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q装智能手机 创英军最远狙杀纪录

狙击q装智能手机 创英军最远狙杀纪录,第1张

概述网传美军海豹突击队就装备有搭载iphone的狙击步q(合成图) 用iphone可以指挥军用无人机作战 iphone可以即时显示卫星地图   当狙击步q装上iPhone     击毙1853米外塔利班指挥官     创下英军最远狙杀纪录     当前美军正对iPhone等300多种智能手机进行战场测试,未来将成士兵标配     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正迅速向军事领域延伸。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陆军不久前


网传美军海豹突击队就装备有搭载iphone的狙击步q(合成图)


用iphone可以指挥军用无人机作战


iphone可以即时显示卫星地图

  当狙击步q装上iPhone

    击毙1853米外塔利班指挥官

    创下英军最远狙杀纪录

    当前美军正对iPhone等300多种智能手机进行战场测试,未来将成士兵标配

    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正迅速向军事领域延伸。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陆军不久前在新墨西哥州白沙训练基地和德克萨斯州比利斯堡训练基地,分别对包括iPhone在内的300多部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进行了为期6周的战场环境测试。

    充当瞄准器

    战场通讯和侦察总揽战场态势

    自智能手机问世以来,许多国家军队就意识到其军事价值,并积极开发配套的作战应用系统。那么智能手机在战场中,具体能干些什么?

    充当瞄准器

    助英军狙杀塔利班指挥官

    搭载在智能手机上的部分软件,可以精确测算风速、重力、地球转速等微小因素对d道的影响,修正射击诸多指标,提高射击精度。

    2009年8月,驻阿富汗英军在1853米距离击毙一名塔利班指挥官,创下英军最远狙杀纪录,q上配套的智能手机(据传是iPhone)功不可没。美国一家公司也为M110狙击步q配置了类似的智能手机,通过手机上安装“苹果播放器”系统和相关软件实现了上述功能。

  

 战场通讯和侦察

    引导巡航导d攻击目标

    通过3G、4G等无线通讯系统,智能手机能迅速建立起军用通讯网络,实现作战指令、情报传输。作战人员可利用智能手机对重点目标及周围环境进行拍照、摄像,并自动搭配GPS信息上传给作战单元或指挥部,后者可据此迅速进行巡航导d目标区匹配制导,进一步缩短从发现目标到打击目标的时间,提高作战效能。

    总揽战场态势

    锁定2公里内所有卫星图像

    作战人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接收各种侦察系统获得的情报信息,形成综合、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美国某公司开发了“雷神智能战术系统”,只要在智能手机里输入查询要求,就能获得周围2公里范围内所有卫星图像,及空中、地面的侦察情报资料。作为友军跟踪系统终端,这款军用智能手机还可将10至20名战友列入好友名单,实时显示己方态势,更好协调作战行动。

    据美国11月出版的《国防》杂志报道,美国海军将为航母上的水兵和陆战队员配备智能手机,对舰船、飞机内外状况,以及舰上人员进行监控和定位。

    无线遥控

    指挥无人机和机器人作战

    通过智能手机无线信号,可对自己发射的微型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遥控,也可接管其它无人机和机器人,完成侦察、监视任务。法国某公司开发的一款微型无人机,通过智能手机便可实时观看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图像。

    当然,智能手机大规模装备部队也面临诸多问题:战场适应性不够强,尚不能完全适应高温、严寒、潮湿、沙尘等恶劣战场环境;保密性不够高,容易受到黑客入侵,造成情报失泄密;稳定性不够好,抗干扰能力有待提高。本报综合新华网等

    智能手机将成美军标配

    据报道,目前,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制定了各自的军用智能手机发展计划。2011年2月,美国陆军实施“旅级部队现代化项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为一线部队配备智能手机。可以预见,智能手机不久将会作为美军士兵标准配置。据悉,战场上的智能手机使用范围广泛,能与老设备完美配合。

    此外,新加坡将为新入伍士兵发放共计约8000台iPad 2平板电脑。士兵可利用iPad 2内置摄像头在训练场上拍摄照片或摄像,可上传到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在线平台,士兵们随后可借用这些照片和录像对任务进行评估。

总结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狙击q装智能手机 创英军最远狙杀纪录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狙击q装智能手机 创英军最远狙杀纪录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web/1092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8
下一篇 2022-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