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正确诊断、分型超关键!胸腔科医师完整解析

肺腺癌正确诊断、分型超关键!胸腔科医师完整解析,第1张

记者:曾正豪报导

恶性肿瘤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十大死因首位,肺癌又是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许多名人即使未抽菸也罹患肺癌,因此民众对肺癌产生莫名恐惧,肺癌防治也因此成为重要的课题。

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不同的肺癌细胞型态,治疗方法与药物大不同,手术根治更是早期肺癌才有机会!新北市立土城医院(长庚体系)胸腔内科钟福财主任对此表示,正确诊断与分期肺癌,是正确治袜咐慎疗肺癌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依据,快来看看医师的分析。

不吸菸女性罹肺腺癌 正确诊断治疗后,追踪逾5年

46岁 T 女士,因为慢性咳嗽月余来到诊间,显示左侧肺叶处有不正常阴影合并纵隔腔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为肺腺瘤合并淋巴转移,下图为案例胸部X片发现左上肺叶肿块(如图 D红色箭头所示),胸部电脑断层影像确认左肺叶肿块位置后 ( 如图A红色箭头所示 ) ,经由支气管镜超音波导引切片 ( 如图C红色箭头所示 )  同时胸部电脑断层 ( 如图A蓝色箭头所示 ) 与全身正子摄影 ( 如图B蓝色箭头所示 ) 显示气管旁淋巴结疑似转移,经由支气管镜纵膈腔超音波与细针抽吸  ( 如图E蓝色箭头所示 ) 得到足够检体,最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肺腺癌淋巴转移,完成正确诊断与分期,并借此正确选择治疗!

▲支气管镜术-肺癌诊断分期工具图

如何正确诊断与分期肺癌?

恶性肿瘤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十大死因首位,肺癌又是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许多名人即使未抽菸也罹患肺癌,因此民众对肺癌产生莫名恐惧,肺癌防治也因此成为重要的课题。

正确诊断与分期肺癌,是正确治疗肺癌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依据。肺癌临床分期除了肿瘤大小及侵犯器官外,最重要的便是纵膈淋巴结分期。通常病患会先完成临床影像诊断分期,也就是胸部电脑断层与全身正子摄影。然而光靠临床影像,无法正确把某些发炎病变与肿瘤造成的淋巴转移区分。借由支气管镜超音波取样得到细胞或病理学的正确肿瘤诊断与淋巴结分期。支气管镜纵膈腔超音波与细针抽吸提供了较不侵入破坏正常组织,却有高正确分期纵膈淋巴结的选择,只需空腹禁食6-8小时后,经由局部麻醉与轻中深度镇静术搭配约1小时内即可完成。

1. 肺癌诊断与分期

第一步是影像诊断,通常是「胸部X片」。胸部X光片已发现异常阴影,使用一般「胸部电脑断层」来进一步确认胸片阴影的性质与位置。在胸部电脑断层影像确认肺部肿瘤位置与大小后,下一步便是病理学诊断,也就是所谓的「生检切片(活体组织切片)」。

许多病患一听到肺部需要切片,都会产生恐惧甚告敬至排斥,不过,生检切片是取得病理学诊断的唯一方法。时至今日,低侵入性且轻中深度镇静术,已使检查不适感改善许多。视肿瘤大小与位置可能选择(1)支气管镜检查切片,(2)影像切片──如「胸部超音波」或「电脑断层导引切片」,(3)手术切片等。各有优缺点,但需与医师讨论。

2. 支气管镜超音波

支气管在肺部有许多分支,电脑断层影像只能显示肿瘤大概位置,在进行支气管切片时,借由支气管镜超音波定位肺肿瘤,能正确有效切片以正确诊断肺肿瘤(如图C红色箭头所示) 病理诊断。

3. 经支气管镜纵膈腔超音波与细针抽吸(EBUS-TBNA: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tran *** 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过去临床影像对纵膈及肺部淋巴结的分期准确率不佳,准确性高的则为「外科胸腔镜」或「纵膈腔镜手术」虽准确率较高,但是需要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属高侵入性。因此而「支气管镜纵膈腔超音波与细针抽吸」,则提供了较低侵入性的方式,是正确分期纵膈淋巴结的一种选择,借由支气管镜前端超音波探头确认支气管旁淋巴病变,并定位经由支气管镜纵膈腔超音波与细针抽吸 (如图E蓝色箭头所示)得到足够检体,取样得到细胞学或病理学分期,此针对纵膈腔淋巴结正确分期,给有机会手术切除的肺癌,最佳术前分期评估与术后追踪。对于手术治疗后纵膈淋巴复发,也提供高诊断率且低侵入性的检查,只需空腹禁食 6-8 小时后,经由局部麻醉简凳与镇静术搭配约 1 小时即可完成,术后1 小时即可进食。

4. 肺腺癌药物治疗

肺腺癌如何治疗?根据病理组织及分期结果,决定治疗方式。早期肺癌病患可手术根治,部分病患须搭配术前的前导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如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放射线治疗等。

局部晚期肺癌若无法开刀但未转移,病人也可接受化放疗及考虑免疫治疗的巩固性治疗。亦可视病理细胞型态,分析肿瘤基因变异,及病患体能状态等,选择标靶治疗、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等。然而,晚期肺腺癌患者大多具有特别的基因突变(EGFR、ALK、ROS1等),其中约55%为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EGFR标靶药物也已发展至第三代,健保也已开放给付。 第一线使用EGFR标靶药物无恶化存活期约9-19个月,整体存活期约21-38个月。医师可依照患者基因突变类型而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

民众本身应注意自身健康,应该尽量避免危险因子,而针对高危险群民众如具有肺癌家族史、抽菸民众也可考虑「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扫描」(LDCT)筛检,其特别针对侦测小于一公分的肺部结节,增加早期肺癌发现率,有任何异状应尽速就医,以期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原文出处:健康医疗网

肺癌的基本诊断措施,亩瞎包括病史、胸部正侧位片、全血细胞检查和生化检查。1.

年龄45岁、吸烟指数400的男性,为肺癌的高发人群。建议至少每年一次的肺部体检。2.

咳嗽伴血丝痰的病人,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

咳嗽(70%)、血痰(56%)、胸痛(39%)、发热(32%)、气促(13%)乃常见的五大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薯毁状为咳嗽,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为血痰。3.

肺癌的症状学没有特异性,凡是超过两周经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痰血、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生改变,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4.

每年体检如发现胸片异常,如肺结核痊愈后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应每年追踪检查,如病灶增大应进一步排除肺疤痕癌的存在。5.

肺癌出现声嘶、头面部浮肿数耐备提示局部晚期的可能。5%-10%的肺癌患者以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其它的肺癌局部外侵的症状包括贺纳氏综合征、潘寇氏综合征,还有累及喉返神经的声嘶。肺癌病人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或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考虑脑转移的可能。骨痛、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考虑骨转移的可能。右上腹疼、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考虑肝转移的可能。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见相应转移器官的症状。如果能在常规治疗中配合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辅助治疗药品,可以稳定病情并缩小肿瘤。你的情况,建议最好还是去医院诊断一下,保持心情愉快。

肺癌发现大概有两种途径,一是主动体检筛查,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通过胸部CT检查排除、或发现,二是出现咳嗽、咳血丝等症状后医生让做胸片(有可能遗漏、发现问题需要再次CT等缺点)、或者胸部CT检查,所以胸部CT是肺癌首个检查项目。

如果胸部CT发现肺部肿瘤,边缘毛刺、分叶状、支气管中断或者气泡征、胸膜牵拉、胸腔积液以及肿块较大等征象高度怀疑肺癌时,需要定性诊断。

临床查体是少不了的,体重变化、体力状态、浅表淋巴结有没有肿大(重点锁骨上)、呼吸音情况等等。中央型肺癌多用

支气管镜检查、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中央型(少用)、周围型肺癌都可以。如果有胸腔积液也可以胸水里找癌细胞,痰液也可以,属于细胞学病理检查,意义次于组织学检查,阳性发现率太低。有些病情很晚,体表发现转移灶时,也可以活检、穿刺这些转移灶来确定肺肿瘤性质。必要时胸腔镜、纵膈镜、超声内镜等检查。

取到肿瘤组织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常规染色后形态学诊断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等,如果只是提示恶性征象,不能确定种类,就需要免疫组化来鉴别。免疫组化有些项目还可以提示肿瘤的恶性度。

当肺癌确诊以后,制定治疗方案就需要全面检查、TNM分期。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血凝、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心脏超声、肺功能等检查,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各种抗肿瘤治疗。肺癌易发生肝脏、脑、肾上腺、骨的转移,头部、胸部、上腹部增强CT检查,全身骨核素扫描,头部最好是增强磁共振检查。

PET-CT对于癌症分期应该是最好的,但是费用太大,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小细胞肺癌如果考虑手术时必须要PET-CT检查。

肺癌治疗后复查方法基本上还是分期哪些手段,以指南、共识推荐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2449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