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版画怎么挑选?

居室版画怎么挑选?,第1张

广军采莲图8055cm 丝网版1985年

编者按:版画是一个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挖掘的艺术宝库。它既与其他画种一样,是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折射和反映,又因为制作工艺和工具材料的特殊,形成了特有的美感和品质。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装饰可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爱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自己的家中挂上几幅版画,既装点了门面又体现了个人品位和修养。随着其风格样式的丰富多变,挑选和摆放版画似乎成了一门学问。

居室,是我们停留最久的休憩空间,是尽情展现自己喜好的舞台。既然如此,何不让它更具美感品味?那么,如何用版画装点室内家居又体现品位?且让艺术家为您支支招,听诸位专家给您指点迷津。本期我们对话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研究员、日本版画协会海外名誉会员张远帆,带来他的趣味解读。

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版画来装点室内?

答:“装饰”中有寄托,是设计或使用者内心需求的外化,从来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审美”活动。例如,皇家的建筑、服饰、用品的样式和装饰,就不会与庶民相同。

家居的,或者是公共空间里的“装饰”,同样也会准确地反映出主事者的情怀、趣味、素养乃至心胸格局。与此同时,既存的空间、特别是日日浸润其中的家居环境,或是工作的空间的装点现状,也会通过日常的视觉经验,以一种缓慢而不易察觉的方式影响到使用者的情绪和性情,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审美取向。

中国人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之后,如何合适地选择软装、包括墙面或桌面的装点,使之符合自己的审美需求,成为很多新房主的困惑。审美取向、性价比,以及各种功能性空间对软装的要求等等,都是重要的关联因素。

版画之所以会逐渐为普通市民所接受,是因为版画的一些特质所致:首先,经过印制工艺获得的成品,具有“完成度”高的品质感。现代版画取舍处理明确,风格相对简练概括,平面感强,与现代的家居建筑空间有较好的匹配效果。其次,版画作品幅面一般不大,比较适合在家居或办公空间里作近距离观赏。

再次,版画中包含了多个版种,每个版中中又包含了多样的技术手法的变化,再加上艺术家个人化的发挥和活用,使其成为各个画种中风格变化最为丰富的门类,比较适合对应于社会人群多样化的需求。最后,版画特有的复数性,使得每一幅作品的售价被“摊薄”,价格更为亲民,易于入手。

图一书架位置的摆放

问:不同消费族群如何“投己所好”,挑选适合且增色增彩的作品?

答:在“诗意家居——杭州居室版画展”中,有一位主妇为自己家订购了一幅抽象风格的石版画作品,她认为它色彩饱和而富于运动感,放在餐厅里,可以使人有好的食欲。另一位朋友为自己的书房选择了一幅水印木刻,淡墨色调和树石波纹,使人安静,也使空间里增添了雅致的格调。

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让孩子自己挑选他们喜欢的画,放在儿童房里陪伴孩子的成长,希望他们自小就天天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一幅竖幅的彩色木刻,被选为别墅入门处玄关墙面的装点,主人认为它能够代言自己家庭热情外向的性格特色。即便是在盥洗室甚至是卫生间里,放上一些有着幽默意味的小画,也会使自己“匆匆了事”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有些朋友喜好精细、一丝不苟的语言风格,也有些朋友会对画面的技艺含量格外关注;偏爱抽象风格的朋友则认为,每次观赏抽象的作品,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会随着自己当时的心境而读出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趣味无穷。

所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定场所的特殊需要,选择相应的作品,应该是“王道”。

问:在室内悬挂和摆放版画有何讲究?在您的工作室或家里是否有它的“踪影”?

答:放置版画的方式很多,装镜框后悬挂在墙上是最通常的方式。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镜框的式样和色彩的选择。既可以在环境中突出作品的存在,也可以反之使其融入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譬如,图一是放置在我书架上的一幅小小的风格明快的黑白木刻。它在周围相对复杂的竖线条中辟出了一方纯净简约的空间,打破了单调,而画面的内容也令人有轻松的视觉感受,很适合书房的环境营造的需求。

图二也是小版画的安放实例。它被组合在电视机前的矮柜上,在材质的硬软松紧对比、色感的浓淡冷暖对比、形态的扁圆方竖对比等方面,与周围的软装取得了既协调又有所变化的效果。

在一些爱好收藏的朋友家里,整面墙都挂上版画,高低数排地一齐陈列出来,也会有一种洋洋大观的视觉效果,艺术气息之浓郁可谓登峰造极。

图二矮柜上的搁置

问:版画装裱亦是讲求考究,如何更能突显作品本身的魅力?

答:版画的基本装裱方式是装玻璃镜框。为保证版画的纸质画面不会直接接触到玻璃,加压一层开好窗口的厚纸板来加以保护,也是通常的做法。由于版画的基本格调是简约、概括而平面感较强,构成感也相对突出,所以一般选择简约风格的镜框为宜。

有些作品采用手工纸,带有不规则的毛边。视这种毛边形态为美、舍不得将其遮蔽在厚纸板下面的朋友,可以采用“悬空式”装裱,即将镜框做成厚度较大的盒子状,在底板上贴一块比作品尺幅小一圈的厚木板(厚度小于镜框厚度),将作品粘贴在厚木板上,即可保证作品的纸张边缘形态“原形毕露”,又同样起到了作品不与玻璃接触、得到妥善保护的作用。

给版画作品装框,可以为作品增添成品感,也可以使其更显突出或更易于与环境协调。另一个重要的用意是保护作品,镜框材质应该选用原木材,木框和玻璃、底板之间的缝隙应尽可能消除,底板与木框结合部应贴上优质的胶带加以封闭,尽量减少潮气的侵入,以便更好地保护作品。此外,画面的油墨易在日光照射下发生褪色的现象,所以在悬挂时,也应该尽量避开日光直射的区域。

问:您认为当下人们更偏好于什么面貌的版画?

答:从几年的经验来看,各类风格的版画作品都会受到关注。但如果从“特别受欢迎”的角度来分析,写实功夫极强、制作极为精细的作品会有大量粉丝;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印木刻技法的作品因为天然具备的民族文化气息,颇受欢迎;题材轻松或是富于童趣的小作品则格外受到年轻朋友的喜欢。此外,色彩强烈的装饰性风格、意境悠远的淡泊或是浓郁的语言品味、简洁或是繁复的抽象手法的作品,都不乏追捧者。另外还有一些人,会利用展览和展销的机会,收藏中外名家的作品。

后记:

版画的制作讲究严谨的程序步骤,决非信手戏笔可为;若非经过苦心构想和步步推进的制作,则必不可成。因其酝酿之久,方使其画面大多有经过反复推敲后的凝练和严整;而画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也因此而常如火花的溅绽,一旦迸发,便分外激越和直指人心。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的要求和磨砺,习版画之人也大多安静、沉稳,却不乏内在的激情和巧思;无论中外,大致相同。

“居室版画”是指适合书房、卧房、起居间、小型客厅等家居,办公室、小型会议室、酒店客房、餐饮包间等商务日常空间悬挂装饰的版画作品。这类作品源自艺术家的原创和纯手工制作,通常具有制作精良、画面精美、审美含量高、价格较为平易的特点,特别适合以消费为主导的大众市场,在国外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也早已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市场和消费习惯。

书斋,或许需要宁静而精致的氛围;餐厅,最好多点欢快而绚丽的色彩;卧室,是否来些温馨而贴心的情调;即使是入浴盥洗时,也想获得些奇妙构想的启示?生活在艺术里,艺术在生活里,看完专家的解读,想必您在挑选版画时已有了些许思路。

传承与超越——“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学术研讨会”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工业化产品无法取代人对手工制品的需求,为了对传统手工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创造和培育现代手工艺文化,2005年11月1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了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及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

杭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在我们的身体与现代文明不断冲撞的过程中,手的意义在被重新发现,传统手工艺通过现代感情建立了能体现当代人的精神和美学价值的工业创造,既满足中国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需求,又能实现保留本土传统文化的生活理想,这就是现代手工艺的存在发展和价值所在。近年来各美术学院为中国的工艺美术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了继承学院的优良传统,发扬设计艺术学科的综合优势,注重于传统手工艺这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现代感情,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创造特色的现代手工艺文化,我们联合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所兄弟院校举办此次 “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并决定以后由各个学院轮流主办,继续进行下去。学院的使命是在当代的艺术和设计有史以来最商业化的时候,保持艺术和学术纯粹的张力和良知,因此,本届学院展只是一个起点,将会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冯建亲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手工艺这个主题非常好,手工到了现代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从发展规律来讲,机械化生产发展到一个阶段,手工的劳动价格就提高了,所以现代手工艺的发展恰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首届现代手工艺的学院展,其价值正在于此。

李当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及研讨会的开幕表示祝贺。我想要在这里讲这么几点:首先,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表示祝贺,那么从加盟清华大学以后,特别是在我们新的教学楼落成之际,召开这次学院展和研讨会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点是,美术学院这座新楼是在清华大学里边仅次于主楼的第二大建筑。对一个学院来说,是学校寄予的希望。希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展的更好,为清华,我们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大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教授:

现代手工艺这个选题非常有意义。今天五所院校的学院展,发挥了各校的学科优势的手工艺品,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给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新的观念。这个命题将非常有前途,会得到全国设计院校的普遍关注。我们美术界也期待着你们的展览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潘鲁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我想接着冯院长提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手工艺术、手工文化,我感觉应从三个方面去界定它。现在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是因为我们传统的东西已经丢的差不多了,需要保护、抢救和弘扬,这一块是中国传统遗存的东西。第二块是行业,工艺美术行业也好、过去的传统的作坊产品也好,它是和市场紧密结合的。第三块就是大学的教育,如何把传统的东西和市场的东西化为学校教育的内容。

今天的主题是手工艺术的学院展,更应侧重于关心大学应该做什么。我们要创造的产品,无论造物也好、造美也好,最终实用的对象是人,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大学的责任是什么。现在,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而文化恰恰需要一种民族化,艺术需要一种本土化,本土的东西如何去挖掘,挖掘出来干什么,我感觉应该与大学的教育结合起来。手工艺术不仅仅是工科或文科学科之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作坊式的教育,记忆性的教育,手把手的教育还是需要的。当前的大学手工文化教育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与文化和经济的矛盾;二是与产业化、信息化的矛盾;再就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也是一种矛盾;还有就是教学与产业发展的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先后成立了民艺研究所、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和现代手工艺术系。我们对手工艺术的研究和教学推广是非常重视的。通过五校的联展和研讨,希望能梳理出一个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手工文化的保护和行业发展之外的问题,就是作为大学应该怎么做,大学的责任是什么。

郭线庐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这次展览的定位是“继承、保护、发展、创新”,而重点是创新。对于现代手工艺,从学院的角度看,我个人有几点认识:第一,通过这次展览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我们为了提高学生在制作手段,在教学上给他们创造条件。我们收藏了大量的陕西的文物和民间艺术工艺品,同时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些加工技艺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学习手工艺仍然受到三个方面的冲击。一,市场需求。传统的东西跟现在的市场在接轨上仍然有差异。二,新技术,现在的新技术使高速大批量生产已经不成问题,而手工制作和加工速度太慢。三,追求与“国际接轨”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西安美院在动员学生动手的基础上,鼓励让他们走和新技术、新观念相结合。这次展览为我们五所院校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汪大伟讲话:

我想讲的是传统手工艺训练对当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把传统手工艺单单看作是一个行业和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寻找自我,寻找人,寻找人自身创造力的问题。因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标准化、程序化了,我们沉浸在一个被半成品和二次产品包围的环境里,在创造力方面的减弱了。所以我们提出在本科教育里面,把手工艺这门课列为专业基础课。我们筹建了玻璃、陶瓷、首饰、石头、木头等五个专业工作室,作为全院的公共实验平台。当学生进入工作室以后,学生真正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创造,发现了自己的美和存在的价值。而且是动手能力的发现,更是学习传统手工艺、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途径。希望能够使学生从当今标准化、程序化、格式化的生活中间解脱出来,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和创意能力。

田自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与超越”,一是传统问题,一是手工问题。现代年轻人的传统意识不够。人要有自己的祖先和历史文化,要传承下来,不能忘本。我希望现代人要重视传统的东西。如果没有传统,就没有根,就没有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要求。尽管现在是工业时代,但是不要认为手工是落后的。传统手工它体现的是人的创造,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一个民族的地方特色。谈发展我认为不要忘记两个条件:一个是自然场,一个是社会场,自然场就是指环境,五个环境;社会场是指政治和经济,包括现在加入了世贸,要善于对待一些变化。这次展览的一些作品体现了现代化,也有不少作品有传统的成份。这个方向我觉得是对的,传统和现代永远不能分离。

乔十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这个展览的名字是“传承与超越”,如果只讲超越,就超越到别的学科里去了。“学院展”的对面是产业,产业起一个引导和诱导的作用。日本的产业工业也有两大体系:一是现代美术家协会;另一个是传统工艺协会。前者主要强调用传统材料来创造现代风格的作品,后者以传承工艺技术为中心。客观上讲,技术的传承是传下去了,但艺术家变化太少了。但我们如果只讲超越不讲传承,我们就不可能跟产业发生关系。所以首先是传承,然后是超越。我们在传承技艺和工艺方面是稳定的。从技艺上讲,不能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来代替传统的材料和工艺,我们可以增加新的材料来丰富它,代替的结果是传统工艺的灭亡!超越的结果是产生新的东西。从文化上讲,创造新的东西是好事,但是传统文化是需要保留的。

吕品田 中国艺术研究院:

这个展览的选题是非常有价值,有历史意义的。对于手工艺的问题,我们是有信心的。这种信心的根源不是在于我们的一种盲目的自大或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是当现代社会以工业生产摧毁手工艺的时候,她同时也给手工艺带来了新希望。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离不开科学技术,但是科学技术本身不可能自我完善,自我解决,须要我们来解决。这其中就需要手工艺术。工业的发展本身就给手工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样一种辨证关系决定了手工艺的发展前途。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传承与超越。继承与创新是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继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所谓的传统就是具有创新可能性,具有创新力的东西。没有创新力的不叫传统,叫遗迹、古董。这次的展览已经在传承与超越的关系方面有所突破,已经改变了原有的那种单纯的、割裂式的、绝对的来谈创新问题。向传统学习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的创新才是好的创新,好的创新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就是传统。所以传统一定是创新的,而创新的东西一定会变为传统。这个展览是一个好的开端,让我们感觉到了新手工艺术的信心、信念。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把建筑系并到美术学院,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现代艺术学院,和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联合的机会。除了是一门学科之外,还是一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于一个学科的建设。对于这个学科,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已经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一个学术平台。三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玻璃艺术文化产业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科,二是设计和工程项目部,三是科学技术部,四是文化出版部,五是玻璃艺术和技术博物馆。我们欢迎有玻璃艺术的大学加入到我们当中,一起共享取得的成果。

唐家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传统手工艺在时间上是相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机械化生产。他的历史悠久,技术精湛是在传承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地方风格还有民族特色。它可分为纯粹审美性的手工艺术和民间手工艺两类,民间手工艺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化,跟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民族性、集体性、地域性、工艺性、传承性等。它跟传统工艺相比,它的创造主体、生产方式和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传统方式功能、使用对象、审美取向、风格等有所不同。现代手工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它相对于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而言,它是传统手工艺不断发展延续的形态,拓展了传统手工艺的范围和形式,增加了一些新的品类、形式、风格和材料。现代手工艺它一方面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还兼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在传统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转换的过程中,一度忽视了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关注高校手工艺教学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这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手工技艺的教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立了专门的手工艺工作室和研究机构,把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和教学纳入到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规划中,开设了相关课程,既注重学习和超越,又注重手工艺的纯粹性、艺术性和生活化的结合。

西安美术学院

现代手工艺会带给我们什么?一是新的审美和鉴赏。我们处在一个高技术主导的社会,这个社会制造了闲暇、制造了心理压力,同时也制造了机会。传统手工艺给我们制造了闲暇,这就要求艺术展览应该走出艺术院校,给外界的人提供观赏的机会。现代社会制造的心理压力,它的一种很重要的疏导方式就是艺术。它同时又制造了机会,所以需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艺术的提升和飞跃。二是创新启示。从本学科的传统资源出发来创新是很重要的。国外的创新来自于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国内公认的自主性创新很少,而且创新的力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也不够。材料上的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也可获得一些创新启示。三是新的情感的平衡。一味的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使人的情感已经被扭曲、异化,需要通过艺术的参与和互动来实现情感的平衡。最后是新的市场需求。市场反映了一种导向,也反映了一种需求。我们应对市场做深层的分析和解构。

南京艺术学院:

学院的手工艺专业都不是很景气,一是因为现代设计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二是现在一些手工艺工厂都设在中小城市,而学生都愿意去大城市发展。三是很多学校从教学思想和管理上对手工艺重视不够;再就是大部分的学生想学艺术设计,而不想学手工艺,因为设计比较好找工作。我觉得将来手工艺有可能向精致化、实用化方向发展,这样它更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我们对待传统设计的态度应该是,传承与现代同步,传承与创新同步,传统与现代交融,理论与实践并重。

张夫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手工文化、手工艺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民族的风貌。中国的手工艺文化,应该是东方手工艺文化体系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需要我们发扬广大。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同一化、类型化,缺失了个性化和人文化,我们渴望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别希冀高情感和高科技能够在这里取得一个平衡。因此学习传统的手工艺,倡导手工艺文化,这样更能够彰显人的情怀,能够发扬人文精神。现代设计不可以取代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纯美术与工艺美术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周剑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对于传承与超越,从民族的审美来看,中国的琴棋书画里的琴、书、画是手的文化,也就是手艺。手工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文化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程度和当时的整个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的智慧和能力的水平。因此我们要提倡、弘扬手工文化、手工工艺。当所有的民族处在一元化经济发达和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发展时期时,这种文化和审美就是一个民族在世界之林站稳脚的立身之本。

何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认真思考艺术设计的本质、目的、目标以及设计教育培养的环节、目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和问题。我们应该静下心来,重新定位思考一下,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走向、过程和脉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我们都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应该把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每一个院校的责任。希望今后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也希望我们的前辈更关注我们中国现代手工艺的发展,提出更加宝贵的经验和意见,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支持并踊跃的参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1049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