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壁画

如何制作壁画,第1张

制作壁画的一般程序是:

1、壁面底层处理

(1)钉麻和压麻。钉麻作法是 在坯砖缝中,每间隔50cm钉木橛或竹楔子,将麻缠绕其上,叫做钉“麻揪”,或在钉子间来回缠绕,拉成网状。压麻作法是:在砌砖时就把麻横压在墙内,抹灰打底时把麻分散铺开,轧入灰内。钉麻和压麻作法可同时并用。

(2)往墙面上撒水。工匠中有“水是瓦匠的胶”之说。干净湿润的墙面有利于墙面和画壁的附着。

2、画壁打底

(1)在经过前道程序处理过的墙面上抹一层大麻刀打底泥灰。这层灰以找平为主,是粗泥灰。粗泥灰由粘土(胶泥)和洗净的大粒砂,加麻刀(麦秸杆)和匀。用大抹子在墙壁上厚抹一层,约2cm。表面不要太光,也可用瓦刀划斜纹,便于第二层着壁牢固。

(2)第二层上细泥。细泥由粘土加细砂(土6:砂4)加麻刀、麻纸浆、动物毛等搅均拌匀,在第一层灰干至七成左右时铺盖上第二层灰。应尽量用大抹子搓平。

具体作法是,先把粘土用水泡开。用木棍搅成稀粥状,让渣沉后,澄出于容器,再加细砂和麻刀搅拌匀。在往壁面上抹时,可随抹随喷水。如面积大,不能一次抹完时,可分段随抹随轧。厚度约1.5cm。整个打底灰(含第一,二层)厚度至少应在2cm~3cm以上。

有的地方,画壁面层泥灰,还有用掺蒲捧、棉花、麦壳等。采用砂上泥灰,而不用白灰(石灰),“是因砂土是石性,不致泛碱,碱性有侵蚀颜色的缺点”。(刘凌沧先生语)

3、刷罩壁面

(1)刷自浆。在打底灰浆未干时刷 白垩土浆(白垩土,又名闻喜土,北京俗名土粉)。

自浆调配法:把白垩土倾入盆里,加凉水浸,半小时后土块溶解,用木棍搅成粥状,再加生豆浆,比例各占二分之一,用排笔刷于墙面,行笔用力要匀,横竖各刷一遍,乘底层未干时刷,稍停,再用抹子轧平。刷白浆忌用石灰,石灰性热,容易把颜色浸蚀变色,再一种作法是,在二层打底灰后,不再刷白浆。

(2)刷胶矾水。画壁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刷一至二遍胶矾水,待干透后作画。

胶矾水调配的方法是:先把明矾研成粉状,用温水化开,乘温再把稀胶水倾入水中,搅匀即可。比例是:胶2,矾1、水25。胶用广胶,性柔不暴。胶大会滑而滞笔,矾大涩笔。以往画工测试胶矾大小的办法是用舌尖尝试,如发甜,稍有涩感,则可。涩舌尖则矾量过大。刷胶矾水时,要用排笔一笔挨一笔刷于壁面,勿让重叠,重叠会使矾性不匀,影响作画效果。

壁画墙纸的一般张贴方法:

所用工具及材料有:胶水、毛刷、毛巾、海棉、砂纸、裁刀、刮板、卷尺、盛胶容器等。

(一)张贴的基本程序为: 1. 墙面处理:用刮板和将墙面杂质,浮土刮除,凹洞裂缝用石膏粉铺好磨平,如墙面质地松软或有粉层以及扫过乳胶漆的 ,则应先涂刷一次墙纸基膜(但个人认为还是清漆或光油会更好,但清漆之类不环保),使墙面牢固,墙纸才不会脱落。

2. 裁剪墙纸:先测量墙面高度,再裁剪墙纸长度,有二种情况:不对花墙纸依墙面高度加裁5到8公分左右长度, 作为上下修边用:对花墙纸则需考虑图案的对称性,故裁剪长度要依实际情况增加,通常会加长8到10公分。

3. 涂刷胶液:将墙纸胶液用毛刷涂刷在裁好的墙纸背面,特别注意四周边缘定要涂满胶液,以确保施工品质, 涂好的墙纸,涂胶面对折放置5-10分钟(注意,不得施加外力,以免壁纸出现折痕,特别是无妨布)使胶液完全透入纸底后即可张贴,每次涂刷数张墙纸,并依顺序张贴。

4. 墙纸施工:要注意 后遗症 是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在门边或阴角由上向下张贴第一幅墙纸,用刮板由上向下,由内向外, 轻轻刮平墙纸,挤出气泡与多余胶液,使墙纸平坦紧贴墙面。

5. 修边清洁:将上下两端多余墙纸裁掉,刀口要锋利以免毛边,在裁剪一些壁布时最好用市面卖1.5元一张的日本进口刀片。再用海绵沾水将残留在墙纸表面的胶液完全擦干净,以免墙纸变黄,墙纸干燥后,若发现表面有气泡,用刀割开注入胶液再压平即可消除(用针筒更好)。

(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 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壁纸的色号、批号是否一致。并要了解待施工壁纸的种类,花色纸需对花,素色纸要正反方向施工。

2. 胶水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壁纸的整体效果和使用年限,因此需购买正宗品牌的胶水或墙粉。

3. 干贴,即直接在壁纸背面均匀涂上胶水的施工方法,主要针对胶面壁纸。十字布和无纺布底的壁纸不需要上胶。

4. 胶水调和的浓度大小以一支筷子是否能立在胶水中为判断标准。

5. 纯纸壁纸施工时,不可以使劲刮、擦纸面胶水,以免使壁纸表面受到污染。

6. 零星壁纸不要扔掉,以便日后修补使用。

7. 贴好壁纸后,要关闭门窗,24内不要开窗,让墙纸慢慢干。

8. 当墙面需要悬挂油画或其他饰物,应在钉有钉子处的壁纸上划一个“V”字形 ,以便以后修补用。

莫高窟的壁画多数属于水粉壁画,制作程序是先把碎麦秸和麻刀和成的泥涂抹在壁面上,其厚度约半寸,然后再在泥壁上涂上一层薄如蛋壳的石灰面,打磨光滑作底。作画时先用赭红色打底,也有用淡墨线打底的。所用颜料大都是粉质的,不透明,层层涂绘,最后再用色或墨线描绘一层就完成了。

莫高窟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印度佛教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具有中原的风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10119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