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计算方法

数列计算方法,第1张

这是排列组合的定义啊:右图为证:

公式P是排列公式,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即排序)。

(P是旧用法,现在教材上多用A,即Arrangement)

公式C是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取R个,不进行排列(即不排序)。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就是这样算的:

A(3,3)=3×2×1

A(1,4)=4=(4×3×2×1)/(3×2×1)

A(2,4)=4×3=(4×3×2×1)/(2×1)

A(4,4)=4×3×2×1

A5可设为
=Value(right(Round(A3,2),2))A4
也可以不设A3和A4,直接在A5中设公式
=Value(right(Round(A1A2,2),2))A4
但是有一点你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就是这个公式只有在A1A2小数点后位数大于等于两位时,才能正常运行。
如果A1A2是整数,没有小数位;或是只有一位小数位,就不能正常运行了。

C(5,2)表示从5个中任选2个的组合,计算如下:

C(5,2)=(5×4)/(2×1)

=20/2

=10

组合数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不同元素(0≤m≤n),不管其顺序合成一组,称为从n个元素中不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所有这样的组合的总数称为组合数。

扩展资料: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公式口诀: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组合

A5,2是排列 C5,2是组合
A-5,3=543=60,A-5,2=54=20
就是从最大数5开始乘,后面那个数表示有多少个数,如A-5,3,从5开始乘三个数,就543;
C5,2=(A-5,2)/(A-2,2)=54/21=10, C5,3=(A-5,3)/(A-3,3)=543/321=1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191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