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3D打印机是哪里研制的?

最小3D打印机是哪里研制的?,第1张

德国发布了一款迄今为止最高速的纳米级别微型3d打印机——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这款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打印机,能制作纳米级别的微型结构,以最高的分辨率,快速的打印宽度,打印出不超过人类头发直径的三维物体。国外有公司推出了号称世界最小的3D打印机,这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据悉,名为iBox Nano的3D打印机专注于家用,零售价为299美元,规格尺寸仅为8.5×11×587.5px,重量1.1千克,可以放置于口袋,或被拿在手上。与传统3D打印不同,iBox Nano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它只需要连接网络,打开浏览器即能开始一键打印,这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学习成本,并助力3D打印更好地推广,是3D打印发展过程的重大进步。3D打印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使用特殊的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快速构造物体结构。目前珠宝、汽车与医疗设备等领域都已应用了3D打印技术,不过在业界看来,工业制造才是3D打印的最佳归宿。

最早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支架,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或“添加制造”是一种自下而上叠加材料的制造技术。3D打印是一种与传统截然相反的制造方式,它是基于CAD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逐层制造,可实现小批量,个性化私人订制。 3D打印技术核心思想最早起源与美国,

在1982年,j.e.Blanther在其专利中提出了分层制造的思想。1902年Carlo Baese 提出了光敏聚合物作为制造材料的原理。而在1968年,Charles Hull 成功将数字资料三维模型化,推出了光固化方法并在同一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设备公司。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里,陆续出现“熔融沉积”“选择性激光烧结”以及世界上最早全彩3D打印技术“立体喷墨打印”。在C.R.Dechard发明“选择性激光烧结发”的后几年里,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成功在“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可熔化金属的“金属粉末激光选区融化技术”,可直接成型金属零件。 3D打印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新兴技术,是一个极具潜力且正在成为高速发展的技术。2014年4月,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表专题报告指出,世界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而3D打印技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

同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确定为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在美国《时代》周刊上将3D打印技术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随后被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主要国家写进国家发展战略中。 讲了这么多国外的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国内的3D打印技术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所学校开展了3D打印的研究,如:以FDM为主的清华大学,以SLA为主的西安交通大学,以SLS为主的华中科技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1994年成功开发出第一台3D打印设备,从2000年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时5年成功突破高性能金属机构件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及其成套装配技术,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此外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然成为世界唯一一家拥有SLS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3D打印技术还不成熟,大学还没有这样的专业。和3D打印相关的是快速成型技术。

相关专业: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学,工业设计等专业。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q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tougao/6089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