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什么后有追兵?

前有什么后有追兵?,第1张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进退两难;无处逃生;没有回头的余地。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是一句歇后语。这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形成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三国演义》中刘玄德曰:“若不断桥,彼恐有埋伏,不敢进兵,今拆断了桥,彼料我无军而怯,必来追赶。彼有百万之众,虽涉江汉,可填而过,岂惧一桥之断耶?”于是即刻起身,从小路斜投汉津,望沔阳路而走。

就是说前面害怕有埋伏,后面又有追兵的情况,进退两难,没有回头的余地。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歇后语

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说明双避冲突。

考点:需要、动机与挫折;

1.需要的定义与分类

需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需要分为两大类:生理性需要是为了保持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如食物、水、睡眠、防御、配偶;社会性需要则为了人际交往、生产和生活,如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工作、尊重、爱与被爱等。

2.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根据对不同职业人的需要的调查统计认为,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发生上一层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故称为需要层次论。

最低层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为安全的需要,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中,收入稳定,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有安全感;第三层是爱与被爱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被大家关怀、爱护,也关怀别人,需要友谊,参加一定的社团;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才能、成就受到社会的重视,需要相应的职称、职务、地位与名誉;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3.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即推动个体投人行动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力。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根据动机的内容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社会效益可分为正确的动机或错误的动机;根据动机的作用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冲突的类型

动机冲突指在同一时间如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时,人难以取舍,产生斗争。它有3种类型: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时的冲突,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如“前有狼,后有虎”;

(3)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胖。

5.挫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称为挫折。如果遭受挫折过大,在负性情绪作用下,加上认知评价的误导,可导致产生各种心理疾患或心身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tougao/60380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