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第1张

新生犊牛一般是指出生到7天内这段时间的犊牛,这时犊牛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周围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差,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饲喂优质的初乳

初乳指母牛产犊后的第一次挤奶。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较低,而且含有大量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初乳可以提高犊牛成活率。有资料显示如果4-6小时内饲喂4升优质的初乳可以提高5%的新生犊牛的成活率。初乳最佳溶解温度是60℃的温水,切忌使用微波炉来溶解初乳,溶解后用巴氏消毒机对初乳进行消毒。

2、饲喂新鲜的开食料

犊牛每天要多次少量添加新鲜的开食料,开食料最好是能看得见原料的开食料,这样可以从眼观上判断饲料是否新鲜。对于采食不好的犊牛,将开食料放入手心,诱导犊牛吮吸手指时将饲料放入犊牛口中,这样可鼓励犊牛多采食颗粒料。颗粒料要以谷物为主,这样可促使犊牛瘤胃乳头的发育。

3、管理好断奶犊牛

当犊牛每天的开食料采食量超过1%体重时,才能考虑断奶。依据月龄往往不科学,如果饲喂管理好,有的犊牛在4周时开食料采食就达到1%,如果管理不到位,有的犊牛到8周时也达不到断奶要求。断奶前犊牛体重是出生体重的两倍,这是衡量断奶前犊牛饲养管理指标。断奶后,起初将4-6头犊牛放在一起,过渡两周后再增加犊牛头数,要保证采食槽平均每头犊牛至少45厘米,运动和躺卧面积平均不低于2平方米,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犊牛生长发育。

4、管理好犊牛舍

垫料要松软、吸水、便于打扫,如刨花、锯末、米糠、揉碎稻草、沙子等,还要保持通风。总之,要保证犊牛舍干净、干燥、通风和舒适,这样会预防呼吸道、腹泻等疾病发生,最大限度保障犊牛健康。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巧

一、防寒保暖。犊牛舍最适宜温度为15-20度,湿度为65%,因此在入冬前要做好防风、防寒处理,密封一些细缝防止贼风的侵入,放置相应的取暖设备,垫料要厚、干燥,并要及时更换,注意保留通风口,天气好时进行通风换气。

二、断脐带,清粘液。犊牛出生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处理脐带,通常情况下,犊牛的脐带会自然扯断未扯断时,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8厘米处剪断脐带,将脐带中的血液和黏液挤挣,用5%碘酊消毒,断脐不要包扎,可系一小扣,以自然脱落为好。犊牛身上的粘液最好由母牛舔干,增加母子感情,但口腔、鼻子内的粘液,应用毛巾清除。剥去犊牛软蹄,助其站立。

三、尽早吃上初乳。犊牛出生后,尽量在半小时内让其吃上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母源抗体,可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体弱的犊牛要人工辅助哺乳,直到自己会吃乳为止。

四、检查胎衣。在检查完母牛胎衣是否正常后,要立即拿走胎衣,防止母牛吃掉。

五、称重与建档。犊牛出生后吃初乳前,应称重记录。登记父母和本身的名号、日期、初生重、特征等,建立好养殖档案。

六、加强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卫生,经常清理牛舍,定期消毒。做到勤打扫、勤观察、勤换垫料,每天至少要清扫一次,严禁用冷水冲冼。

犊牛一般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要认真做好犊牛的 饲养 管理工作。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犊牛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犊牛饲养管理

1 初生犊牛的护理

犊牛出生后第1 个小时

1)促使犊牛呼吸。犊牛出生后首先要剥掉胎衣,清除口腔和鼻孔中的黏液如果犊牛呼吸困难,可将其后肢提起、拍打胸部,使黏液从口腔流出,直至听到犊牛的叫声,然后用布擦干净口腔内的黏液。

2)断脐。用无菌手术剪在距离脐孔10~15 cm处将犊牛脐带剪断,并用碘酒消毒,防止脐带感染。

3)登记。要及时给犊牛打上耳标,建立档案,并进行登记,以免混群后登记错误。登记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 作。

4)饲喂初乳。母牛产后1~7 d 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内含有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溶菌酶、抗体、镁盐、维生素A 等,这些物质对犊牛胎便的排出及其免疫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犊牛出生后应喂给1 kg 的初乳,过5~6 h 再吃上1 kg的初乳如果犊牛在24 h内吃不上初乳,抵抗力(特别是犊牛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就会大大下降,易引起犊牛拉稀甚至死亡等。犊牛的初乳喂量为3~4 kg/d(要根据个体的大小而定),每日喂3 次一定要控制奶温在36~38 ℃,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会对犊牛造成不良影响。

5)隔离饲养。对犊牛进行登记后要将其与母牛隔离开,以免母牛不慎伤到犊牛。有条件的牧场或者养殖户最好用单栏饲养如果场地宽敞还可用犊牛舍,舍旁挂标示牌(以免饲养人员记错),舍内垫好填料。这样可以避免犊牛之间传染疾病,减少犊牛的发病率,提高其成活率,使犊牛快速成长(一般在犊牛舍饲养3 个月为好)。

犊牛出生后第1周

在犊牛出生后的第1 周最好要为其去角,以免长大后与 其它 牛只互伤或伤害饲养人员。犊牛去角有以下2 种 方法 。

1)用电烙铁烫。犊牛固定好以后,用湿毛巾把角部周围的毛打湿,并将烧好的电烙铁放在犊牛头顶部长角的位置十几秒钟,至牛角位置的组织变为古铜色为止去完角后十几分钟,再涂以紫药水。此法最少需要3人一起 *** 作,2人固定犊牛、1人进行 *** 作。

2)氢氧化钠去角。将犊牛固定好,首先对犊牛角周围3 cm 处进行剪毛,并用5%的碘酒消毒,周围涂以凡士林油(防止药品流入眼中或烧伤周围皮肤)技术人员戴上防腐手套,将氢氧化钠与淀粉按照1.5:1 的比例混合后加入少许水,调成糊状,然后将其涂在犊牛角上(厚约2 cm)涂好后用防腐品垫在涂抹处并用纱布包好,以免掉到犊牛头上将去角的犊牛与其它牛只隔离。1周左右,涂抹部位的结痂会自行脱落,去角成功。

犊牛出生后第2 周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犊牛出生1 周后,排便和排尿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所以要训练犊牛定点排便和排尿饲养人员要每天勤换犊牛舍或笼子里的垫料,使舍内干净、空气新鲜。

2)观察疾病。一是要定期测体温。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5 ℃,40 ℃为低烧、40~41 ℃为中烧、41~42 ℃为高烧。每天测量并记录体温,如有牛只发烧要查明原因。二是要测心跳、呼吸次数。初生犊牛的正常心跳为120~180 次/min,正常呼吸为20~50 次/min。三是要观察粪便和精神状态。犊牛每天排粪1~2 次、黄褐色,凡拉水样便、黏液便、血便的都是犊牛患病的表现,要找兽医及时治疗每天要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检查治疗。

3)哺乳。初生犊牛饲喂初乳后就可以自由采饲常乳了,喂给犊牛的牛奶一定要是健康奶牛产下的奶,病牛或者患乳房炎的牛只生产的牛奶绝对不能用。犊牛的牛奶喂量应为3~5 kg,可根据个体的大小进行调整奶温应在36~39 ℃,最好为37~38 ℃。如果温度达不到,可用大锅加热如果单喂可用水浴加热。犊牛的饲喂管理必须遵循“定人、定时、定温、定量”的四定原则。

2 犊牛断奶

乳用犊牛断奶时间的确定要考虑犊牛的出生重和饲料供应情况,一般断奶时间在2 月龄左右。如果断奶太早,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犊牛的生长,犊牛易患病如果断奶太晚,不但会增加饲养成本,而且会影响犊牛瘤胃的发育,还会影响犊牛的后期生长。

要在犊牛20~30 日龄时开始补饲精饲料,方法为:喂完奶后,在奶桶或盆子里撒少量的精料任其舔食,促使犊牛形成采食精料的习惯。日采食犊牛料的量为:1 月龄时为200~300 g,1.5~2.0 月龄时为400~500 g。

在20 日龄时开始补喂优质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干草以豆科干草为主,青绿多汁饲料以胡萝卜、甜菜等为主,训练其自由采食,促进瘤胃和网胃的发育,也促进整个消化器官的发育补食量应根据日龄和个体的大小而定,且青绿多汁饲料不宜太多。

当犊牛达50~60 日龄、每天能吃1 kg 的精料、能吃少量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时,即可断奶。

犊牛断奶后的管理

为了实现断奶犊牛的培育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犊牛断奶后应进行分群饲养,将月龄和体重相近的犊牛分为一群。二是犊牛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开食料和生长料,饲喂开食料不少于2 周以后饲喂促生长日粮,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16%,一直喂到6 月龄。三是随着犊牛月龄的增长,要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如苜蓿等。四是刚断奶的犊牛最好不喂青贮或黄贮饲料,在犊牛达到4 月龄以上时可以少量的喂给。五是断奶分群和合群的时候一定要把犊牛舍的卫生搞好,如果条件过差会导致犊牛发病甚至死亡。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按时、按分量饲养。犊牛出生后5~7h内用奶壶饲喂,以建立食管沟反射7日龄以后的犊牛可由饲养员引导在小桶或奶盆内喝奶。若饲喂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犊牛发生呛奶而造成异物性肺炎或奶避开食管沟进入瘤胃内造成瘤胃鼓气,所以在饲喂过程中可将桶或奶盆提高,使之倾斜以避免犊牛整个鼻子插入奶里造成呛伤,也使食管沟完全闭合。第二,产后7h,犊牛可自由采食、饮水,用常乳或代乳粉来代替初乳,每天定次、定量饲喂直至断奶,同时还要注意料水槽的清洁。

犊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犊牛出生时极易发生呼吸道被母牛体液堵塞的现象,此时,饲养人员应该尽快清理其鼻腔及上呼吸道系统中的黏液,对于已经发生吐呛现象的犊牛,可以提起后肢使其呈倒立体位,然后拍打前胸让其吐出黏液。对于犊牛身上的黏液,应尽快人工擦干或者让母牛舔干。冬季时,应立即用布擦干犊牛身上的黏液,并尽快将其转入温暖干净的犊牛舍,以防受潮凉而引发犊牛肺炎。而有些饲养员在犊牛出生后不能迅速挤干其脐带内血液,使脐带不能正常地干燥而自然脱落,同时,也没有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导致脐带出现发炎的症状。

饲喂初乳方法不当

生产过后的母牛体内所分泌的牛初乳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其中的镁盐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等物质对犊牛免疫力的提高和胎粪的排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有些饲养员在犊牛出生内没有重视让其吃上初乳。如果在出生后1~2h内不能吃上2~3kg初乳,犊牛将丧失对许多病原体的抵抗力,特别是大肠杆菌易引起犊牛下痢而导致死亡。初乳的日喂量为体重的1/7左右,每日3次,应定温、定时、定量和定人。

犊牛舍环境不干净

有些单位在犊牛出生后的2个月内没有设立犊牛岛来单独饲养,对于监控新生犊牛有没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无法得知,此外,饲养员也没有积极为犊牛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冬季没注意保暖、防寒,夏季未注意通风、防暑。实际上,犊牛舍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在30%以下,每周做2次消毒,及时清理和更换垫草,以预防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此外,还要注意犊牛卫生,推广牛体洁净技术。

犊牛饲养管理相关 文章 :

1. 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方法

2.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3. 饲养犊牛的管理技巧

4. 肉牛的饲养管理

5. 牛的饲养管理

牛犊 饲养 成本低价值高,所以有很多的养殖户都在饲养小牛犊。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牛犊饲养 方法 ,一起来看看。

小牛犊饲养方法

去掉牛角目的是避免牛伤人或损害 其它 牛。对30日龄前的犊牛可电烙去角1月龄—3月龄的犊牛可用苛性钠(钾)灼烧法对较大犊牛可用凿子或锯去角。切除副乳头有的犊牛出生后,除了正常的4个乳头外,还多出1—2个乳头,这些多出的乳头称为副乳头。它不仅影响外观,还会造成细菌感染并影响挤奶,犊牛1月龄—2月龄时,可将副乳头切除。具体方法是先消毒乳房,此后用锐利的弯剪将副乳头从基部剪掉,创口用5%—10%碘酊消毒,以防感染。饮水充分因为牛奶中所含水分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的代谢需要,奶牛哺乳期饮水必须充分。最初可在牛奶中加入1/2—1/3的热水,同时在犊牛活动场内设水槽,任其自由饮水。

加强活动除阴冷气象外,犊牛出生后10天即可让其自由活动。4—6周后应恰当进行驱赶,每天活动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以加强犊牛的体质。勤扫除和勤察看犊牛对生活环境恳求较高,应对圈舍勤扫除、勤换垫草,维持干净、单调、暖和、广阔和通风。给犊牛喂奶时,察看食欲活动时,察看精神扫地时,察看粪便。如发现犊牛眼睛下陷、耳朵下垂、皮肤紧包、后驱粪便污染较重,可初步诊断为肠炎。

饲喂要干净犊牛的饲料和饮用的牛奶不能有发霉变质和冰冻结块景象,更要避免铁钉等重金属和粪便杂质的混入,商品饲料必须在保质期内,如果自制饲料要现喂现配人工喂乳时,奶牛及喂奶工具要讲究卫生,每次用开工具后一定要清洗干净,维持干净每天刷拭牛体1次—2次,保证犊牛不被污水和粪便污染,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舔癖初生犊牛最好单栏饲养,犊牛每次喂奶完毕,应将犊牛口鼻处的残奶擦拭干净,对于已形成舔癖的犊牛,可在鼻梁前套一个小木板来矫正。此外,犊牛单圈饲养法,对于节制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下降脐带炎发生率也都起着重要作用。威严消毒必须建立按期消毒制度,冬季每月1次、夏季每月2—3次。用苛性钠、石灰水等对地面、墙壁、栏杆、食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如发现传染病,必须对病死牛所接触过的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小牛犊饲养要点

一、给新生犊牛饲喂初乳时,懂得并且实施正确的方法

初乳抗体是蛋白分子,在犊牛出生后较短的数小时内经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大约6小时后,吸收通道关闭,抗体再也无法进入血液中。留在肠道内的初乳将会作为食物被消化,而且不再具有杀死细菌的能力。而进入血液的抗体就像“国民警卫队”一样,四处巡逻,随时待命,如果犊牛有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及时对抗感染。

保证有人在犊牛出生后的6小时内及时饲喂3.8升初乳。收集所有初乳,把初乳放入存储罐中并放入冰箱保存。在犊牛出生后6小时内,通过胃导管灌服3.8升的最新鲜初乳。

二、切记:当初乳不够时,不能将第二次挤的初乳作为首次初乳的替代品饲喂给犊牛。

第二次挤出的初乳不再含有抗体或者失去了免疫球蛋白的价值。当来自母体的天然初乳含量不够时,初乳替代品就是用来替代补充抗体的。

初乳替代品品种繁多、效果不同,但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足量的抗体。但是初乳替代品很有可能无法提供初乳中的其他养分——必需营养素、生长因子、激素、蛋白酶抑制剂、白细胞以及一些其他的成分。你一定要基于对各种初乳替代物的科学评价,明白到底使用哪个好,因为牧场的小实验不足以评价不同初乳替代品之间的差异性。

安排你的初乳饲喂计划,以便一直有足够的初乳能够饲喂给新生犊牛。保证较好的新产牛管理,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没有足够的初乳饲喂,无法保证每头新生犊牛3.8升。准备一些商用初乳替代物,以备初乳不够时使用。当初乳足够时,还是不要饲喂初乳替代物。

三、在犊牛管理中,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是注意初乳饲喂时的卫生情况。

一些常见病原菌会导致犊牛发病和死亡,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隐孢子虫、呼肠孤病毒(REO)和冠状病毒。所有这些病原微生物都源自环境,通常不会导致犊牛发病。当病原微生物含量异常升高或者犊牛的免疫功能不全时会引起发病。保持犊牛舍干净,保证犊牛岛和饲喂设备的卫生,可以减少对犊牛有害的潜在微生物数量。

保证新生犊牛干净、干燥和舒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应确保在转移到犊牛舍或者犊牛岛之前犊牛所处临时区域的卫生,,确保犊牛舍的干净、通风良好和温暖。

犊牛出生后,立刻用7%的碘酊消毒脐带(关闭细菌入侵犊牛体内的“高速公路”,防止细菌侵入肝脏、肾脏和肠道)。保证所有的牛奶饲喂设备干净卫生。

四、明白如何实施犊牛疫苗计划

犊牛的免疫系统由两方面组成:体液(或血液携带)抗体和细胞抗体。疫苗通过刺激犊牛生产这个系统中额外的抗体。

正如之前说的,通过初乳抗体给新生犊牛提供临时性保护是可能的。但是母源抗体逐步地减少,最终必须被犊牛自身产生的体液(或血液携带)抗体和细胞抗体所取代。

初乳饲喂完美的犊牛,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可以开始疫苗免疫。随着犊牛慢慢长大,免疫系统逐步发育成熟,疫苗后能够生产更多的抗体。对于初乳饲喂不足的犊牛,需在较早的时候给犊牛免疫恰当的疫苗。无论如何,都应针对你的牧场微生物流行情况来正确选择疫苗。遵循兽医的建议选择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

疫苗不能替代初乳抗体犊牛的免疫系统不可能象初乳那样快速地提供保护。很小的犊牛其免疫系统就能够对疫苗免疫产生应答。您需要在兽医的协助下,确定要使用的疫苗及免疫时间。

初乳饲喂充足和初乳饲喂不足的犊牛是不同的,因此所需要的疫苗也是不同的。

五、治疗犊牛腹泻时,不要停止牛奶或者代乳粉的饲喂

小犊牛跟婴儿一样,需要少量的、不间断地供应营养成分,以满足维持和生长需要。犊牛生病时剥夺它的营养需要,弊大于利!

一项试验表明:在治疗犊牛腹泻时,与只接受治疗并停止喂奶24小时的犊牛相比,同时饲喂牛奶的犊牛表现得更好或者持平。

和兽医一起制定正确的腹泻犊牛治疗计划。在治疗期间,继续给犊牛饲喂牛奶或者代乳粉。腹泻犊牛应在中午额外添加口服电解质。

六、饲喂牛奶或者代乳粉直到断奶同时给予优质谷物混合物的犊牛长得最棒

牛奶或代乳粉(除了饲喂小肉牛)所提供的营养仅能满足维持需要,想要满足犊牛的生长需要,还需要额外提供谷物等。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实验表明,如果给犊牛同时饲喂牛奶和谷物,那么它们的瘤胃的发育程度会实现最大化。营养不良的犊牛,能量不足很常见而且更容易得病。

保证小犊牛能够自由饮水和采食谷物。做好犊牛管理,保证最小的犊牛每天都能获得新鲜的谷物。饲喂谷物,这样可使犊牛在断奶之后有一个较好的过渡。当犊牛每天的谷物采食量达到0.45公斤时就可以进行断奶。

牛犊喂养方法

1.瘤胃发育 直到瘤胃发挥正常功能并能维持小牛的营养所需时才可断奶,瘤胃发酵产生的最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是瘤胃发育的刺激剂。缺乏固体食物刺激的小牛瘤胃将不发育,这一限止瘤胃发育的技术可用于饲养小肉牛。

由此可见,固体食物的摄入对瘤胃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小牛采食固体食物起,瘤胃中正常的细菌、原虫和真菌群系就自然建立起来,虽然瘤胃中有上百种微生物黏附在饲料颗粒上,但只有十几种微生物是主要类群。只有那些在厌氧环境下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细菌(厌氧菌)才能在瘤胃中快速生长,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的最终产物(特别是乙酸和丁酸)是瘤胃发育的重要刺激物。

因此高淀粉饲料的摄入比粗饲料对瘤胃发育更重要。尽早饲喂高度适口性好的小牛饲料(各类谷物混合饲料)对促进瘤胃快速发育和顺利通过断奶期是十分重要的。

2.始饲喂小牛饲料的时间 出生后4天即可喂给小牛饲料并持续喂到4个月(约到断奶后6~8周)。出生后的头二个星期小牛仅吃很少量的固体食物,应当设法促使小牛吃固体小牛饲料。

3.饲喂干草和精饲料的时间 早期研究表明优质干草和精料的混合料对瘤胃的正常发育是必须的。纤维或粗饲料的作用被认为有助于增加瘤胃容量和保持瘤胃皱折的正常形状。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饲喂含有足够纤维成分的小牛饲料,则直接饲喂干草并无优点。相反因为碳水化合物为小牛提供了瘤胃壁发育所必需的乙酸和丁酸,精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极为重要的。假如小牛饲料所含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少于25%,就应补给干草,此外小牛饲料应含18%的粗蛋白,75%~80%的可消化营养(TDN),还应含有适当的维生素A、D和E。

小牛饲料为有两种类型:谷物性小牛饲料和全价小牛饲料。全价小牛饲料比谷物性饲料含纤维成分高(即能量较少),但两种小牛饲料都可与喂成年牛的饲料(除尿素外)相配合,全价小牛饲料比谷物性小牛饲料适口性稍差,因而摄入量较低,断奶前饲喂小牛饲料不需另外补充粗饲料。通常小牛饲料中的谷物成分是经过碾压粗加工形成的粗糙颗粒。因为饲料颗粒过细不能促进瘤胃蠕动,所以碾磨过细的饲料不适合饲喂小牛,通常可在小牛饲料中加入5%的糖浆以改进适口性,当小牛每日摄入1.5~2.0千克小牛饲料时(三个月大),可改喂较便宜的精饲料混合物。

4.断奶

断奶应在小牛生长良好并至少摄入相当于其体重1%的谷物性小牛饲料(小型牛500~600克,大型牛700—800克)时进行,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在断奶前一周每天仅喂一次牛奶,大多数小牛可在5~8周龄断奶,饲喂谷物性小牛饲料的小牛可能会比饲喂全价小牛饲料的小牛早断奶几周。

四周前断奶有较大危险并可导致高死亡率。然而八周后断奶增加消费,原因是:

①断奶后小牛的饲料(精粗比)比牛奶或代乳品便宜

②仅喂液体食物会限制小牛的生长,小牛断奶后如能较好地过渡到吃固体饲料(小牛饲料和粗饲料)体重会明显增加。如上所述,在断奶前先饲喂小牛饲料然后再补给粗饲料对于小牛的营养需求和瘤胃发育会更好。然而,应在断奶后饲喂优质干草或青贮饲料,饲料配方中的成分应严格监控特别是当饲料配方中含有玉米青贮时,断奶后随饲料摄入量增加,体重能够而且应当上升到长期理想水平。6月龄时可喂精料2—2.5千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2004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