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本地人用温州话怎么说

我是本地人用温州话怎么说,第1张

普通话模拟:叔叔-大大、阿大或休休、伯伯—音同爸爸(轻声) 姑姑和阿姨统称阿NI(第一声) 舅舅为英语G音加上汉语iao拼成的读音叠字,普通话没有可以表现的。舅妈有变音是G iang 您(音译)。弟弟-阿dei。哥哥-阿箍(箍)姐姐-阿匝 妹妹-阿麦(入声现代汉语四声之外)姨夫-夫(连拼音都表现不了)爷(衣音)爷爷-阿易 奶奶-泥泥(四声)丈夫-乐公 妻子-乐迂 儿子-没汉字没拼音可以表示类似嗯音。
温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亦被民间称为瓯语,为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一带汉族本地居民所使用之汉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瓯江片,属于南部吴语。温州话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极大差别,和北部吴语也无法沟通。
温州话(瓯语)可以根据其区域粗略地分为纯瓯语区、准瓯语区和半瓯语区三类。纯瓯语区说纯正口音,包括温州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永嘉、及乐清局部,人口230万。准瓯语区口音略有偏差,涉及泰顺、文成、平阳、苍南、龙港,合计人口320万。半瓯语区涉及乐清95万余人、洞头4万余人,合计人口100万。
温州话(瓯语)内部一致性很强。但温州地区的方言除温州话(瓯语)以外还有闽南话、蛮讲、蛮话、畲客话、大荆话、黄南话、南田话、罗阳话、莒江话、金乡话和汀州话等 ,纷繁复杂的程度可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其差异性也很大,包括语音差异和词汇差异,以至于两种不同方言之间的通话有时很吃力。

Mandarin(一半外国人都是说整个和粤语以及其他的地方方言区分)
shanghai dialect
或者直接说shanghai hua(老外也懂的)
local language(比较口语化地道,老外知道的)

方言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沉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他的存在正如同这个地区的小吃、人文一样,都是浑然天成,无法或缺的。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域文化。
由于缺乏乡土教育,以前温岭话的使用者大半都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一直以来没有一个书写范式。出于方言的保护和考据的目的,我们需要正音正读,我们需要方言词汇有规范汉字写法。
在这篇文章里,我集录了一些浙江温岭民间的日常用词,并且对这些词条作出了自己的解读。
01喫
温岭人讲到“吃”,用的是一个古音“喫”字(音:chioh)。
喫饭、喫茶、喫酒、喫面、喫糕、喫麦饼、喫麻糍、喫糕干肧……
在乡间,人们见面会顺口问上一句:“饭吃了吗?”或者是“到我家里来吃饭。”这是他们打招呼的一种习惯,切不可当真回答。一般来说,见面问你饭吃了没,或说请你吃饭,是一句不可当真的世故。
02渠
渠(音:gie),第三人称代词,同他,她,它。渠伊,则是指“他们”或“她们”。
温岭话里有许多古音,像“渠”就是一个古老的人称代词,在我们这里仍然保留着千年之前的发音。
我一直暗暗觉得,温岭话是一门古老的语言。秦汉时期,汉人对吴越地区正式开拓,但浙南仍是越人的天下,越人在这里建立的东瓯国一直处在独立状态,他们讲的是古越语(侗台语)。虽然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史记》东越列传),但迁走的仅仅是瓯越的王族与豪强,本地的土著还在。据东晋郭璞的记载,瓯越人应从六朝时开始说古吴语,但古越语仍在当地有着相当多的残留,有些词汇甚至还保留到了现在,比如:闹热、鞋拖、人客、鱼生、墙围(侗台语里典型的定语后置)。
03睚
批评,瞪着眼睛教训(音:yá)。自家的孩子在外面闯了祸,父母一般都要对人家做出承诺:“我们回家一定要好好把他睚睚过(教训一顿)。”
04颜令
“颜令”在普通话里很难找到一个相似的同义词。它可以指一个人有威严,或指他(她)的貌行举止中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有“颜令”的人,谁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感觉到来自他的隐隐威权压力。他一个转身,一开口,或一声咳嗽,一个“眼q” 掼过来,旁人便住嘴,便正襟危坐,便洗耳恭听。
05慧
指小孩子懂事、听话、能干,“慧”这个字也一般用来夸赞小孩子。
06宠
纵容、溺爱孩子。但有时这种溺爱往往是让外人撇嘴的,所以乡间也有俗语“宠子害子”。
07刮肚
在温岭乡间,父母对最后一胎出生的孩子,称为“刮肚”。刮肚在家里能够得到特别的宠爱。记得我有一童年玩伴,他是家里的刮肚,每次放学回家,进门第一句话就是“阿姨(妈妈), 我要喫奶奶!”直到小学的二三年级,他好像还有这种嗜好。如今,一说起“刮肚”这个词,我就想起了他,想起他踮脚吸奶的情景 。
08孙男孙女
在温岭方言里,孙男孙女一般对应的是祖父母,女儿家的子女则为称为“囡儿孙”或“囡儿孙女”。乡土社会里,照顾孙子、孙女是祖父母的义务,照顾囡儿孙、囡儿孙女却不是义务。如果老人对囡儿孙(女)好了,儿媳会抱怨老人偏心:不亲自己孙,亲外人。以前在农村,嫁出去的女儿是不承担赡养义务的,所以儿媳才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享有优先权。
09家娘新妇
家娘,是指婆婆;新妇,是指媳妇。
“家娘新妇”这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因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免不磕磕碰碰,真正关系和谐的婆媳,少之又少。旧时,嫁入夫家的媳妇,无论在家庭地位上,还是经济上,完全处于弱势地位。而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里,除了“家娘新妇”的关系,可能还有“姑娘嫂”的复杂关系,温岭就有一条俚语“嫂送姑娘,像模像样;姑娘送嫂,勿论多少”(指送月里),这也反应了媳妇嫁入夫家后尴尬的家庭关系。
10一代大新妇,三代大子孙
这是一个充满了优生优育思想的乡间俚语。娶个身材高大的儿媳妇,改良基因,期盼后代也身材高大。
11大娘十八变,临上轿还要变三变
在温岭方言里,“大娘”指的是未结婚的姑娘。“大娘十八变,临上轿还要变三变”这个俚语也说明从“囡儿头”到“小大娘”,再到“新妇娘”,女孩子的外貌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温岭方言中,对女性称呼的时序演变有:囡儿头→小大娘→新妇娘→新老孺人→大肚人→生娘→大蛮老孺人→老太→老太扁
12大蛮男子
泛指壮年男人。这个“蛮”很有意思,字面上还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蛮”字曾流行于南方,很长时间内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温岭,秦汉以前为瓯越地,这里的土著民原属百越的一支,温岭的大溪现在还有西汉初年东瓯古城的遗迹。
在温岭方言里,除了大蛮男子,对应的还有大蛮老孺人(壮年妇女)的称谓。
13添人添双箸
以前传统的家庭生活,都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在自给自足的乡村自然经济中,一个大家庭是很少有分家的,因为单个的小家庭应对生活困难和变故的能力很差。“添人添双箸”,“多个人,镬里多碗水接接”。在那个时代,信奉多子多福,当然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和友爱也是必不可少的。
14撑门头人、好撑
一个大家庭可能由几代人,八九口人组成,那就需要一个当家人,而这个当家人在方言里就叫“撑门头人”。撑门头人一般由父亲或母亲担当,有时也会是儿子或媳妇,他(她)掌管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包括一切婚丧嫁娶和人情往来。
如果那个撑门头人,能很好地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开源节流,常有盈余,那他(她)这个门头就是好撑。于是方言里“好撑”这个词就出来了。好撑等同于富裕。
15鲎
温岭人把彩虹称为“鲎”(音hòu)。
“鲎”在书面语中,其实是海中的一种甲壳类动物,生活在海中,尾坚硬,形状像宝剑,肉可食。在沿海文化里,见到“鲎”往往是好兆头的象征。
16起早枯星
指早上起来,天刚亮。“枯星”,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文词。枯,在古义里,有空旷、孤单的意思。天边有一颗孤星,而天色将明,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场景。
方言里关于一天时间演变的其它俗语还有:天亮蒙(清晨)、早界头(上午)、日头昼(中午)、晏界头(下午)、黄坤头(傍晚)。
17青光耀境
把“青光耀境”这四个字写成书面,会是一个很美好的词语。万里无云的黄昏,当太阳落山之后,会有一片亮光,映照青色天际。而青光耀境,也往往预示着明天又将是一个晴好的日子。
18晃昼照旧
在连绵的阴雨间歇,天空突然就变得亮晃晃的,甚至出现阳光。这时,老人们会说“晃昼照旧”,因为依据他们的经验,接下去还会下很长时间的雨。
19讨米堕贫
“讨米堕贫”,是专指以前那些居无定所,靠讨饭为生的乞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到吃饭时分,他们会端着碗或拿一个搪瓷牙罐,大大方方到人家门前讨一点剩饭和剩菜。你给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是从来不嫌的,那时大家也不会给钱,有的只是锅里的一口饭,或是米缸里的一捧米。他们流动性不强,活动范围仅限附近村镇,所以大家对他们也比较熟悉。
而现在,那些“讨米堕贫”已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地来的流浪乞丐,他们不再单纯的乞讨食物,他们还要讨钱。比起以前的“讨米堕贫”,他们更像是职业乞丐,他们在街头以自己残疾的身体行乞,讨钱。大家也不再称这些人为“讨米堕贫”,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纯粹的讨饭人。
20阑胡秀才
“阑胡”意指一个人外表邋遢。温岭方言里的“阑胡秀才”是一个贬义词,特指那些好舞文弄墨,又一事无成的小知识分子。
阑胡,其实也是d涂鱼的一个别名。清代学者俞樾:“阑胡,亦名d涂,海滨小鱼也。形如鳅,长二三寸,潮退跳掷泥涂,无虑数千万头。”
21粗纸包头
以前正月里去亲戚家拜年,都要带这种“粗纸包头”。它是一种用边长为30公分的正方形粗纸(稻秸纸)包成的“斧头形状”纸包,所以有时也叫“斧头包”。有钱的人家在里面包桂圆干、荔枝干;没钱的人家包“松树菩”代替。“包头”在亲戚间流转,一般不拆开,那就避开了不必要的尴尬。
22接力
接力,是指正餐之外的点心,有“早接力”和“晚接力”之分。这个词在方言里往往也被用作定义时间的名词,比如“早接力”一般指上午的九、十点钟;“晚接力”则是指下午的三点钟。
23参鸡胶肚
以前红白喜事办酒的传统碗头,指海参、整鸡、鳗胶、猪肚。还有“胶”并不一定就指鳗胶,那时有钱人家用的是鳗胶、黄鱼胶,没钱人家亦可用“肉皮胶”代替。
24掸塳墉
“廿四掸塳壅,廿五赶长工”,到了十二月廿四,各家都开始打扫除尘。一早,女人催促男人,大人督促小孩,于呵斥中分工协作。楼上楼下的地面用扫帚、拖把洗净;窗门不得有灰,玻璃擦得一尘不染;镬灶头的锅盖,庎厨里的盆碗盏洗得铮亮。
25缴躸身
温岭方言里,称洗澡为“缴躸身”。
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前的那次“缴躸身”是逃不掉的。冬日寒冷,没有热水器也没有浴霸,母亲在房间里挂起塑料薄膜的浴罩,用煤炉烧起一壶壶的开水,作全家人洗澡之用。洗澡时,在浴罩下放一木长桶,倒入开水,然后用冷水兑好。光着身子钻进水汽蒸缭的浴罩,手拿毛巾,坐在长桶里自擦自洗。浴罩的薄膜不算密闭,顶上还不时有凝结的水珠滴下,落到身上,滴滴生寒。就这样哆哆嗦嗦地洗着,手抖齿颤,时间稍有长久,大人就会来敲门,催着快点,说后面还有人等着要洗。
26人山一攀一撩
一个充满动感的乡间俚语。意思是身材像山一样高,够着他需攀援,还要用手向上撩。温岭方言里通常用这个俚语来形容身材高大魁梧的人。
27阴司保长
温岭乡间俚语有“阴司保长”,意思是指平时话不多,难以捉摸的人。
关于“阴司保长”应该有个出处。明朝中叶,筑太平县城,按明代惯例在城内建城隍庙,新知县上任必到庙里致祭。县城城隍在那时等同于阴司知县,而乡下的保界神就相当于阴司保长。
28刁刘氏
“刁刘氏”是一个来自明代小说里的人物,在温岭的乡间俚语里有引诱别人做坏事的意思。
刁刘氏是何许人也?答:“古代之*女刁妇也!”
“襄阳首富刁南楼随文人同到扬州游玩,一去数月之久,结果妻子跟邻人王文勾结成奸,刁南楼回家后,竟被妻子刁刘氏用药毒死。案发后,襄阳知府用妇人闻之失色的煮红菱、铁公鸡等酷刑,拷打刁刘氏,逼其招供。而后,把刁刘氏剥得赤条条,骑木驴游街,押赴刑场,倒悬凌迟三百六十刀毙命。” (《刁刘氏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的最后,刁刘氏游街、受刑的场景,对古代蒙昧的百姓来说,无疑就是一场充满意*的感观盛宴。
29切肉剐脸
这个乡间俚语的意思是:某人罪孽深重,并被别人极度痛恨。
“切肉剐脸”其实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凌迟。行刑时,刽子手按照规定刀数将受刑者的肉割下来,并让他不死,直到最后砍掉犯人的脑袋。
中国古代的死刑一般带有仪式性,统治者往往通过公开处死犯人来警示老百姓。所以那时的死刑大多带有“表演性”,强调对人的肉体破坏和感官刺激,比如:斩首、车裂、绞刑、腰斩、凌迟。
30长人自长自,棺材七尺四
这个俚语的意思是说,某人自以为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
当然那个“长人自长自,棺材七尺四”的说法是错误的。旧时棺材的长度并不是七尺四,七尺三才是统一的尺寸,这是祖师爷鲁班定下的规矩。以前在乡下,常见乡人屋里藏有做好的棺材,这是他们为家里老人提前定制的,以免老人闭眼之后,手忙脚乱。当然,做好的棺材在保存时,也有禁忌,必须要盖上棺材盖,不可分离摆放,不然会影响老人寿数。还有,过了60虚岁的人,才可以在棺材上绘图案;30岁之前过世的少亡人,棺材上只能上漆不能绘图。
31红头雉鸡
意思是形容某人脸色红润。“雉鸡”,在温岭方言里被称为山鸡。雄性山鸡,头部的皮肤呈绯红色,尾羽细长,非常华丽。
32雉鸡毛横解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乡间俚语。意思是态度蛮横,不讲理。
“雉鸡毛横解”,这是一个来自戏台上的词汇。其实在戏台上插雉鸡毛是很讲究的,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插。一般是正统人物是不插的,台州彩虹本地话,比如三国里的关羽、张飞、赵云。而吕布,周瑜等非蜀汉人物,有不少是头上插雉鸡毛的。还有,《四郎探母》里的杨延辉,他的头上是插雉鸡毛的,这是因为他被俘,投降辽国,已属番邦的人了。
33头发解散
在温岭方言里的意思是:豁出去了,放手一搏。
“头发解散”这也是一个来自戏台上的词汇。戏曲中的人物解散头发,主要表现的是角色所处的困境,比如落难、悲痛、挣扎。“头发解散”这是个颇具象征意味的戏曲动作,它向观众传达的是一种情绪异常激烈的表达方法。于是这个词也渐渐进入了我们的方言俚语里面。
34孤凄相
给人以孤独凄凉的印象,让人倍觉同情。
35装孤死
指乡间的自杀未遂者。
在上个世纪末,农村妇女的地位非常低,她们在家庭中经常没有任何财权和发言权。当她们遇到争吵或家暴,又在无法得到娘家人帮助和支持的情况下,想到自杀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自杀也是妇女用来威胁丈夫和其他人的手段,她们表示自己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的一种方式。
以前在乡下我曾亲眼目睹过一家婆媳争吵,媳妇当众 *** 起一瓶农药要喝,结果被众人飞快抢下,然后她又拿出柴绳上吊,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样没有得逞。这种并不坚决的自杀行为更像是一种表演和示威,日后往往会沦为乡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笑点。人们在背后会指指点点说她——装孤死。
36大虫乱起,狗头虎也乱起
比喻社会或家庭不安定,从上到下都开始乱套。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温岭霍乱流行,病死者无数,因为对传染病的恐惧,大家把装着尸首的棺材,抬到城外,不及深埋下葬,就匆匆逃了回来。“狗头虎乱”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它们成群出没,挖出棺材,啃食尸首。而当霍乱过后,“狗头虎”又空前猖狂,它们出没于乡里,咬死咬伤小孩无数。
“狗头虎乱”是真实事件,发生在日本人轰炸并侵入温岭沿海之后。前半句的“大虫”可能是指比“狗头虎”还要凶狠的日本人。日本人杀人放火,“狗头虎”也乘机作乱,那个时期,时局极度动荡,老百姓在离乱中艰难度日。
37五月十三磨刀雨
这是一句温岭本地的农谚,它完整的表达是:“五月十三磨刀雨,滴滴搭搭,落到十八息。”
传说阴历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的日子,而民间称此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是其磨刀水从南天门降下。还有,根据以往经验,只要五月十三落雨,就会一直落到五月十八为止。
还有,五月十三也是关公斩貂蝉的日子,磨刀雨后斩貂蝉。
38肥桶
温岭的方言里也有称作粪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家庭,总有几只大小不同的肥桶,以备卫生所需。那时,肥桶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硬件,“新妇”出嫁,这还是陪嫁的嫁妆,贴上“囍”字。
一般人家都是将肥桶放在床角和板壁之间,有时也会挂个布帘子。很奇怪,那时也不知道臭,习惯了,家家如此。
那个时候,每天早晨,街上都会有“田壅车”拉过来,家家就先后提着肥桶出来,长长的街道,每家门口立着一个肥桶。一肥桶粪水值两分钱,很多人家,都会额外的在肥桶里掺上几盆清水。收田壅的环卫工人一般是不会在意的,哗啦一声,把稀稀拉拉的粪水倒进车里,随手撕一张“粪票”给你,月底前凭票去环卫所结钱,隔月作废。
在这个史前无例的票证时代里,“粪票”好像是唯一能直接折合成货币的票据。所以当我随便找一个墙角野地便溺,被大人看到,都会是一顿痛骂。在那个年代,是不允许有败家子存在的。
39盲坑
盲坑,即为茅房。以前村头巷尾皆有矮小的茅厂,下面挖一坑,其间置一大缸,上面架三五板材,或竹竿,以解路人三急之急。茅厂顶,多以油毛毡或稻秸、茅草覆盖以遮风挡雨。
很多盲坑是露天的,什么阻挡都没有,有一种以天地为厕的意思。这恰好跟肥桶形成鲜明对比,肥桶是室内的,隐蔽的,是家庭内部禁忌和隐私的体现。而盲坑是户外的,是一种实现人与自然契合的最简便的渠道——人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粮,又将排泄物直接归还大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坐在盲坑头排泄就能体会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40田壅打针,猪栏照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化时代,每个农村家庭都要向生产队里交田壅,以抵“工分”。当然,生产队对这些粪便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并不像城里一样随便夹水倒进来都算数,这时队里的会计或出纳会拿一根竹筷长短的“田壅表”插入你家粪缸之中,以测量大粪的浓度,以浓度高为佳。还有,那时农村的大粪是要过称的,需斤斤计较,所以队里的会计、出纳常常会为粪便的斤两、稀薄和社员们吵的面红耳赤。
于是这个“田壅打针,猪栏照称”的俗语就出来了,并且出典就在此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2667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