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字狂草或繁体怎么写

苗 字狂草或繁体怎么写,第1张

苗的繁体还是苗

一、苗的读音:miáo

二、汉字释义:

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

2 形状像苗的:火~儿。

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

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

5 子孙后代:~裔。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 姓。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艹

五、相关词组:

豆苗、苗木、苗头、树苗、火苗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

二、词语释义:

1、豆苗

豆的幼苗。

蔬菜的一种。多指豌豆的嫩茎叶。

2、苗木

在苗圃中培育的树木幼株。

3、苗头

刚刚显露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迹象。

4、树苗

幼小的树,可移植。

5、火苗

火焰。

“无”的繁体字的草书写法如上图

无,有两个读音mó;wú。

无:读wú

〈名〉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动〉

没有,跟“有”相对

〈副〉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代〉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读mó:

佛教用语,“南无”,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这里的无读作mó。早期佛教经论中所说的无,是指相对于‘有’之‘非有’,亦即相对于‘存在’之‘非存在’。另外还是几个动漫中的角色。

刘(liu,繁体字:劉)部首:刂部,笔画:6笔,结构:左右结构,笔顺:捺横撇捺竖竖钩。繁体草书如图所示。

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隶书。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但有以“刘”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见于史传,徐锴据此推断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

扩展资料

字源演变。

关于“刘”的字源,除了部分人认为“卯”是“刘”的本字而“刘”是“卯”加“刂”(刀)和义符“金”而来外 ,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刘”的异体字“鐂”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在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未发现“刘”字。篆文“刘”左边是“金”(表质料),右边由上部的“卯”和下部的“刀”组成,或将“刀”改为“田”而作“鐂”(两种写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为杀牲的方法,因而本义为“杀”。

其二,“刘”本是象形字,后发展为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刘”(如图C所示)左边是一只形似大鸟的动物的象形,也像是一个被艺术化了的人;右边是—把刀的象形,取意“用刀刺杀动物或人”,直观地表达出了“刘”字的本义——杀戮。

发展至金文阶段,“刘”字的构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会意兼形声字:上面是个“卯”字,其本义是“胎儿与胎盘的分离”,可引申为”分开”、“撕裂”、“杀”等义,在此也表音;下面左半部分是“金“,本义是“金属”,在此代表兵器或武器;下面右半部分是“手”,在此表示“用手拿”。

三者结合,寓意“用手拿着兵器进行杀戮”,此即“刘”字的本义。小篆阶段的“刘”字,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作“鐂”,为金形、留声的形声字,见于《说文解字》。后来,这个字发展为“镏金”之“镏”。

第二种写作繁体的“刘”,脱胎于“刘”字的金文字形。但也有所变化——变成了左右结构:左边是上“卯”下“金”的组合;右边的“手”换成了“刀”,成为从卯、从金、从刀的会意字,意思更为明确。隶书、楷书中的“刘”字在第二种结构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刀”改为“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刘

草书写法:

树木丛生:郁葱(a.青翠茂盛;b.形容很盛)。郁闭。
忧愁,愁闷:郁闷。郁悒(苦闷)。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
有文彩:郁郁(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茂密;d.心中苦闷)。
香气浓厚:郁烈。馥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28118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