育主要内容是什么

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目标、方法与模式;
听觉训练;
综合歌唱教学(一):科学发声、声音训练、柯尔文手势与字母谱;
综合律动教学(二):选材、程序设计、空间处理、教师语言与人际交往;
综合节奏乐教学(三):节奏乐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
综合表演教学(四):表演基训;表演的内容、方法与模式。

Ⅵ 幼儿音乐教育

幼儿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它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Ⅶ 举例说明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幼儿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平常的知识教授,这是由音乐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特点共同决定的。在教育方法上,不仅要注重对幼儿乐器演奏能力和声音表现的能力培养,而且要放在对幼儿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熏陶上。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Ⅷ 幼儿音乐教育课必须具备哪些特色

一、系统全面的音乐培养
在幼儿时期,给予幼儿系统全面的音乐培养,比如,基本的乐理知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节奏感和旋律乐感,并且可以表达出来的一些音乐素养,都是对培养幼儿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培养听,唱,d,读,创作的能力,丰富孩子的音乐感受及表现力,这有助于帮助幼儿全面发展,锻炼幼儿手脑并用和四肢协调力。
二、循序渐进的施教
幼儿在不同的年轻阶段,被给予的音乐教育也是应该有区别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去设置教学计划,将节奏、肢作动作、舞蹈与即兴创作相融合,通过歌唱、律动、节奏、感觉统合和对旋律、音感的感知,使孩子们在亲身参与的创作和演奏中,自然地获取音乐概念和知识。
三、引导式创意互动教学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活泼自由的形式去引进教学课程,比如用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去让幼儿在玩闹中接触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愿意自主的去创作去发挥,才能更好的理解音乐。

Ⅸ 幼儿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包括哪些方面各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一、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活泼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鹿在奔跑,小兔蹦蹦跳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自己快乐玩耍的欢快情境。
二、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获得信息,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幼儿靠听觉不断的学习,并记忆来巩固,这样幼儿的听觉能力便得到加强与提高。在此过程中,只有幼儿在记住歌词、旋律、舞蹈动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唱歌、跳舞,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不断发展。
三、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儿歌、诗歌、散文;一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在讲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语言在音乐教育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四、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这个基本有定论,科普兰有关于欣赏音乐的精辟论述,一般世界上都接受他的观点,大致是这个意思: 艾伦·科普兰把倾听音乐分为三个阶段: 1、美感阶段; 2、表达阶段; 3、纯音乐阶段。 1、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 在这个阶段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我们在干别的事情时,把收音机打开,便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 你此刻可能正坐在屋里看这本书。设想钢琴上奏出了一个音,这个音是足可以立即改变房间的气氛,证明音乐的音响成分是一种强大的和神秘的力量,谁嘲笑或小看这点,谁就会显得很愚蠢。 令人惊讶的是,不少自从为是合格的音乐爱好者在这个阶段养成了不良的听音乐的习惯。他们去听音乐会是为了忘掉自己,把音乐作为一种安慰或解脱。他们进入了一个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中人们无需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当然他们也没有思考音乐。音乐允许他们离开了音乐,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幻想的境界,这种幻想是由音乐引起的,是关于音乐的,可是他们又不怎么倾听音乐。 是的,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但你不应让它在你的兴趣中占据不恰当的位置,美感阶段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是全部问题的所在。 关于美感阶段无需扯得太远。音乐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还存在着对不同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响素材更为敏感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作曲家都用同一种方法使用音响素材的。不要以为音乐的价值相当于它诉诸美感的程度,也不要以为最好听的音乐是由最伟大的作曲家写的。如果确实如此的话,拉威尔就应该是比贝多芬更伟大的创作家了。问题在于作曲家使用音响要素的方式因人而异,他对音响的使用方式形成了他的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聆听音乐时是必须加以考虑的。所以,读者可以看到,即使在聆听音乐的这个初级阶段,也值得采取更有意识的聆听方式。 2、倾听音乐的第二个阶段是表达阶段。 我自己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全部问题可以用下面的问答式简单地加以说明:“音乐有涵义吗?”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言语把这种涵义说清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这就是症结所在。 在不同的时刻,音乐表达了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悔或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它以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的每一种情绪以及许多别的情绪,它甚至可以表达一种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适当的言词的涵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家喜欢说音乐只有纯音乐的涵义。他们有时甚至更进一步说所有的音乐都只有纯音乐的涵义。他们的真正的意思是说,找不到恰当的言词来表达音乐的涵义,并且即使能够找到,也没有必要去找。 不过不管专业音乐工作者怎么讲,大多数初学音乐的人还是要制订明确的言词来说明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因此他仍总是觉得“理解”柴科夫斯基要比“理解”贝多芬容易些。首先,为柴科夫斯基的一首乐曲制订内容明确的涵义要比为贝多芬的这样做容易些,容易得多。尤其是,就这位俄国作曲家来说,每当你回到他的一首乐曲上去的时候,它几乎总是向你述说着同一件事情;而你要想说清贝多芬在讲什么却经常是很困难的。任何音乐家都会告诉你,这就是为什么说贝多芬是更伟大的作曲家的缘故。因为每次都向你述说同样内情的乐曲很快会变成枯燥的乐曲;而每听一次都能有细微不同涵义的乐曲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如果可能的话,你不妨听一下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四十八个赋格主题。一个主题接一个主题地听。很快你就会意识到每一个主题都反映着一种不同的情绪。你还会很快地意识到,主题愈是动听,就愈难找到能使你完全满意的言词来描述它。是的,你当然知道它是快活的还是悲哀的。换言之,围绕着这个主题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一幅感情的框框。现在进一步研究一下悲哀的主题,尽力抓住它的确切的悲哀的性质。是悲观主义的悲哀还是听天由命的悲哀;是致命的悲哀还是带微笑的悲哀? 让我们假定你现在很幸运,你能用许多话把自己选择的主题的确切涵义描述得使自己满意,但是这并不保证使别人满意,别人也不必要满意。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使自己感觉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所表达的特性。如果那是一首艺术巨作,每当你再听它的时候,本要期望它都意味着完全相同的事物。 当然,主题或乐曲不必只表现一种情绪。以《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主要主题为例,很明显,它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叙述的也不只是一件事。然而不管是谁听它 , 都会马上有一种力量的感觉 , 一种有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单纯出于演奏的强大音响。这是主题本身所固有的力量。这主题的非凡的力量和活力给听众的印象好像是发生了一项强有力的声明。不过决不要试图把它归结为“致命的生命之锤”,等等。这就是麻烦开始的地方。音乐家在激怒中说音乐除了音符本身之外什么也不是,而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则过分焦急地渴望着任何可以使自己更接近于这首乐曲的涵义的解释。 3、倾听音乐的第三阶段是纯音乐的阶段。 当一个人在街上稍微注意地聆听“音符”时,他很可能会提到这支旋律。他听到的是一支美妙的旋律,或者不是,一般地说,他就不再去想它了。其次他注意到的很可能是节奏,特别是如果这种节奏令人兴奋的话。而和声与音色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想到它们的话。至于这音乐是否有某种明确的形式,他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 我们大家都应当更多地在纯音乐阶段感受音乐,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人们使用的是实际的音乐素材。明智的聆听者必须准备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他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聆听这一切要素就是在纯音乐的阶段欣赏音乐。 让我再重复一遍,我们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才把聆听音乐机械地分成三种不同的阶段的。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一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是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三种方式聆听。这不需要思考,凭直觉就会这样做的。 与我们坐在剧院里看到的情况相比较,也许会搞清楚这种直觉的相互联系。在剧院里,你会注意到那些男女演员、服装和道具、音响和动作。这一切都会使人感到剧院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并构成我们对剧院的反应中的美感阶段。 从你对舞台上发生的事情的感觉中可以得出在剧院中的表达阶段,你被感动得产生怜悯,兴奋或快活的情绪,这种台词之外的、舞台上的某种令人激动的东西所产生的总的感情,与在音乐中的表情的性质是相类似的。 剧情与剧情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纯音乐阶段。剧作家在塑造和发展角色方面与作曲家在创作和发展一个主题方面所采用的手法完全相同。你将根据你对这两种艺术家在处理素材的手法方面的认识程度成为一个更明智的聆听者。 可以明显地看出,常去剧院的人从来不会分别地意识到这些要素,他同时意识到各个方面。这个道理也适于聆听音乐。我们同时地、不加思考地在这三个阶段上聆听。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聆听者是同时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他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希望音乐向这一方面进行,又注视着音乐向另一方向进行——就像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那样;因为作曲家为了谱写自己的乐曲,也必须进出于自己的乐曲,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在创作和欣赏音乐时要同时具有主观的和客观的态度。 所以,应当更积极地去聆听。不管听的是莫扎特的还是埃林顿公爵的作品,只有当成为更自觉的、更有意识的聆听者——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些事物的时候——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不抄了,否则恐怕要追究我的侵权了,楼主搜索一下科普兰和黄自的名字,有很详细的表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2188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2
下一篇 2023-06-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