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图读懂RCEP是什么,什么是“RCEP”

一组图读懂RCEP是什么,什么是“RCEP”,第1张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半晌11时45分,《区域两全划得来伙伴关系缔约》(RCEP)在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团体下标准签字。直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订立15个成员国将盈盈全世界约23亿食指,占大地人数的30%;GDP总和跨越25万亿美元,所囊括的区域将变为社会风气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什么是RCEP?签名RCEP对中原、对世界有好家伙震慑?中国在其中有什么用意?

RCEP,即《区域万全划算伙伴关系协定》大全为: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方一块儿创制的商定。其目的是通过打折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之间互动开放市场、执行区域事半功倍完好无恙。RCEP不仅仅是脚下天下最大的自贸约法三章,再就是是一个周至、当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订立。

RCEP15个成员国,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举世总量约30%,意味着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演进浑然一体大市场。筹商中最重要的一点,商谈内各成员国之间,90%的货品交易为0关税。何尝不可想像,前途十五国之间,贸易会更为开卷有益!

这个共商的协定,对市场的利好是简明的。率先是航运,海口,跨境电商。第二性,消费电子一类的中高端制造业。我们往东盟十国买高端电子、工业产品,将一发一本万利。衣裳、冶金等加工行业。关税减退,原料药的进口成本接着狂跌,供销社有何不可花更少的钱,做出平等的产品。

美国EB-5投资移民

EB-5是1990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的“投资移民项目法案”, 目的是为吸引外国投资者到美国投资和创造新的工作就业机会,其移民类别被称为EB-5,即美国移民法里职业类移民当中的第五类优先移民。为促进美国地方经济发展,1993年,EB-5投资移民法规中又特别增设了 “地区中心试行方案”(Regional Center Pilot Program),同意将投资金额汇集并集中投资于政府指定的区域(也就是指定的低就业地区,英语原文为targeted employment area) ,从而放宽了投资移民的申请条件。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又批准美国地区中心投资移民法案,此法案一再延期到2012年10月30日。美国地区中心投资移民法案指的是在美国政府划定的一些 “地区中心”投资,投资门槛降到了50万美元,而且原法案要求的开办实业的主动性投资也降到了将资金委托区域中心投资公司的被动型投资。

EB-5 是美国所有移民类别中,申请核准时间最短、资格条件限制最少的一条便捷通道。EB-5是英语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第五类优先就业型移民”。 “投资移民”没有一个固定的非常详细的标准,只要是通过给目标国注资而拿到永久居留权的都简称投资移民,是区别于技术移民、亲属移民的一种说法而已。从EB-5的英语原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美国投资移民的立法精神,在于创造就业机会。 这一点在EB-5申请条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美国EB-5投资移民申请条件

1 、申请人必须在美国创立一个营利商业性企业,所谓新的商业企业,包括下列三种:

A、创立一个全新企业;

企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法人公司、独资企业、有限合伙人等;1990年11月29日之前成立的企业仍有可能作为EB-5类要求的“新企业”,条件是自创办之日起,该企业:(1)已经扩大,净值或员工人数已增加了40%,或(2):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或重组。

B、收买陷于困境的企业,加以整顿或重组,并保留原有员工;

“困难企业”是指已存在至少两年、必须在过去12到24个月内净值亏损已达到20%的企业,而且现有员工数量必须维持不低于投资前的数量至少两年。

C、扩充已存在企业,所谓扩充,指增加原生意资产净值 40%以上,或增加原生意所雇员工数达40%。采取扩充方式申请移民者,也必须符合资金及雇用10名员工的基本要求。

2、投资额要达到一百万美元;在特定的地区中心投资额为50 万美元。区域中心:这些特定地区是在国家认可的低就业地区(targeted employment area), 即达到全美平均失业率15 倍的地区或人口2万以下的乡村;施行细则并规定,即使在大都会或人口总数在两万名以上的城市,因某种地理或政治的特殊情况,也可符合高失业率区的条件。

3、为不少于 10 个美国公民,绿卡持有人或能在美国合法工作的人创造全职的就业机会。

美国移民法中的投资移民雇用10名全职员工的施行细则,有一项很宽的规定,即投资签证申请人可以先提出计划,表明公司要在两年之内需雇用至少10名,不是本人或配偶以及子女的员工,而不是必须在公司最初建立时即雇佣10人。理论上,投资者可在投资限定的两年之内的最后一天雇用10名员工。若申请人取得正式绿卡后,因卖掉生意而解雇员工,并不影响申请人的永久居留权。

另外,有些特殊行业的项目是有具体的雇佣标准的,比如说美国RIMS-II雇佣评价标准规定肉食品加工及包装业项目只要雇佣够3个人就可达解除绿卡条件的标准;饲养牛羊猪等牲畜业项目只要雇佣够四个人即可达标。因此,选择此类型项目更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绿卡条件的解除。

移民法对投资移民中“全职员工”的定义是一星期至少工作35 小时以上的员工。如果投资一个在过去两年中净资产减值的困难企业,要在随后的至少两年内保住所有的现有雇员的职位。另外在“地区中心”投资的投资者,此条件可放宽为“可直接或间接创造十个就业机会。”

EB-5的投资风险

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必须首先对投资政策本身的特点有足够理解,为此,很有必要了解以下几点:

1、50万美元的投资要雇佣10个劳动力到底是什么概念?及为什么“地区中心投资移民项目”会越来越热?

2006年美国人均收入为36276美元,即使按该年全美平均雇佣工资成本计算,加上必须为员工购买的保险福利等,每提供一个美国就业机会,投资者每年就要付出近5万美元的人工雇佣成本。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经营费用,以及缴税等开销。50万美元差不多也只够支出10个人的工资和福利,因此企业若保持收支平衡,就必须保证每年有50万投资额度的100%-150%的进账。这对于一个新生企业,甚至正筹建的企业来说,要达到这样的经营目标是很困难的!事实也从分证明了这一点。中新网2005年4月6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国会总审计署(GAO)在其传阅的文件中说,每年美国都给投资移民留下1万个移民配额,去年只用掉126个。在过去10多年中的10万个投资移民名额中,只签发了6024份。

加州莫戴斯托的移民律师奥特曼对此评价说:“该体系如此困难,以致于很少有人能够符合条件。需要克服一些障碍,而那些障碍却是不可逾越的。”

美国国会总审计署指出:“许多潜在移民可能有其它取得合法永久居留权的途径,那些方法也许使他们更容易合乎资格、费用更低、把握更大。”

正因为自己创业所承受的就业成本太高,另外,很多投资移民申请人也无意去管理一家美国公司,所以EB-5投资移民项目自1991年实行以来一直乏人问津,每年的名额都有大量的剩余,直到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批准了地区中心投资移民法案,不仅投资门槛降到了50万美元,而且将开办实业的主动性投资降到了将资金委托区域中心投资公司的被动型投资。EB-5投资移民项目美国投资移民市场才活跃起来,近年来,几乎所有想办理美国投资移民的申请人都选择了美国投资移民的“地区中心”项目,“地区中心”项目在大多数投资移民眼里俨然是美国投资移民的同义词。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做美国投资移民业务而不引进“地区中心投资移民项目”是很难争取到客户的,因为客户都知道移民能否最终成功,就取决与能否选择一个稳妥的投资项目,因此谁能引进好的投资移民项目,想通过投资方式移民美国的人, 就会选择谁办理移民!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移民公司非常热衷引进项目,并不惜血本大肆宣传推介的根本原因。而那些手里没有投资移民项目的移民公司,不过是为个别引进项目的移民公司充当摇旗呐喊的角色,不管如何声嘶力竭,在美国的投资移民市场上也不会占有一席之地,更难以从中获利。由于目前引进美国投资移民项目的公司还很少,也就是说客户选择移民公司的余地非常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投资移民市场蕴含着极大的商机。这一点,作为移民市场的从业人员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2、 “地区中心”绝非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的所谓的“经济特区”。

而通常都在不发达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其实就是国家认可的低就业地区,英语原文为targeted employment area, 中文的意思应该是“目标就业区”,即达到全美平均失业率15 倍的地区或人口2万以下的农村;这些地区通常并不比邻近地区享有任何优惠的政策。EB-5施行细则并规定,即使在大都会或人口总数在两万名以上的城市,因某种地理或政治的特殊情况,也可符合高失业率区的条件。这也就是“投资移民地区中心项目”的来源。美国政府对什么机构或组织有资格设立投资移民地区中心没有特别的限制。凡是对设立投资移民地区中心感兴趣的机构或组织都可以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但是美国政府对申请案的审查非常严格。据美国移民局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底,共计在美国移民局注册并获得审批的州达到29个,区域中心高达73个,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3、不要盲目迷信移民局认可的EB-5项目。现在美国很多地方都有EB-5的项目,不少都是移民局自己认可的。但是,移民局认可是一回事,投资移民能不能最终取得永久绿卡完全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美国移民局即使明知道自己所认可的项目不可能达到移民的要求,他也完全可以批准和认可。美国移民局所谓的批准和认可,仅仅是同意你往里面投钱,至于项目是否能满足移民条件, 5年后能不能收回投资,根本就不在移民局考虑之列。

4、目前国内某些移民公司所推广的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本质上属于私募行为,并不受美国法律的保护。目前所知,除费城的部分投资项目以外,目前尚无其他投资人成功转为I-829申请。

5、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决不要相信项目方关于保障你投资安全的任何承诺。因为任何对投资的所谓承诺保证都是违反美国法律的。

所以,企业对投资人有任何承诺:保证投资能够收回或获利的,都不算为投资!美国《投资移民法》实际上不允许项目方对投资移民做任何投资风险的财产担保,政府也决不会对任何投资做担保。

6、必须明确一点,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债券、票据或借款关系并不是投资。因为资本包括债券、票据和贷款,而投资指提供而不是出借资本,投资者和项目方的关系是项目合伙人的关系,需要风险共担;而债券和借款关系使投资人成了所投资企业的债权人而不是合伙人。所以,决不要听信那些所谓的专家以购买债券或借贷做为投资方式的建议,这些所谓的专家不是出与对法律的无知,就是源于别有用心的无耻欺骗。

7、美国投资移民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取决与你所选择的投资项目。EB-5移民类别有两大风险,除了要看两年以后是否能获得永久居留身份,还要看投资的钱五年后能否收回。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在选择移民项目时,除了必须考虑项目是否能满足投资移民的条件,还应当充分考虑项目长期的发展潜力、收益率和各方面的实际优势,而亲自去比较和分析不同项目的优劣,比任何所谓的保证,及任何所谓专家的推荐都更可靠!

那么规避投资风险,应秉承哪些基本原则和技巧呢?

第一、看推介方的项目是否有政府直接投资。不少项目方在推出一个投资项目时都会打出“有政府背景”的招牌,但是,所有投资移民项目都是得到政府批准和支持的,不过美国政府不会为任何一个项目提供担保。所有项目都是由项目运作公司自主运营、自负盈亏。所以,是否“有政府背景”毫无意义,关键要看“是否有政府直接投入”,比如政府是否提供了低息贷款、免息发展基金或是直接投资。政府直接投入的项目有三个优势: 1、政府肯直接投资,说明项目很重要,倒闭的可能小;2、政府一般只会投资给经营能力强、信誉度好的公司来运作项目,因此降低了经营风险;3、政府投资的项目,政府会在某种程度上予以监管,从而降低经营方5年后故意制作资金漏洞而逃避返还投资的风险。

第二、看项目是否已经开始运营。投资移民是需要满足雇佣要求的。至今的很多项目除了政府的批准文件外,没有项目实施方案,没有前期投入,项目单位本身并不出钱,投资金额100%来自投资移民,完全可以用中文里的“空手套白狼”来形容。如果前期的投资者钱先投进去,后面没有人跟进,项目是无法按时开工的。这样的项目不但无法实施绿卡转正,更无法偿还本金。

第三、看其他融资方的反应。投资移民项目除了公司自己出资、政府出资和移民申请人投资以外,一般还有部分银行融资。如果项目能经得起银行审核,获得申请贷款的资格,也能间接证明项目的低风险。

第四、选择实力雄厚及规模较大的项目公司,要看它以往的经营业绩和信誉度等,你不能指望一个根本没有经济实力,甚至负债累累的公司去保住你的投资,更别提为你去赚钱。

第五、要看项目本身是否有稳健的收益率,是否有潜力和发展全图。

比如以出售不动产最终获利的投资项目,要求投资商进行某种形式的买卖来退出合伙企业制的股份。当这个项目经营业绩不佳时,如何转让股份,会有什么样的人来购买。

第六、一定要审查项目计划是否成熟,看它的利润点在哪里,是否有能力获取足够的收益。该项目至少能有能力获取足够的收入以保持收支平衡。绝不要选择只有支出,而很少或没有进账的公益性项目。否则,2年后你既达不到完成移民的雇佣条件,5年后也拿不回你的投资,因为你的投资都被拿去盖楼或者发工资了,还不一定够。2008年费城会议中心扩建项目,147名投资者的投资集体被拒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该中心董事会对于拒绝接受这些投资的解释是,为避免触及现有的移民政策。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达到投资移民的标准。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明白,如果接受这147名投资者的投资,就意味着要直接或间接创造1470个就业机会,一个扩建的政府大楼怎么可能做到?一个政府扩建的会议中心靠什么赚钱?分明是一个只有开销没有进账的项目,难道5年后把政府的会议中心大楼卖掉还你的投资款?147名投资者的投资被拒,绝不是舆论所认为的不幸;恰恰相反,而是某些有良知的美国人使投资者幸免遇难。该中心如果接受投资,147名投资者只可能有一个下场,那就是2年以后既拿不到绿卡;5年以后也收不回投资。可笑的是,147名中国投资者,由于别人的良知而幸免遇难却因而愤愤不平! 真是人家不坑你,你心里还很难受!

第七、看项目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属于EB-5地区中心项目。如果选定的地区是农村或高失业率目标地区,则应首先获得有关政府文件或证明。

其它因素还有诸如要看还款顺序、看基金公司是否为所投项目买保险,保险项目中是不是有涵盖了不可抗力的特别保险,等等。

EB-5的优点

1、对申请人本人的资格条件要求很宽松,投资人无须任何商业背景,年龄,教育程度及语言能力的限制,只要证明其投资资金来源为本人合法所得。

2、无移民监的困扰,投资人在持有有条件绿卡期间,和获得正式绿卡后,不但可自由进出美国,无移民监的困扰,也有在美国工作的自由。如果投资人在原居住国因事业须照顾,也无须放弃自己本国的生意,即投资者可选择不长期居住美国而不影响其移民身份,但投资人必须至少参与投资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同时,如果投资人一定要留在国外超过一年以上,可向移民局申请“回美证”(Re-entry Permit)。

3、“全家移民”也是其一大特色,投资人及其配偶和未满 21 岁的未婚子女均可同时移民,家人均可在美国生活,工作或入学。

4、申请核准时间短: 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为推动这项方案,特别加速该项申请案件的进行,一般来说,从委任移民律师提出 I-526 申请到美移民局核准,再到申请人等待美国使领馆面谈通知,直至投资申请人入境美国也只需要数月的时间。

EB-5申请步骤及所需提交材料

步骤一

申请人先须填写 I-526 表格(Immigrant Petition by Alien Entrepreneur),并准备好各项证明文件,向投资企业所属的移民局受理中心提出申请。证明文件包括:

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商业企业

已经缴足了必须的投资额

投资资本的来源和合法性

已经创造的或计划中的就业机会

证明投资者正在积极的参与企业的经营

其它辅助材料

步骤二:

在 I-526 表格被批准后,如果投资人及其配偶和未满 21 岁的孩子在美国的,可以递交 I-485 表格(Application to Register Permanent Residence or Adjust Status)申请调整身份。

如果在美国之外的,可以向美国驻外大使或领事馆申请移民签证,可得到临时绿卡。一般而言,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可在资料备齐送件后数月,知其申请是否被美国移民局批准,如果合格,可于六至九个月内获发移民签证。

步骤三

在临时绿卡两年到期日之前的 90 天之内,应进一步填写 I-829 表格 (Petition by Entrepreneur to Remove Conditions) ,检验各项投资到位的证明,向移民局提出解除临时绿卡限制条件的申请。只要此时投资人的投资真实存在并符合规定,就将获美国移民局的批准。成为正式永久居民,五年之后可进一步申请成为美国公民。

1、如果用的jquery 你就都用jquery,不要在你的$post里面又用原生的js

2、用的ajax,jstl是没有用的

3、把你$post中得到的数据data转化成json。遍历参考如下

packJson = [ {"name":"nikita", "password":"1111"}, {"name":"tony", "password":"2222"} ]; for(var p in packJson){//遍历json数组时,这么写p为索引,0,1 alert(packJson[p]name + " " + packJson[p]password);

}

4、你的data转json eval('(' + data+ ')')

5、你的ul应该在最外层。遍历的时候在ul里面加li。最后把<ul><li></li><li></li><ul/> html到对应的div

6、等以后会用了,再考虑兼容性

现在卖的应该是第四版了,这本是第二版。看过第四版的回头跟我说说看,有什么不同。

进化心理学集中讨论四个关键问题:

1/ 心理 为什么被设计 成现在这个样子?哪些过程将人类的心理塑造成当前的形式?

2/ 人类心理是 如何被设计 的?人类心理的机制或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3/ 心理的组成部分和组织结构拥有什么 功能 ?心理是被设计来干什么的?

4/ 来自当前 环境 (特别是社会环境)的输入信息,是如何同人类心理的设计特征 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可观察到的行为的?

进化 ,指有机体(生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者,没有发展出一种理论来解释生命的变化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的,以及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比如长颈鹿的脖子)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一种因果机制来解释这些普遍的生物现象,达尔文提出的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因果机制。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理论 ,以及三个必要组成部分: 变异、遗传、选择(当某些遗传变异比其他遗传变异带来了更高的繁殖成功率时,自然选择就会发生)。

首先, 各种生物体在许多方面都千差万别 ,比如翅膀的长度,骨骼的大小,细胞的结构,防御能力,设计策略等等。 变异 是进化过程得以运作的必要成分,它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第二, 只有一部分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能稳定地从亲代遗传到子代身上,然后代代相传; 只有那些得以遗传的变异才能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

第三, 拥有某些遗传特征的生物体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因为这些特征对生存和繁殖非常有帮助,这就是 选择 。

光生存还不行,还要繁殖,才能将遗传特征传给后代。所以, 差异繁殖成功率 differential reproductive success 才是自然选择导致物种进化的关键 。由于个体拥有不同的遗传特征,使得他们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都不相同,所以也就出现了差异繁殖成功率。而差异繁殖成功率是某一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而言的,如果某个体繁殖的后代比其他生物体要多,那么他所拥有的特征也更有可能出现在将来的后代身上。

自然选择被定义为,由于遗传变异的不同繁殖成功率,从而导致有机体的性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首先,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因果过程;

第二,它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解释新物种的起源;

第三,它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统一到了宏大的进化之树上,同时指明了人类在这张生命谱系上的位置。

达尔文继自然选择之后,又提出第二个进化理论: 性选择 sexual selection 理论 。

自然选择理论主要集中于因生存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而性选择理论主要关注因求偶行为而产生的适应器。性选择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方式:

一种是,同性竞争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指同一性别成员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目标在于与异性的交配机会。胜利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从而更有可能繁殖成功。

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一种特征,比如体型更大,运动能力更好等,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而传给下一代;那些导致失败的特征则不可能得到传递。所以说,进化,其实是因为同性竞争而导致的。

第二种,异性选择 inter-sexual selection 或者叫择偶偏好选择。如果个体拥有异性所偏爱的特性,那它就更可能繁殖成功。

如果某一性别的成员一致认为异性的某些特征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拥有这些特征的异性更有可能获得配偶。这么看来,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征遗传给后代的频率更高而已。两性都有自己的择偶偏好,都在为争夺合意的异性配偶而相互竞争。

自然选择和性选择都来自一个相同的基础过程,因遗传差异而导致的差异繁殖成功率。

首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并不是进化的唯一原因。

有些变化是由一种叫 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 的过程所导致的,遗传漂变是指群体中的基因结构发生的随机变化。而引起随机变化的原因有几种: 突变 (DNA 发生的一种随机的遗传变化), 建立者效应 (founder effect), 基因瓶颈 (genetic bottlenecks)

建立者效应,当群体中一小部分个体建立起一个新的聚居地时,新的聚居地的建立者不能完全代表原始群体的基因特征,这时建立者效应就会产生。

基因瓶颈,当群体数量急速缩减时,也许是因为随机灾难,比如地震,灾难中的幸存者只携带了原始群体中基因样本的一部分而已。

其次,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并没有任何可预见性,它并不是“有意向的”。

长颈鹿的脖子不是因为发现更高树枝上的叶子,才“进化”出来的。是长脖子在获取高树枝上的叶子时,更具有优势,所以存活的几率更大,从而更有可能将它们的长脖子遗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仅仅只是在那些碰巧存在的遗传变量上发挥作用,进化并不是一个有意向的过程, 不可能放眼未来,预测到以后的需要。

再次,选择的另一个关键特征在于它的逐步发生 gradual,至少在我们人类的一生中是微乎其微的。

想要看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机结构,可能要经历几百万代的选择过程才行。

有时候可能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变化,但接下来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突然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作“ 间断平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然而,即便是这种“迅速”的变化,也是由于每一代的不断积累所致,所以通常也需要经过几百代,或几千代才会出现。

自然选择理论为许多奇妙的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解释,而且对于新物种的出现十分重要(尽管达尔文未能认识到地理隔离对于新物种形成的重要性,现在,地理隔离被认为ishi自然选择的前兆)。

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过程,而且还告诉我们,这些有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都拥有明显的目的特征,也就是说, 它们都是被“设计”来解决特定的生存和繁殖问题的 。

早期的批评家认为, 自然选择理论缺乏稳固的遗传理论 ,之后一位奥地利神父 Gregor Mendel 提出了 颗粒遗传 理论,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在1930-1940年间掀起了一场“现代综合”的科学运动。

Mendel 认为,遗传不是混合式的,是颗粒式 Particulate 的,父母的特征并不是相互混合的,而是以独立的结构原封不动地传给下一代,这种独立的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 基因 genes。

父母遗传给后代的基因也是在他们自己出生时就拥有的,基因不可能通过后天经验而获得。 基因是最小的遗传单位,它既不可能分裂,也不会相互混合,而是原封不动地遗传给后代 。

达尔文很早就预测,自然选择理论将会被应用到行为上,包括社会行为,就好像它在生理结构上的应用一样。

第一,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潜在的生理结构,比如两足行走,和四足行走需要的生理结构就不同。

第二,有些物种可以通过选择过程,而被培育出某些特定行为特征,比如狗通过人工选择被培育出攻击或温顺的特质。

第一个从进化的视角来研究行为的学科,就是习性学。而习性学家所证实的最早现象之一就是 印刻 imprinting 。

印刻激发出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习性学。习性学家 关注4个关键的问题 ,4个为什么:

1/ 行为的 直接影响 immediate influences 比如,妈妈的运动

2/ 行为的 发展影响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比如,在鸭子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会让它们的行为发生变化

3/ 行为的 功能 function 或者说它所满足的“适应性目的”,比如,让小鸭子紧跟在妈妈后面,从而有利于存活下来

4/ 行为的 进化起源或种系起源 evolutionary or phylogenetic 比如,是哪些进化实践导致了鸭子的印刻机制的出现

习性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那些它们认为是动物先天就具备的特性。比如, 固定行为模式 fixed action patterns,指动物表现出来的刻板行为序列,通常能被特定的刺激所激发。一旦固定行为模式受到激发,动物就会完整地执行这套行为。比如,向公鸭子呈现一只木头雕刻的母鸭子,将会激起公鸭子一系列的献媚行为。

习性学家能够用固定行为模式来将一连串的行为 stream of behavior 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来加以分析。

习性学也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习性学的很多描述都更像是给行为模式贴上标签而已,而不是深入地去解释这些行为。

第二,习性学家倾向于关注那些可观察到的行为,而没有去探究动物大脑内部导致这些行为的潜在机制。

第三,习性学虽然也关注适应器,但它却未能建立严格的标准趋发掘适应器。

习性学迫使心理学家重新考虑生物学在研究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为一场重要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这场革命的成果就是内含适应性革命 inclusive fitness theory。

Hamilton 认为 经典适应性 ,指个体将基因遗传给后代的直接繁殖成功率,这个概念太狭隘,根本不足以描述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自然选择将倾向于那些能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

亲属身上携带着我们的基因拷贝,所以我们才会对亲属给以照顾。而亲代投资(指对子女的投资)不过是照顾亲属的一种特例而已。

从技术上讲,内含适应性并不是指个体的某种特性,而是指其行为或影响 effect 的某种特性。因此, 内含适应性可以被看作是个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经典适应性),加上个体行为对其遗传亲属的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内含适应性革命引发了一场新纪元 - 基因之眼看世界 gene's eye thinking。假设你是一个基因,想生存和繁殖,你该怎么办?

首先,得保证你的宿主的生存和健康

其次,你可以直接制造出许多你自身的拷贝(经典适应性)

第三,你可以帮助携带着你的拷贝的宿主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内含适应性)

从基因的视角来考虑自然选择,为生物学家提供了巨大的好处。对我们如何考虑家庭、利他、帮助他人、群体的形成、攻击行为等问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Williams 进一步讨论了 适应与自然选择 ,让进化生物学家对下面三个问题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挑战了当时流行的 群选择 group selection 观点。

群选择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群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成功率是不同的,所以那些对群体有利的适应器才能得以进化。比如,一个动物会限制它自己的繁殖率,使群体成员的数量保持较低的值,从而避免破坏整个群体所倚仗的食物来源。

虽然群选择观点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进化过程中只是一种非常微弱的力量。比如,一种鸟群中有两种不同倾向的鸟,一种为了为了避免食物资源被耗尽,通过自杀的方式牺牲自己,另一种不管不顾,自己吃饱了算。那,哪种鸟的后代会更多?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换句话说, 对种群内的个体差异进行 *** 作的选择力量,破坏了对整个群体进行 *** 作的选择力量。

第二,部分解释了 利他行为

如果获得帮助的人是提供帮助者的遗传亲属,而且亲属在适应性上获得的收益,比他自身所付出的代价更高,那么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就能够得到进化。

遗传相关度确实是人类利他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第三,解释了 适应器

适应器可以被定义为通过进化形成的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有机体的繁殖行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好处。 比如,汗腺是一种适应器,有助于解决调节体温的适应性问题。味觉偏好也是,指导我们成功地摄入有营养的食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有机体的哪些特性是适应器,哪些不是呢? 确定适应器的三条标准:可靠性 reliability,有效性 efficiency,经济性 economy 。

对特定的物种而言,在正常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有成员是否都拥有这种机制,并能否在相应的情境下稳定地表现出来呢(可靠性)?该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吗(有效性)?该机制能够不太费事地解决适应性问题吗(经济性)?

换句话说,适应器不仅要能解释一种生物机制的用处,而且还要解释那些 不可能的用处 。对于适应器的假设,也是一种概率陈述,为什么一组可靠、有效而又经济的设计特征不可能是偶然性的产物。

第一, 非亲属之间的互惠式利他理论 ,互惠式的交换关系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得以进化。

第二, 亲代投资理论 ,在某些条件下,性选择在两种性别身上都有可能出现。

第三, 亲代-子代冲突理论 ,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冲突,因为他们只共享了50%的基因。

Edward Wilson 综合了方方面面的理论,创立了社会生物学。(他的书看过两本了,原来在这里,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误解一: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 genetic determinism 认为,行为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很少或根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进化理论的解释框架完全是交互作用式的: 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和促使适应器得以发展和激活适应器的环境输入。 适应器能够得以进化的原因,正是在于它们为有机体提供了与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作斗争的工具。

误解二,如果行为是进化来的,我们就无法改变它

误解三,当前的机制是最佳设计

最佳设计遇到的限制之一是 进化的时间间隔 evolutionary time lags,现代人类实际是先前环境的设计产物,我们拥有石器时代的大脑,但却生活在现代社会。比如,对脂肪的强烈需求,是过去对食物稀缺环境的适应性,现在就会导致心脏病。

第二个障碍与 适应器的代价 有关

所有的适应器都包含一定的代价,如果一个设计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它所引发的代价,那么选择将会青睐这样的机制。

现代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

多地域连续性理论 MCT multi-regional continuity theory 和走出非洲理论 OOA out of African theroy。

10万年前,三种不同的原始人类分散在全世界各地:欧洲的安尼德特人,亚洲的直立人,非洲的智人。但3万年前,三种变成了一种。

MCT 认为,自180万年前直立人第一次从非洲向亚洲迁徙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都平行地开始慢慢进化,最后都变成了现代人类。三种变一种,是由于不同人群之间通过杂交使得基因在它们之间流动,从而阻止了群体之间多样化的继续发展。

OOA 认为,现在人类都是最近在同一个地方(非洲)进化而来的,然后才迁到欧洲和亚洲,最后取代了其他的所有人种,甚至包括安尼德特人。OOA 认为,不同的种群已经进化成为迥然不同的种族,杂交根本不可能发生或很少发生。

科学家用三种证据来源来检验这两种理论:

解剖证据 表明,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是相互隔离的,有可能进化成两种不同的种族,所以不可能有杂交行为。这似乎支持OOA

考古学证据 表明,10万年前,他们非常相似,都有石器工具,狩猎对象都是不太危险的动物,人口密度低,火炉雏形出现,没有表现出对艺术和装饰品的喜爱倾向。但在4万到5万年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创造性激增”:工具变得纷繁多样,有专门的用途;葬礼变得复杂,陪葬品出现;猎人开始狩猎危险的大型动物;人口密度迅速增长;艺术和装饰开始繁荣。没人知道文化上的这种剧烈变化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大脑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适应器,从而导致了技术和艺术的迅速发展。但这种现象仅表现在智人身上,这似乎也支持了OOA

遗传证据, DNA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的 DNA 和现代人类非常不同,意味着这两个种群不可能杂交。另外如果现代人类的 NDA 中包含有尼安德特人的 DNA,应该和欧洲人最为接近,因为尼安德特人就生活在欧洲,但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和欧洲人的 DNA 的相似度,并不比其他地区更高。第三,现代人人类的遗传变异极其低,说明我们来自一小群在基因上更具同质性的祖先。第四,现代非洲人群的遗传变异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群都要高。这些似乎也支持了OOA

但最近的基因证据似乎对 MCT 更有利,但实际上无论哪种理论,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争论还会持续。

Freud 以性欲为基础提出了他的心理学理论,他认为, 性欲并非成人独有的动机力量,而是人类所有行为的驱动力 。

在最初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其核心内容就是 本能系统 ,包括两种基本的本能:

求生本能 ,比如对空气、食物、水、居所的需要,以及对蛇、高处、陌生人的害怕。这些本能拥有生存功能。

性本能 ,他是在广义上使用性这个概念,并不仅指成年人的性行为,还包括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口欲期),吐口水和排便(肛欲期)等。成熟的性欲在成人发展的最后阶段(生殖期)才达到顶点,其基本特征就是会直接导致繁衍行为。

这两种本能正好和达尔文的两种进化理论相对应。

Freud 在晚期对理论进行了修正,把求生本能和性本能合在一起,称之为 生本能 ,加了另一种本能, 死本能 。

James 的理论核心也是本能系统,不过比 Freud 的理论更复杂;把 本能 定义为, 一种行为官能,它能够以某种方式产生特定的结果,但它对结果没有预见性,之前也不需要任何学习 。本能并不是盲目的,但许多本能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也不会完全地表达出来,可以被经验加以修正,或被其他本能抢占先机。比如,我们有好奇心,但也会胆怯;既有攻击性,也有合作的一面。

James 和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人的本能非常之多:出生时会啼哭、打喷嚏、吸吮,然后是抓握、坐爬站走,到了2岁的时候,儿童的本能系统开始疯长;模仿、发声、竞争、好斗、害怕、害羞、社交、游戏、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等本能都会陆续出现。到了成年期,成人的本能有狩猎、谦虚、爱和抚育子女等。

这些本能的关键在于, 它们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用于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的适应器。

但许多心理学家反对这个理论,认为人如果真拥有这么多先天特性,将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他们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解释。

Watson 非常强调一种叫做 “ 经典条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的一般性学习机制, 经典条件反射指两种先前并无关联的事物慢慢变得联结起来 。

之后,Skinner 开创了一场被称为 激进行为主义 radical behaviorism 的新型环境决定论,而且还提出了 *** 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认为 行为的强化结果是后续行为的关键原因。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反复出现,而没得到强化(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少。所有的行为(随机行为除外)都能用强化的后效 contingencies 来加以解释。

Skinner 的行为主义包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 先天特性是非常少 的,所谓的先天特性,无非是一种能通过强化结果进行 学习的一般能力 general ability 。只要将强化物和行为进行配对,学习都会无一例外地发生。所以,任何一种行为都能够通过对 强化的后效 进行 *** 作而被塑造出来。

人性的本质就在于人类没有任何本性,几条高度一般性的学习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对行为主义的怀疑和不满来自于 Harry Harlow 的恒河猴试验,另一种怀疑来自 John Garcia。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Garcia 喂给老鼠事物,几个小时后通过辐射让老鼠恶心,尽管老鼠在进食几个小时后才呕吐,但一般来说,老鼠只要一次试验就能学会不再去吃刚才喂它们的那种事物。但用蜂鸣器或闪光灯来和呕吐反应配对时,老鼠学不会避开这些伴随刺激。

换句话说,老鼠似乎预先编制好了能学会某些事情(比如避开与呕吐相关的事物),而学会另一些事情却异常困难。

Seligman 提出了,有机生物体天生就已经通过 进化预设定 prepared 来学习某些事情。他们发现,人们非常容易对某些事物(比如蛇)建立起害怕的“条件反射”,但对于另一些非自然的事物(比如汽车),想建立害怕的条件反射则非常困难。

总之,很多研究证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而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老鼠、猴子、甚至人类,似乎都“布线好了”, 能轻易地学会某些事情 ,而很难学会另一些事情。

第二, 外部环境并不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在考察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生物体的大脑和心理内部发生的事情。

认知革命让心理学转而重视探究人的“ 大脑内部的活动 ”,而不仅仅只关注外部的后效强化。

现在,认知革命或多或少地被等同于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是一种认知描述(输入、表征、决策规则、输出 - 输入信息的具体形式、通过决策规则对这些信息加以转换,已经生成行为作为输出) ,它详细阐明了一种机制以何种信息作为输入,该机制用何种程序来转换这些信息,这些程序所 *** 作的又是何种数据结构(表征),而且会生成何种表征或行为作为输出。

心理学家逐步认识到,要想揭示人类行为的因果基础,就必须先理解我们大脑的信息加工机制(认知机制)。

人类心理是被设计来加工某些特殊的信息加工问题的。人类从白板,变成了一般目的的计算机;而心理则从留在白板上的书写印记(后效强化的学习理论),变成了文件写就的软件程序(认知理论)。

人类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预先设置好来加工某些特定的信息,并对其他信息不作反应。这个观点为进化心理学创造了条件,而进化心理学也试图阐明一部分的信息加工问题,比如生存和繁殖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一组图读懂RCEP是什么,什么是“RCEP”全部的内容,包括:一组图读懂RCEP是什么,什么是“RCEP”、美国投资移民要投资多少资金、Ajax获取到后台json数据,然后怎么取其中name的值赋值给li标签里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web/9330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