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拼音怎么拼写

广东话拼音怎么拼写,第1张

九声六调:即九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六种调值(阴平跟阴入调值相等,阴去跟中入调值相等,阳去跟阳入调值相等。调值相等的两个对应的不同声调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入声带韵尾而平上去声不带韵尾,其抑扬性相同而顿挫性不同)。

一、九声具体如下:

1、阴平和阴入: a1, ä (umlaut)

2、阴上: a2, ã (tilde)

3、阴去和中入: a3, â (circumflex)

4、阳平: a4, a (plain)

5、阳上: a5, á (acute)

6、阳去和阳入: a6, à (grave)

二、六调具体如下:

六调用阿拉伯数字音阶描述,“1”音调最低,“6”音调最高。

第一调: “Jäw”(周),调值66;

第二调: “Hãw”(口),调值35;

第三调: “Dîm”(店),调值44;

第四调: “Ho”(河),调值11;

第五调: “Mów”(母),调值24;

第六调: “Dòw”(渡),调值22。

三、例句:

周口店,河母渡

Jaw1 Haw2 Dim3, Ho4 Mow5 Dow6 (粤语

Zhou1 Kou3 Dian4, He2 Mu3 Du4 (普通话)

扩展资料:

1、粤语保留大量古汉语:

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来源。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

而且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在上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偏于一隅的广东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

2、粤语书写系统:

现代粤语在正式场合里普遍采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其语法、词汇跟普通话书面语大致相同。这种白话文的语法、词汇和用语与粤语有较大的差别,不过人们似乎已经基本上习惯了这种差异,不觉有大的不便。

但当人们用粤语读这种白话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的。朗读者会习惯上根据粤语语法、词汇及用语调整字面文句,用粤语复述出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广东话拼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粤语

粤语的音一共有9个,合并之后有六个每个字的粤语拼音后面的数字代表是什么声调,用1-6的数字表示。这种拼音比较难学,因为差别不是很大。国语的拼音是为了方便大家用紫光拼音打出来。拿到我发的粤语输入法的,可以用粤语拼音来打。

国语拼音:e
粤语拼音:ngeg1
意思:骗
举例:你成日呃我!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3
意思:这么
举例:件衫咁贵!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2
意思:这样
举例:噉都得?

国语拼音:mie
粤语拼音:mé1
意思:表疑问,什么
举例:做咩啊?

国语发音:dei
粤语发音:dei6
意思:们
举例:我哋系学生。

国语发音:yi
粤语发音:yi2
意思:叹词,表惊讶
举例:咦?咁奇怪?

国语拼音:wu
粤语拼音:m4
意思:不
举例:唔好

国语发音:zuo
粤语发音:zo2
意思:了
举例:我食咗饭了。

国语发音:ji
粤语发音:jit1
意思:用水射击
举例:唧水

国语发音:ya
粤语发音:nga1、a
意思:语气助词,通常与“嘛”连用
举例:人哋都唔想迟到,塞车吖嘛。

国语发音:wai
粤语发音:wo5
意思:语气词,常用在表达别人的吩咐
举例:佢叫你今日去开会喎。

国语发音:di
粤语发音:di1
意思:量词,相当于“些”,还可以单独作为名次定语。
举例:呢啲嘢,啲人

国语发音:gua
粤语发音: gua3
意思:语气词,吧
举例:应该系 啩。

国语发音:ngam
粤语发音: ngam1
意思:对,合适
举例:讲得啱唔啱?

国语发音:bei
粤语发音:hei2
意思:在
举例:我喺屋企。

国语发音:kai
粤语发音:gé3
意思:的
举例:我嘅名叫X

国语发音:lei
粤语发音:lag3
意思:跟‘喽’相似
举例:走嘞

国语发音:li
粤语发音:lei4
意思:来,起来
举例:过嚟

国语发音:ye
粤语发音:yee5
意思:东西
举例:有嘢食

国语发音:sai
粤语发音:sai1
意思:浪费
举例:好嘥啊!

国语发音:sai
粤语发音:sai3
意思:完全
举例:啲饭倒嗮

国语发音:ai
粤语发音: ngai3
意思:叫
举例: 嗌救命

国语发音:hou
粤语发音:geu6
意思:量词,块
举例:一嚿石头

国语发音:go
粤语发音:go2
意思:那
举例:嗰个人

国语发音:hu
粤语发音:la3
表示完成语气,相当于‘了’
举例:得嘑

国语发音:luo
粤语发音:lo3
意思:表示完成语气,相当于‘了’
举例:搞掂咯

国语发音:zhe
粤语发音:jé1
意思:语气词,‘的’、‘啊’
举例:好差嗻!

国语发音:mi
粤语发音:mei5
意思:不要
举例:咪住、咪搞

国语发音:mi
粤语发音:mei6
意思:就
举例:咪系佢啰

国语发音:luo
粤语发音:lo1
意思:呀,啦
举例:就系啰!

国语发音:le
粤语发音:lég1
意思:聪明能干
举例:叻仔,精叻 噏
国语发音:xi
粤语发音:ngeb1
意思:讲(通常指讲废话)
举例:发噏疯、乱噏 唛
国语发音:ma
粤语发音:meg
意思:‘商标’,外来词“mark”
举例:唛头

国语发音:bo
粤语发音: bo3
意思:语气词,表示提醒语气
举例:唔好唔记得噃 嗲
国语发音:dia
粤语发音:dé2
意思: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
举例:娇嗲

国语发音la
粤语发音:la3
意思:语气词,相当于‘了’
举例:走得喇

“用”字的国语和粤语是同一个读音的。
“学习粤语之前是不是也得学粤语啊”这句什么意思?金句啊
下面的是打拼音的
氹(dang)= 哄;例如:氹你开心=哄你开心
冇-通常是打“无”(mao)= 没有;例如:有冇钱?=有没有钱?
甴曱(gad zad)= 蟑螂
叻(le)= 很棒;例如:佢啲成绩好叻啵=他的成绩很厉害呵
攰(gui)= 累
佢(qu)= 他或她;例如:佢系边个?=他是谁?
呃(e)= 骗;例如:呃神骗鬼
抦(bing)= 殴打;例如:我哋去抦果条友=我们去揍那个家伙
拎(lin)= 提、 拿
拗(ao)= 吵架的时候死瓣,死鸡撑饭盖
咁(gan) = 如此、这样;例如:咁啊?=这样啊?
咗(zuo)= 了;例如:食咗饭未?=吃了饭没有?
呢(ne)、哩(li,0/7)= 这;例如:呢啲事=这些事
乸(na)= 雌性;例如:鸡乸=母鸡
咦(yi)、噫 (yi,7/6)= 感叹词,啊(表奇怪); 例:咦?
咯(lo)= 语气助词
咩(mie) = 什么;例如:有咩事?=有什么事?
咪(mi)= 不要; 例如:咪走~=不要走~
系(xi)= 是; 例如:系乜嚟架?=是什么东西来的?
唓(che)= 语气助词,表示鄙夷 =切
哽(geng)=当然;例如:哽系=当然是
唔(wu)= 不;例如:唔系=不是
俾(bi) = 给; 例如:你俾我啦~=你给我吧~
掂(dian)= 完结或状态佳之意;例如:搞掂=办妥
掟(ding) = 扔
啫(ze)= 语气助词;例如:唔系啫=不是的
啰(luo)= 语气助词/啰嗦
谂(shen)= 想;例如:我念咁做唔好嘎?=我想这样做不好吧?
啖(dan)= 口;例如:咬一啖=咬一口
啵(bo) = 语气助词
靓(liang)= 漂亮或表示幼稚; 例如: 靓仔=帅哥/小子
揾(wen)= 找、挣;例如:揾食=谋生
睇(di)= 看;例如:睇电视=看电视
嗟(jue)= 语气助词,感叹声; 例如:嗟~好吧毙咩?=切~很了不起么?
嘅(ge)= 的;例如:你嘅道服呢?=你的道服呢?
喔(wo)= 语气助词
嗮(sai)= 语气助词 浪费
嗰-通常打“果”(go)= 那;例如:嗰啲=那些
嘞(le)= 语气助词
嘢(ge)= 东西;例如:有嘢睇=有东西看
嘈(cao)= 吵;例如:嘈乜鬼=吵什么东西
嘎(ga)= 语气助词;例如:唔系咁嘎~= 不是这样的~
嘥(sai)= 浪费、错过;例:咁好嘅机会嘥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
潎(pie)= 闪,走人
撩(liao)= 挑逗;例如:撩是斗非=惹是生非
瞓(fen)= 睡;例如:眼瞓=困顿
嬲(niao)= 生气/一向;例如:我好嬲/毕嬲喺咁嘅=我很生气/向来都是这样的
嚟(li)= 来;例如:入嚟=进来
你(ni,)女嘅“你”
氽(tun)例:一氽水=一滩水
晏(yan)晏昼(下午);食晏(吃午饭)
嗤(chi) 打乞嗤(打喷嚏)
啋(cai)啋佢都傻(傻瓜才理他)
嚿(huo)一嚿石头(一块石头)
啩(gua)你会应承啩?(你会答应吧?)
掴(guo)掴几巴(打几个耳光)
嚡(hai)粗糙:条脷好嚡(舌头很粗糙)
悭(qian)悭钱(省钱)
呷(xia)呷醋(吃醋)
喐(yu)喐手(动手)
踎(mou)近读 某;即蹲;佢哋习惯踎住食嘅(他们习惯蹲着吃)
啱(ngam)唔啱着(不合穿);啱先(刚才)
奀(en)近读 银;奀瘦(瘦弱)
闩(shuan)读 山,闩门(关门)
呔(dai)车呔(车胎)
唞(teo)早唞(晚安);唞凉(乘凉)
嗌(wo) 嚄(wo) 谂(shen) 乜(mie)

恭喜发财 粤语拼音:Gòng Héi Fāt Cǒi。

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声六调。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 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

扩展资料:

粤语语气助词在语句意味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语气助词丰富,使用复杂,有单式、二覆叠式、三覆叠式和多覆叠式等形式:

单式,如“啦”、“喎”、“咩”等:“得啦。”“系咩?”“系啩。”二覆叠式相当丰富,如“摞噃”、“嘅啫”、“呀嘛”等:“唔系呀嘛?”“嚟啦喂!”“系咯喎!”三覆叠式也很常使用,如“嘅罗噃”、“一于系咁话嘅罗噃。”多覆叠式,如“嘅啦吓哗”。在表达语气和情貌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保留大量古汉语成分,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来源。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  。

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在上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偏于一隅的广东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太多战争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 。

今天粤方言的语音系统,与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即《切韵》音系(中古音系)有着极其严整的对应规律,即今天粤方言的语音面貌表现出了与隋唐汉语共同语十分接近的现象。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 。

斗门、新会、台山、开平、恩平等地的粤方言则反映了魏晋时期中原汉语的语音特点。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官话相同。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渠”(现写单人旁“佢”专指人;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跟吴语一样。复数人称不用“们”,而是端系的[taʔ]或[ti](现代粤语写作“哋”,本字为“等”,见圣公会的公祷书)。

粤语用“系”而不用“是”来代表正面答复,“系”是明清两代常用字。这些字眼在主流官话中逐渐淘汰,但仍偶现于书面语,例如李俨《中算史论丛》第一册(1955年版本,第210页)提及18世纪数学家Issac Wolfram 时,就写为“渠系荷兰炮队副队长”。

在文言文和现代粤语中,“卒之、畀”都等同“终于、给予”的意义。古代常用的“文钱”,粤语也保存了货币量词“文”的用法。

“寻日”的“寻”可追溯至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中的“寻”,解作“不久前”。“几多”、“几时”则可追溯至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有些现代粤语虽可溯古,但古今用法有异。上表中《尚书》“惟天阴骘下民”一句的阴骘,本指默默保护,后来则演化为功德之意。道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说文昌帝君训示人们要“广行阴骘”。之后阴骘又衍生出阴功与阴德两个同义词。

明人方汝浩于《东度记》当中,就将这3个词语交替使用,然而民间相学又出现所谓“阴骘纹”,并且称凡有此纹者,必然坏事做尽。前述3个同义词,也出现了歧义,其中阴德仍然是指功德,但是阴骘一词则改变成为贬义。

《红楼梦》第73回写到“救人急难,最是阴骘事”,指的本是好事,但是现今粤语所谓的“阴骘事”改变成为缺德事的意思。至于阴功一词,就像北方话中“好容易才……”与“好不容易才……”是同义一样,现代粤语之中,无论说“真系阴功”抑或“真系无阴功”,都是凄惨、可惜之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粤语

声母
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现代粤语中绝大部份被清化,但不少粤语方言仍具有明显的浊音(内爆音),这类浊音与古汉语的全浊声母没有对应关系。古平声字在粤语中变为送气声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声母。多数粤语方言声母数量都在20个以下。西部粤语普遍存在边擦音声母/�0�3/,这个声母亦普遍存在语壮语、临高话、黎语之中。
元音
粤语存在长短元音a的对立现象,有些著作将长短a标作 /a�0�9/ 和 /a/ ,但亦有不少人认为长a和短a之间存在音位差别,据此质疑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的观点。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跟壮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长短元音之间都存在音位差别,并不是单纯的时长差别。
韵尾
粤语包含[-p]、[-t]、[-k]、[n]、[-m]、[-�0�7](-ng) 六种辅音韵尾,前三种为促音尾,後三种为鼻音尾;另外各种粤语拼音方案亦把复韵母的第二个元音如[-i]、[-u]、[-y]等作为元音韵尾处理。
声调系统
粤语有相当复杂的声调系统。标准粤语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中入)、阳入,称为「天籁九声调音法」。关於粤语的发音和拼写,详见粤语罗马化方案(粤语拼音或粤语罗马字)、教育学院拼音方案。
声调表
声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阴入 中入 阳入
调值 55/53 35 33 21/11 13 22 5 3 2
汉字举例 分 粉 训 焚 奋 份 忽 发 佛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1) 8 (3) 9 (6)
拼音 fen1 fen2 fen3 fen4 fen5 fen6 fed1 fad3 fed6
文白二读
粤语存在少量文白二读现象。粤语文读音源於模仿模仿宋朝《广韵》的中古汉语发音,其定型时期与宋室南迁有相当关系。粤语白读系统发达,文读音出现频率不高,没有出现系统性的文读音。最常见的形态是以白读音-eng韵母取代文读音-ing韵母(如病/命/钉/听/岭白读-eng,文读-ing)。其他文白二读声母如:近(g-)代/远近(k-)。
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
粤语保留相当多的古词古义,古单音词在现代粤语词汇中仍然占很大的比例。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词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而在现代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极少使用。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汉语北方话相同,但粤音「我」(ngo5)更保留了中古汉语唐音(ngɑ�0�8 )之疑母(ng-)。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继承了东晋南朝的用法,跟吴语一样使用「渠」,现代粤语写作「佢」。复数人称不用「们」,而是上溯至端系的同源形式 [ta�0�3] 或 [ti](现代粤语写作「哋」,本字为「等」)。
粤语不用「是」而用「系」来代表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说中常用字,其粤音(hai)与日本人正面答覆时的单字发音(-{はい)基本相同。“系”除了代表正面答复(yes)以外,亦是粤语的唯一领系词(be)。
在《诗经》、《尚书》等古经典作品中,不少用词亦在今天粤语中惯常使用。例如,句未助词“忌”(现代粤语写为“嘅”字),在《诗经�6�1国风�6�1郑风�6�1大叔于田》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的表述;“噬”字在粤语中解作“咬”,语出《诗经》“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阴骘(音:阴质)语出《尚书》:“惟天阴骘下民”,在粤语中指埋没良心的事。“卒之”一词在古文和现代粤语都是等同“终于”。古代常用的货币量词是“文钱”,粤语也保存了“文”的用法(常被写为“蚊”字),用法相当于汉语普通话的“块”。在量词上,粤语使用出现于宋词的“几时”(何时)、“几多”(多少)。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可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粤语亦会借用古语作引伸,演化成新的意义。“牙烟”(正写“崖广”)原意为“悬崖边的广”(“广”即是小屋,与简化字无关),后引伸为危险。
“走”字的本意为“奔跑”(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但在汉语普通话中已转义为“步行”。粤语中,“行”就是步行,而“走”则保留了古汉语中“奔跑”的意思。又如汉语普通话“吃(吃)/喝”,粤语用更古老的“食/饮”,用法与《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一致。动词“来”,粤语会用“莅”(常写作“嚟”),即“欢迎莅临”的“莅临”。
再如“打甂炉”(吃火锅,常写作“打边炉”),“甂炉”为一种古炊具;日常炒菜用的半圆型炊器,古代称为“釜”,粤语和客家话用“镬”,汉语北方话用“锅”,闽语用“鼎”。[4]
粤语用“謦欬”代表聊天、闲谈,也是古汉语的用法,在古书例如《列子》《庄子》都可找到例句。(“謦欬”因常被写作“倾偈”,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僧侣说教“讲佛偈”。)

粤语是有拼音的,但是一般广东人不会拼音,因为他们不需要用拼音。但在学习粤语时是要学习拼音,这样发音会准一些。
粤语有22个声母,没有汉语拼音中的zh,ch,sh,r(粤语不翘舌),有汉语拼音中没有的gu,ku,ng。但其他的声母虽写法相同,其中有些发音也有很大差别。
韵母的差别就更大了,粤语有复韵母、鼻韵母、入声韵母等,十分复杂。
粤语有六声九调,标调时不适用汉语拼音的调号,而是直接用数字1、2、3、4、5、6来标调,分别表示对应的调值。比如,1声的调值是55,2声的调值35,3声的调值是33等。
粤语拼音是将粤语罗马化的一种方式,粤语罗马化是指将标准的粤语发音的罗马化拉丁字母转写。进行罗马化的方案通常叫做粤语拼音方案。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香港语言学学会设立的粤语拼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2799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