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菜鸟问题.ST-LINKV2 能在IAR下使用吗

请教一个菜鸟问题.ST-LINKV2 能在IAR下使用吗,第1张

可以的,我用的就是ST-LINK/V2,
ST-LINK/V2是一款可以在线仿真以及下载STM8以及STM32的开发工具!
基本属性
ST-LINK/V2是ST意法半导体为评估、开发STM8系列和STM32系列MCU而设计的集在线仿真与下载为一体的开发工具。
STM8系列通过SWIM接口与ST-LINK/V2连接;
STM32系列通过JTAG / SWD接口与ST-LINK/V2连接。
ST-LINK/V2通过高速USB20与PC端连接。
支持的软件
直接支持ST官方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ST Visual Develop(STVD)和烧录软件ST Visual Program(STVP)。
支持ATOLLIC,IAR和Keil,TASKING等STM32的集成开发环境。
支持的器件
支持所有带SWIM接口的STM8系列单片机
支持所有带JTAG / SWD接口的STM32系列单片机
新器件不断增加中
Microcontrollers supported by STVP release 325
Product line Microcontroller
STM32 STM32F100xx, STM32F101xx, STM32F102xx, STM32F103xx, STM32F105xx, STM32F107xx, STM32F2xxx, STM32F4xxx,
STM32L15xx6, STM32L15xx8,STM32L15xxB, STM32L151xC, STM32L151xD, STM32L152xC, STM32L152xD, STM32L162xD,
STM32TS60,
STM32W108C8, STM32W108xB, STM32W108xC, STM32W108xZ
STM8 STM8AF51x, STM8AF52x, STM8AF61x, STM8AF62x,STM8AH51x, STM8AH61x,
STM8S003K3, STM8S003F3, STM8S005C6, STM8S005K6, STM8S007C8, STM8S103xx, STM8S105xx, STM8S207xx, STM8S208xx, STM8S903F3, STM8S903K3,
STM8L101xx, STM8L15x, STM8L16x,
STM8T141, STM8T142, STM8T143_Rev1,STM8T143_Rev2,STM8TL53x4
功能、性能
编程功能:可烧写FLASH ROM、EEPROM、AFR等。
仿真功能:支持全速运行、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等各种调试方法,可查看IO状态,变量数据等等。
仿真性能:采用USB20接口进行仿真调试,单步调试,断点调试,反应速度快!
编程性能:采用USB20接口,进行SWIM / JTAG / SWD下载,下载速度快!
与目标板的连接接口
ST-LINK/V2指定的SWIM标准接口和JTAG / SWD标准接口。
固件升级性
固件可更新。ST将会推出更多STM8和STM32的型号,亦会将新的器件型号添加入STVD的器件支持列表,当您在未来开发中需要使用最新的型号,升级STVD,升级固件程序,便得以支持新的型号。
升级方式为自动升级。
ST-LINK/V2与ST-LINK的对比
项目 ST-LINK/V2 ST-LINK 说明
JTAG/SWD支持电压范围 165V - 36V 3V - 36V ST-LINK/V2支持STM32低压器件
SWIM支持电压范围 165V - 55V 165V - 55V
是否支持SWV YES NO 目前,仅STM32支持SWV,STM8尚不支持
调试接口个数 2 1 ST-LINK/V2分两个接口分别支持STM32及STM8,使用更方便
LED状态指示灯 双色LED 红色LED ST-LINK/V2可指示更多的运行状态①
年损坏率(抽样数500台) <4% <10% ST-LINK/V2在ESD保护方面做的更到位
兼容性②(抽样数500台) ≈100% >96% ST-LINK/V2采用了内置USB功能的控制器
①:ST-LINK/V2 LED状态说明:
· 闪烁红色:ST-LINK/V2连接到计算机后,第一次USB枚举过程
· 红色:ST-LINK/V2与计算机已建立连接
· 闪烁绿色/红色:目标板和计算机在进行数据交换
· 绿色:通讯完成
· 橙色(红色+绿色):通讯失败
②:指ST-LINK与计算机的兼容性。少量计算机不能使用ST-LINK,通俗的说,就是ST-LINK挑电脑。(ST-LINK/V2需要高版本调试软件才能支持,这不是兼容性问题)
版本说明
关于ST-LINK/V2 (EN)与ST-LINK/V2 (CN)的同异点:
ST-LINK/V2 (EN)是美版,ST-LINK/V2 (CN)是国内版(见右图)。
两者都是ST官方原装产品,功能一致,配件稍有不同。
关于ST-LINK/V2与ST-LINK II的相关说明:
ST-LINK/V2和ST-LINK是两个不同的产品。
ST-LINK II是ST-LINK的一个隶属版本,且 "II" 是国内一说,官方并无版本区分。
采用USB接口连接PC机
ST-LINK/V2开发工具采用STM32芯片为控制芯片,实现高速的USB20通信。

注意:以下修改在IAR for STM8 110 SP3下验证,库文件为IAR自带的1111、选择CPU类型(支持STM8S系列设备)stm8sh/ Uncomment the line below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STM8S device used in yourapplication Tip: To avoid modifying this file each time you need to switch between thesedevices, you can define the device in your toolchain compiler preprocessor /#if !defined (STM8S208) && !defined (STM8S207) && !defined (STM8S105) && !defined (STM8S103) && !defined (STM8S903)#define STM8S208/ #define STM8S207 // #define STM8S105 / / #define STM8S103 // #define STM8S903 /#endif根据你的CPU类型选择宏定义,比如我这里用的是105系列,则修改为:/ #define STM8S208 // #define STM8S207 / #define STM8S105 / #define STM8S103 // #define STM8S903 /选择好CPU类型后,还需查看选择的类型中哪些外设是包含的哪些外设没有包含,将没有包含的外设驱动c文件在工程中去掉如105系列没有adc2、can、uart1、uart32、修改stm8s_confh文件选择好CPU类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要使用的外设了,stm8s_confh就是外设驱动选择开关,在用户函数中,只需包含此头文件即可。

void CLK_INIT(void)
{
CLK_CKDIVR = 0x19; /HSI/8、CPU = 2/2,1M速度/
CLK_PCKENR1 = 0x04; /只开启uart1的时钟/
CLK_PCKENR2 = 0x00; /打开ADC的时钟/
}
void IO_INIT(void)
{
PA_CR1 = 0x00; /推挽输出/
PA_CR2 = 0x00; /最大输出为2MHZ,禁止外部中断/
PA_DDR |= 0x20; /PA5为输出/
}
void UART1_INIT(void)
{
UART1_BRR2 = 0x00;
UART1_BRR1 = 0x0d; /2M的Fmaster下9600的波特率/

UART1_DR = 0xaa;
UART1_CR2 = 0x08; /发送完寄存器空,发送使能/
UART1_CR3 = 0x00; /1个停止位/
}
#pragma vector = UART1_T_TXE_vector
__interrupt __root void UART1_TX(void)
{
UART1_SR = 0x00;
UART1_DR = 0xaa;
}
只作为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STM8s208可以处理汽车CAN的
在CAN协议里,报文的标识符不代表节点的地址,而是跟报文的内容相关的。因此,发送者以广播的形式把报文发送给所有的接收者。节点在接收报文时-根据标识符的值决定软件是否需要该报文;如果需要,就拷贝到RAM里;如果不需要,报文就被丢弃且无需软件的干预。
为满足这一需求,beCAN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个可配置的、位宽可变的6个(0-5)过滤器组,用于只接收那些软件需要的报文。硬件过滤的做法节省了CPU开销,否则就必须由软件进行过滤,从而占用一定的CPU资源。每个过滤器组x包含8个8位寄存器 CAN_FxR[8:1]
STM8S208的beCAN有6个过滤器,它们之间是并联的,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任意一个过滤器,报文就会被拷贝到RA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216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